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1085)
弟子们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无从探究,只好关上了门。
娘儿俩跟着管事进了袁氏两道山门,便正式进入袁氏门中之地。
一路上楼影重重,广场宽阔,不少门中弟子以及药童都匆匆忙忙地来去。
也有弟子注意到了如意,不免投来目光,料想着他又是哪位师尊门下新收的弟子。
如意经过长廊时,特意仰头看了长廊两边挂着的廊灯,果如师公所言,这里处处都能学得到新东西。
只不过他只心里想,并不多言。
等陆杳和如意到厅上时,袁空青正好也从她的阁楼里出来。
陆杳道:“见过袁前辈。冒昧前来叨扰,给前辈添麻烦了。”
袁空青请他们入座,道:“这话说得见外了些。”
她看了看如意,道:“这孩子长得越发伶俐了。不是说等他满七岁过后再送来,缘何提前了?”
陆杳道:“原定是等他七岁,实际情况他比想象中成长得更快些。”
袁空青道:“看来你是已经提前给他打好了基础。”
她看了看门外,又道:“就你们吗,薛大夫没进来?”
陆杳道:“二师父还有旁的事,便没一起进来。”
很快,整个袁氏门中就都知道家主要亲自收徒一事了。
这对于袁氏其他所有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震惊的消息。
毕竟门中其他与家主同辈的师兄弟们,早就已经开门收徒了,就唯有她造诣最高,身边却一个徒弟都不曾带。
弟子们心里清楚着,谁要是入了家主的眼得以被家主收为徒弟,那将是极大的造化,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可这么多年来,家主都未曾收徒,门中上下几乎都要以为她这辈子都不会收徒,那她一身绝学将无人可继,委实是可惜。
为此,前一任家主和族中长老们,曾苦口婆心地劝她,结果她都不为所动。
门中弟子只听得个大概,听说家主曾收过一个弟子,只可惜最终是个叛徒。
家主应该是被徒弟所负伤了心了,所以这么多年才没再收徒。
现如今突然冒出来这么个嫡传弟子,门中上下都好奇得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入得家主的眼。
大致定下拜师一事后,袁空青定了两日后行正式的拜师礼,并着管事前去准备。
袁空青对陆杳道:“难得你来一趟,应是要观完如意的拜师礼方才走的吧,如此就得留你在这两天了。”
陆杳笑道:“只要袁前辈不嫌我叨扰便好。”
袁空青道:“如意既在我这里,往后你可时常来叨扰。一会儿我让人带你们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
陆杳应道:“多谢袁前辈。”
随后陆杳陪同如意在这里留了两日,如意的院子以及生活起居都已安排妥当。
门中两日时间足以将拜师事宜准备妥当。
一早,如意便沐浴更衣,着一身门中弟子的服冠,前往中殿。
中殿是家主议门内事务的议事殿,设有袁氏祖训,是极为正式的地方。
只有家主收嫡传弟子时,能在这殿上行拜师礼。
这收徒一事门中并没有上下宣扬,只不过消息传得很快,弟子们都知道此事,故而前来观望,家主也没说不允许门中弟子观拜师礼。
大家都很好奇,家主的嫡传弟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因而拜师礼还没开始,中殿外面的广场上就已站了不少弟子观望。
这厢,薛圣在镇上客栈里等着,消息传到了镇上,客栈里不少的外来人士都在谈论这事。
大家凑在一桌,上一碟花生两坛好酒,摆起了龙门阵。
第1459章 说不定还能赶得上
“听见没,袁氏山门里敲钟了。”
“这袁氏的钟一年都响不了几回,这是有什么大事吗?”
“袁氏家主收徒,算不算大事?”
他们剥着花生米下着酒,闻言都十分惊讶,问道:“你如何得知?”
那人道:“嘿,我自有我的门路。”
然后大家伙难免感叹:“袁氏家主隐世而居,可从没听说他收过什么徒弟。而今开始收徒,不知他那徒弟是何等的天赋异禀。”
薛圣便接了话道:“能被她看上的,那自然是万里挑一的孩子。”
那桌人闻言就转头来看他,道:“阁下怎么知道,而且还知道是个孩子?”
其他人道:“这有何好说的,可想而知是个孩子么,孩子才能从小学着走,可比大人好教多了。”
薛圣道:“兄台这话说得在理。我还知道那孩子是袁家主亲自去要来的,就那孩子的天赋,还有好几处都想收他做徒弟呢。”
“原来如此,再多嘴问一句,阁下可知是哪家的孩子?”
没等薛圣回话,这时客栈门外有人来,又接了话道:“会不会是我家的。”
薛圣乍一听那声音,风尘仆仆的,还有两分耳熟。
他喝了碗里的酒,再回头一看,人就顿住了。
客栈外面还有马喘着粗气甩头嗤鼻的声音,剑铮剑霜也是满身风尘,手里牵着马,等客栈小二迎出去时,两人就把马绳交给他,牵去喂饱。
那桌人也跟着看去,见来人跨进门口,还愣神了一会儿。
此人看起来应该是疲于奔波赶路,客栈门口被晨光映照着,他从阳光里一脚踏进来时,仿佛连头发丝上都浸满了风沙尘土。
他挽着的发髻略微松散,几丝额发从鬓间垂落了下来,看起来颇显两分散漫狼狈感。
可却丝毫不影响到他的容貌气质。
便是客栈里的这些人常年走南闯北的见了,也觉是鲜少有的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