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1274)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因此,太学院的课堂上一下就空出了一大半。

太傅也有更多的精力来精细教导剩下的学生。

没过两天,学堂里就又来了另一位学生。

当时学堂里的公子们听说有新学生来,纷纷回头朝门口望去。

学堂外天光明亮,有一人跨进学堂门槛,逆着光。

但光是看他身形,就比学堂里的这些个公子矮了一大截,显然还是个半大的小孩。

学生就道:“太傅,他是走错课堂了吧,他应该去童子课堂。”

然而,进来的人却用稚嫩的声音以沉稳的语气说道:“我才从童子课堂转过来。”

其他学生惊疑不定,道:“咱们这课堂可是要为科举做准备的。”

他道:“我也在为科举做准备。”

大家伙都吸了口气。

他?为科举做准备?

他几岁?

只不过听他这话,学堂里的公子们多少能猜到两分他的身份了。

随着他进门后往前走,落在身上的逆光感也就慢慢淡了,然后大家完全看清了他的模样。

大家伙不由又抽一口气。

果不其然。

苏相家的小儿子,苏胤。

第1709章 学堂风气

京城上下,谁不知道奸相的小儿子最爱读书,整天就知道读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可谁能想到,眼下这个书呆子居然直接来科举课堂,他也要去参加科举了?

要是大家没算错的话,他今年,才虚岁十一吧?

苏胤扫视了一眼课堂,问:“我坐哪儿?”

苏阮拍拍自己旁边的空座,道:“坐我这来吧。”

然后苏胤就走到第二排去,放下书袋,把书本取到课桌上来,端正坐好。

学生们都觉不可思议,他要是去参加科考,怕是大焲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考生了吧。

只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没什么可出奇的,这苏胤一心读书,想提前熟悉一下考场无可厚非,等他多去考几回试试水,也就考出经验来了。

自打苏胤到了这课堂以后,紧接着学生们就发现,课堂上的氛围是一改懒散风气,较之前大为不同。

主要是有苏胤这号人在,他读起书来不要命的,课堂学、课间学,上学学、下学学,学无止境。

本来科考还有个大半年,学生们从容不迫地准备,甚至于还能中途开个小差什么的,全然没有半分临考的紧张感,可苏胤来了以后,课堂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试想想,这书呆子比他们都年小,还比他们都刻苦努力,太傅还频频夸赞他,那他们这些年长的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抓紧?

莫不是还要让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儿赶在他们前头不成?

事实证明,课堂风气还真是,没人带不行。

于是乎,太学院的这个课堂就成了真正的临考课堂,每天都会有人提醒,离科考还剩下多少天。

不光课堂上紧张起来,同时也带动着相应的朝中官员们家中紧张起来。

举朝上下皆知,今年应考的最有前途的官家子弟们都在一个课堂上了,所以必须你追我赶,不得落下。

家里不能添乱,每天一早就给自家的学生准备书本、点心、添加的衣物之类的,然后再把学生往马车里一塞,快马加鞭给送去太学院。

早点到太学院还能多温习一篇文章。

学生们甚至连早饭都顾不上在家里吃,得带在马车上吃,一边看书一边吃,还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当学生们每天早上跟打仗似的穷追猛赶时,苏家的兄弟俩却是不急不忙的。

两兄弟按时起床,苏胤坐在屋檐下先温习一遍功课,苏阮则在树下练练拳脚,然后再更衣洗漱,一起去膳堂用早膳。

嬷嬷跟陆杳说道:“夫人,老奴听说,别家的公子,天不亮就起身,匆匆忙忙坐马车往太学院去了。”

陆杳道:“去那么早做什么?太学院开门了吗?”

嬷嬷答道:“原本是没那么早开的,可离考试不是没几个月了么,皇上念学生们刻苦,便让太学院早一个时辰开门,供学生们读书学习。”

陆杳点点头,没下文。

嬷嬷便请示道:“夫人可要让两位公子也早些去学堂?这早膳备去车上,边走边吃,路上还能看会书。”

毕竟时间宝贵,片刻都不能浪费。

陆杳道:“读书固然重要,但饭还是要好好吃。吃饭就专心地吃饭,不可干其他,于肠胃克化不利。”

兄弟俩点点头。

陆杳又叮嘱:“进了学堂再读书,马车里不可读书,对眼睛不好。”

她一边说着,一边往兄弟俩碟子里放早点,兄弟俩一一道谢。

第1710章 善妒的狗爹

陆杳又拿了粥勺舀粥,苏阮苏胤兄弟俩便自觉地捧着碗去接。

但抬头看见他们爹正虎视眈眈,又十分有觉悟地把碗放下了。

陆杳问:“不吃粥吗?”

苏胤有板有眼道:“长幼尊卑有序,爹娘先吃。”

陆杳这才看了一眼苏槐,往他碗里添了两勺粥。

等苏槐添上了,苏阮和苏胤才再次捧着碗去接。

对此,兄弟二人都摸出经验门道来了,陆杳也习惯了,毕竟他们有一个善妒的狗爹。

要是哪次陆杳忽略了苏槐,在饭桌上给两个儿子多添一勺汤,苏槐当时也不会说什么,只是接下来的一天,苏阮和苏胤就比较难过了。

陆杳发现,狗男人会想方设法地刁难儿子。

比如,他反着来,让苏阮在一个时辰里背一本晦涩的古籍,又让苏胤在一个时辰里练完一套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