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1302)
问他年纪几何,是否成家,能不能出来见见云云。
袁氏长老族叔们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敢情山下聚集的这些人,都是来打听苏如意的个人事,并有意想与袁氏结这一门亲的。
长老族叔们哪里做得了苏如意的主,皆以他师父眼下不在山为由一一婉拒。
山下也有不少快意恩仇、直率豪爽的江湖女侠。
女侠们还扬言,僧多粥少,不如叫苏如意出来打擂台招亲,谁要是胜出了,苏如意就归谁。
虽然听起来非常离谱,但也由此可见,苏如意在江湖女儿家当中受欢迎程度非同一般。
袁氏门中弟子不由羡慕又嫉妒。
他们身为袁氏氏族子弟,尚且还没有很好的婚配,结果那些好人家的女儿全都是冲着苏如意来的。
长老们并未对外宣布苏如意不在山上,山下的人见苏如意始终没露面,侠女又想亲眼见见他真容,因而到夜里闯山之人总是前赴后继。
只不过大多数都被守门的几个壮汉给挡了下来。
极少几个漏网之鱼虽然溜进了山门,但也连苏如意的住处都没摸到,就被分批巡逻的山门弟子用香撂倒了。
袁氏弟子们表示,自从这苏如意火起来了以后,他倒好拍拍屁股下山走人,留下他们来给他收拾烂摊子。
这阵子,袁氏里的守卫都比平时严了许多,弟子们很难睡到一个整觉的,总要在某个时间段起来去巡逻值守。
山下的江湖女儿家们很热情,袁氏弟子们感到很疲惫。
长老们也是万万没想到,苏如意现如今在江湖上竟会如此受欢迎。
那些帖子中,江湖上有武林盟主的帖子,官场上竟还有某都尉的来帖。
虽然都不是武林盟主或者都尉本人来,但来者都是他们身边说得上话的有分量的人。
然后长老们转念一想,眼下他们是做不了苏如意的主,倘若他们真要是能做主,难不成还答应让苏如意离开袁氏去给别人当女婿吗?
那袁氏岂不是损失了一大助力。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何不在袁氏氏族里挑选一位能与之相匹配的袁氏女子和他成婚,到时候他也算是彻彻底底的袁氏族人了,岂不很好?
这么一衡量,越想越觉得可行。
第1754章 一定是巧合
于是长老们合计,等袁空青回山来以后,就让她做主办了苏如意与袁氏结亲一事。
甚至于,长老们已经开始暗暗挑选留意合适的袁家女。
挑选袁家女,又是一件相互牵系的事,具体挑选哪支脉室,又会影响脉室在袁氏的地位和发展,各位长老分属于不同脉室,私心里都想选自己所在脉室的袁家女。
故而一时间也难以达成一致。
家主便从中转圜道:“眼下也不急于这一时,苏如意和前家主都还没回来呢。等他们回来以后,也要问过他们的意思不是,还得看苏如意自己喜欢谁。只要他与袁氏联姻,那都是于袁氏长远有利的。”
便有长老站出来一脸公正道:“家主所言有理,眼下相争无益,等他回来再选。”
以前袁氏人人避而远之的一个人,现在竟成了袁氏里里外外想啃一口的香馍馍。
袁氏的氏族女们,平日里不太敢接近苏如意,但要是论起嫁给他,那没有谁会不答应。
这厢,苏如意的名声在官家小姐们团体中有所传播,一些原本不了解江湖事的官员们也都听说了,还从自家宝贝女儿那里拿过画像一览。
虽说以乐山为中心的江湖离京都城甚远,但各地官员也难免有消息通达者。
某官员拿着苏如意的画像端详了半天,然后问自家女儿:“你说他叫苏如意?”
自家女儿捣头如捣蒜:“对啊,现在但凡是姑娘都想要嫁给他。我的好姐妹们家里都已经差人去乐山打探了!”
官员捋着下巴的胡子:“苏如意……咋个这么耳熟呢?”
他女儿凑个头过来跟着好奇地观望,道:“爹爹认识他啊?”
后来官员突然福至心灵,宛如一道惊雷直劈天灵盖,道:“相爷家的大公子小名好像也叫如意,他竟和相爷家公子同名同姓!”
宝贝女儿不以为意,道:“世上同名同姓的人何其多,而且谁长大了还用小名啊。这个苏如意可是袁氏袁空青的嫡传大弟子,相爷家远在京城,肯定不是一个人。”
顿了顿,她又道:“只不过真要是同一个人,那岂不是更好。苏家公子,可是大家做梦都想嫁的人!”
官员哼哼两声,道:“黄毛丫头,净会被这些好皮囊所骗。那苏家公子,一般般命不够硬的人嫁得吗?只怕有命嫁,没命享!”
后来京中一些消息通达的官员也知道了袁氏的苏如意,相爷家的苏如意这些年一直不在京,听说是外出学艺去了,难不成就是在乐山袁氏学艺?
以前关于苏如意的行踪,就有不少人多方打探,后来也有极少数的人知晓他在袁氏学艺,隔三差五就会有刺客潜进山里行刺,只不过都是有去无回,渐渐这一消息也就沉寂了下来。
到现在又重新浮出水面。
以至于江湖上就流传起这一说法,说袁氏的苏如意正是焲京相府里的苏如意,只不过没得到证实。
穆眠眠行走江湖,听了不少她如意哥哥的事,但凡是遇到有江湖女郎热烈讨论苏如意的,穆眠眠都会怂恿她们:“好多人都已经去乐山提亲了,还在那边摆上了擂台,你们也赶紧去吧,去晚了就排不上了。”
自由不羁的女侠们一听,还有这种好事,打擂就能把苏如意抢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