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673)
“焲朝皇帝要和,奸相苏槐定然要打,所以他们大焲势必会闹得不可开交,没等我们打过去,他们就先内乱了起来!”
“王爷这一计,实则是以退为进。要想三军入焲,必须先除奸相苏槐!”
“与其说王爷此招是与焲朝皇帝商议国策,不如说是在与那奸相苏槐斗法。我云金上下齐心,可他焲朝却是君臣有异、分崩离析,如此攻心,焲朝局面必不长久。”
此番琢磨透彻以后,众将心中顿时舒坦。
又逢敬王传令来,让三军将士们一则严守焲军来犯,二则静待时机。
第921章 朝廷决断
诚然,大焲朝中收到云金的传书以后,都炸开锅了。
皇帝包括绝大多数的朝臣们对此绝对是欣然舒坦。
眼下因为这场战役国库紧张,要是能休战,彼此都相安无事,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更何况云金还主动提出赔偿两座城池,何乐而不为?
上朝之际,群臣各抒己见。
“云金接连失利,被我军连攻数城,定是被我军给大挫了锐气。想要进犯我大焲,可没那么容易!”
“先前称联姻的女子失踪,眼下又说找到了,可真是找到得是时候!”
“皇上,依臣之见,既然云金愿意割城休战,我朝也不宜再大动干戈,不如趁此良机顺势而下,于我朝有利无害。”
“臣等附议,眼下我朝最主要的是休养生息,待国库充盈以后,再谋前程也不迟!”
皇帝点点头,但一时也没发话。
另有朝臣道:“皇上,臣以为,早前云金先是一边联姻一边暗自屯兵,其早有异心,而当下却突然妥协,愿割让城池以休战,这其中必定有诈。”
赞同的朝臣应和道:“臣附议,云金辛苦准备一场,什么好处都没得到不说,还白白损失两城,眼下说退就退,实在蹊跷!事出反常必有妖!”
有朝臣反驳道:“那是因为开战以后,云金才发现不敌我大焲,再打下去,只会损失更多的城池,所以他们有自知之明,才要休战!”
“既然再打下去云金会损失更多,那我朝何不一鼓作气迎难而上,攻下更多的城池?”
“那也要看国库能不能支撑,云金尚不知我朝国库的情况,可你我同朝为官还会不知吗?再打下去,只会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当下天时地利人和,臣等以为正是停战休养的好时机。”
大部分朝臣都跟着附议。
皇帝心中早已有了倾向,眼下见这情形,嘴上不说,实则已有决断,便道:“此事经朕思虑后再做定论吧。”
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早就享惯了天下太平,又如何愿意继续打仗。
只要他接纳了云金的诚意,两国维持和平,甚至于他在此生的皇帝生涯里都能继续安享太平下去。
最终主和派的朝臣占多数,皇帝叫大学士拟书回了云金的话。
两国暂且休战,盟约细则再由两国使臣详谈。
朝中有大臣直呼“皇上英明”,亦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反对的大臣道:“皇上,此前云金口口声声与我朝结盟,结果却屯兵出战,此次也免不了会是他们的缓兵之计,前车之鉴在此,还请皇上三思!”
另有大臣道:“不要忘了,云金出战的缘由乃是我朝的联姻女子未能如时送往云金,云金误以为我朝毁约在前,故而才出兵。说来,一切都是那奸贼苏槐所一手造成的!”
皇帝道:“无妨,眼下也只是休战,我军原地屯兵待命,若是云金有什么阴谋,再出兵继续攻打也不迟。
“我军原地待命,等盟约拟好,城池归了大焲,一切已成定局。
“我朝重兵戍守新的疆界,云金若迟迟不退兵,我朝知其居心叵测,难不成还松懈大意吗?
“如若到时候云金再度出兵,那便是再毁盟约,两度失信于天下,人尚且无信而不立,更遑论国?”
如此,纵然反对的朝臣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朝臣们高声齐呼:“皇上英明!”
于是乎朝中一面传书于云金作了答复,一面传于边境主帅苏槐的手上,命他即刻停战待命。
这旨意一到军中,军中将领也有些恼火。
将领道:“眼看这座城咱们马上就要攻下来了,这时候停战,岂不是贻误战机!”
彼时,苏槐坐在主帅位上,神情温然,将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圣旨卷轴细细阅览着,暂无一词。
却是急坏了帐中的一帮将军们。
第922章 还留着过夜吗?
有将啐骂道:“这个敬王,狡猾至极,竟绕过我军传了国书到京!”
眼下他们毕竟不是在南淮,而是在云金境内,除了驻扎地,云金自还能通过其他地方向焲朝传书。
“他们这是被打怕了,要是直接递和谈书给我们,相爷肯定理都不会理,所以他们才想方设法递去朝廷那里!”
“这敬王会白白送上两座城?此人城府颇深,怎么看都不像上赶着送好处的。”
关键是大家伙都明白,三军齐聚于此,他们已经走到这一步没有回头路了,难不成还轻易收场吗?
以为玩过家家呢?
将领抱拳粗声粗气道:“相爷,到底是打还是守,您给个准话!”
苏槐看完以后,将卷轴合拢,徐徐道:“依你们看,此城还有多久能攻下?”
将军道:“按照相爷的部署安排,今夜突袭夜战,定能一举拿下!”
苏槐看了诸将一眼,道:“今夜便能一举拿下的事,还留着过夜吗?”
将领们一听,顿时斗志昂扬,苏槐又道:“传令下去,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