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1137)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袁氏倘若真正能做到隐世而居,与外界彻底隔绝,那么袁氏门中的弟子不可下山,与乐山镇上的人不沾丝毫干系,袁氏的香绝不流传在外;如此,袁氏世代香业便也了无意义,便是袁氏走向衰亡,又有何可惧?”

满堂族老闻言,争议声不断。

长老道:“家主这话怕是不妥,家主既为一家之主,应是考虑如何让袁氏世代昌盛,而不是不惧袁氏衰亡。”

袁空青道:“所谓隐世而居,不就是安居乐业、与世无争,既无争,那昌盛还是衰亡又有何区别?

“长老们既不想涉入江湖,又想留万世昌名;既想隐世而居,又想将袁氏香道流传千古,如何办到?

“我办不到,诸位长老谁若办得到谁来。”

于是长老们都不发话了。

片刻后,有长老将话题转了回来,道:“只是家主在江湖上发聘帖,总归是不妥。”

袁空青道:“我说了,学堂不可一日无师。长老们既都已不愿教那些弟子,只能外聘贤人。”

便有族老从中调和,道:“家主,当日之事我有耳闻,都只是一时意气说了些气话罢了,大家都是为了袁氏能够好。只要家主好言劝执教长老们几句,相信他们也会放下个人成见,回学堂里继续讲学的。”

袁空青道:“长老们说没说气话我不知,我说的却不是气话。长老们不愿执教就罢了,都歇着。”

那些执教长老又气但又拉不下脸来好言两句。

族老道:“家主,他们毕竟是族中老辈,家主还是……”

袁空青道:“还是如何?”

族老道:“还是向老辈们赔个礼,老辈们自是要尽职尽责的。”

袁空青支着头,神色依然平和,道:“赔个什么礼?”

族老道:“这……当日起了争执,家主无论如何还是该敬老辈两分。”

袁空青道:“我如何没敬?”

族老道:“当日家主将执教长老气得摔门而出,是整个门中都知道的事。”

袁空青道:“我怎么气的?”

当日与袁空青对峙的那执教长老不免气道:“家主,你还是莫要咄咄相逼的好!”

袁空青看向那长老,道:“我哪里咄咄相逼?”

长老们每指控她一句,她总要心平气和地反问一句,让他们说出个原因来,可长老们也说不清个原因,结果只有更加生气的份。

长老脸色铁青道:“你即便是家主,可袁氏家族,也万没有不敬尊长之理!”

袁空青点点头,道:“却也如此。只是就事论事的时候,你跟我提不敬尊长;明辨是非的时候,你跟我提不敬尊长;探讨因果根源的时候,你还跟我提不敬尊长。

“那问题又来了,我如何没敬?”

长老:“……”

第1518章 势在必行

袁空青道:“我门中传统,不光尊敬长辈,还爱护晚小,长老折辱诋骂一六岁孩儿的时候,可有想过她能不能承受,她心里是何感受?

“真要说起来,便又得要就事论事,当日我提出的问题,长老至今未给我一个答案,我徒儿做错了什么,为何要遭到这般折辱诋骂?”

那长老紧咬着腮帮子,一时没吭声。

其他长老便道:“家主,此事已经过去,总不能让长老向那小弟子赔礼道歉吧?一切还以大局为重。”

袁空青道:“外聘贤者执教,这正是以大局为重。诸位执教长老此前不愿在学堂露面,往后也可好好歇一歇,都清闲清闲。

“我门中弟子,不需要做个报效师门的工具,他们要真正懂得他们所做之事的意义所在,他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喜恶,他们要记得来此地的初心,他们要有理想抱负和志气,最后选择留在我门中的弟子,才是真正的袁氏子弟。”

袁空青已经让人将聘书往江湖上发去了,这事已无转圜的余地,最终长老们也没能让她改变主意。

他们多少了解她,她决定的事是势在必行。

长老们算是明白了,她怕是早就动了这样的心思。

这段时间他们这些执教长老纷纷不露面,想当然地等着她来低头铺台阶,实际上却是给了她过渡的时间和机会让她筹备其他的事。

现在弟子们都清楚,门中即将聘请江湖名师一事了。

接着又有消息,学堂里听学的学生再过半月考校一次,筛选掉一部分名次劣下者,不必再入学堂听学。

既然眼下都不来学堂,往后也都不用再来了。

原本学堂罢课的那些学生,也是有不同原因的。有一部分是因为看不上如意来代讲学;还有一部分则是受自己师门的提点,不让来学堂。

毕竟涉及到上头长老施压,下面各支的师叔及门下弟子们都相应地配合起来。

可现在考校在即,谁也不想错失听学于江湖名师的机会,于是乎先前懈怠的学生们也都纷纷积极起来。

原本只有寥寥数几学生的学堂,人数渐渐又多了回来,且一天比一天多,到最后原先的学生都来了八九成。

课堂上的纪律也比原先要好。

那些本来想来听个笑话的门中弟子,徘徊在学堂外听了一阵发现根本无从可挑错;就连原本的执教长老也过来听了听,他们倒要看看,一个七岁小儿把满堂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究竟是怎么讲学的,结果听了半上午,也没能挑出什么毛病来。

他们都抱着看戏的心态来的,可最后发现压根都没戏可看。

他们嘴上不承认,心里也不服气,但事实摆在眼前,这就是家主亲收的弟子,年仅七岁,便能给众多同龄上下的弟子们讲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