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1129)
可这一幕叫眠眠瞧见了,眠眠吃饱了擦擦嘴,就走过去歪着头对那成年弟子道:“师兄插队干什么呢?”
那弟子回过头来才看见几名少年小弟子,包括眠眠。
那弟子不以为意,道:“哦,原来还有小师弟小师妹在啊,我方才没有注意,我还有些急事一会儿要去处理,有些赶时间,还请小师弟小师妹多担待些。”
眠眠就道:“有急事赶快去处理啊,怎么还在这里等吃饭呢?”
那弟子噎了一噎,不予理会。
眠眠又道:“师兄处理急事和吃饭相比,选择了先吃饭,这么说来吃饭才是急事。”
那弟子有些恼了,道:“小师妹,莫要这么不依不饶的。”
眠眠道:“我们都是来吃饭的,吃饭是急事,我们都是来处理急事的,理应要有个先后顺序才对啊。师兄,你的急事要比我们的急事都更急一些吗?”
那弟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眠眠又问:“那是因为你比我们都更饿一些吗,所以才比我们更急一些吗?”
几个同窗弟子本来打算睁只眼闭只眼的,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听起来就是觉得挺解气。
可他们也不能真的得罪比他们大的师兄,免得日后被找麻烦,便拉住眠眠有模有样地说道:“好了你不要再说了,长幼有序,还是让师兄先吧。”
周遭的同门弟子们都看着呢,那弟子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又拉不下那脸。他真要是先了,不就让人看着他插小师弟小师妹的队吗?
虽然以往这种事十分常见,但眼下被摆到了明面上来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显得他以大欺小似的。
关键是这黄毛小丫头一脸天真的表情,一副认真又好奇的语气,是她这个年纪才说出的稚嫩言语,他要是去较真就太有失体面了。
于是最终那弟子只能有气咽肚子里,冷哼拂袖而去。
后面排队的过程中,也没旁的弟子再来插小弟子的队了。
第1509章 有其师必有其徒
眠眠所在的课堂里,同窗们起初因为她的到来是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的,但后来要是哪天眠眠不来,他们反倒不习惯,觉得这课堂过分的清静。
而长老自己也发现了,他的课堂已经逐渐从严肃走向跳脱。
为此,长老亲自去找袁空青反应了一下这个问题。
长老道:“家主的那小弟子,事事皆感疑惑好奇,问的好些问题与课堂学业无关。”
袁空青道:“好奇是人的天性,何况她才六岁多。”
长老道:“以往其他堂上弟子都只专注于学业上的钻研,而今却被她带偏得去关注其他方面的东西去了。”
袁空青道:“比如呢?”
长老道:“比如他们去钻研天为什么是蓝的,海为什么又是蓝的。”
袁空青道:“那长老觉得,天为什么是蓝的,海为什么又是蓝的?”
长老:“……”
长老道:“我现在是在跟家主商讨门中弟子的教习之事,弟子修习是要修习我袁氏香道,而非把精力浪费在这些想当然的事上。”
袁空青道:“长老觉得天想当然是蓝的,花想当然是鲜艳的,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探知,就是从大人想当然的这些事开始的。我小时候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
袁空青还道:“动脑筋是个好习惯,直至找到自己认为的答案之前,都不应该停止思考。”
长老默了默,一时间竟找不到话来反驳。
接着他又继续告状:“我的学生此前都勤奋好学,个个都是好料子又肯用功,我所教的书本文章,他们哪篇不是倒背如流,自从那小弟子去了以后,其他弟子们怕她找茬儿,连倒背这工夫都省了。”
袁空青道:“我想请长老喝这杯茶。”
长老愣了愣,道:“何意?”
袁空青道:“长老把我的这句话倒着说说看,还是我想表达的这个意思吗?”
长老沉默。
袁空青淡声道:“那它的意义在哪里?所谓记背文章,更重要的是完全领悟它的精髓含义,方才自然而然地记住为最好,若只是考验记忆力来将它倒背如流,怕也达不到长老讲学的效果。”
长老嘴上不说,但心里不得不承认,真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
就连想法、说辞,师徒俩都是惊人的一致。
长老突然有些明白,为何家主要收那么个思维跳脱的小徒弟了。
别的不说,在合拍这一方面,那是真合拍。
但长老不死心,再告一状,道:“自从家主的小弟子到了学堂以后,学得好不好暂且不论,每到午时,往膳堂跑得飞快,比谁都积极,使得其他弟子压根无心学习,都想着往膳堂跑。她这样分明是带坏了学堂里的风气。”
剑铮剑霜在门外听到长老的这番说辞以后,表示太理解了,压根都用不着长老多加形容,他们脑海中霎时就毫无违和地浮现出眠眠风风火火地冲出学堂、直奔膳堂的光景。
为什么这么熟悉?
因为剑铮剑霜每每带了午膳回来,才在门口说一句“公子,该用膳了”,下一瞬立马就有一货不知从什么地方冲出来,亦是风风火火的,直接就冲进屋里左右打着摆子,无比兴奋地等着干饭。
这货除了黑虎还能有谁?
它和眠眠毕竟都是同一个人教出来的,干什么都不能影响干饭。
然,袁空青道:“民以食为天。要是吃饭都不积极,还想干什么积极?”
长老无言以对。
袁空青抬起食指点了点自己的头,又道:“长老最近发量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