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708)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就如同姬无瑕这个人,不管什么环境下,都永远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

只是眼下这个人却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脸上无血色,阖着眉眼,唇也苍白,一睡就是许多日子。

房中烧着炭火,暖暖和和。

炉上熬着汤药,药气浓郁。

大夫例行来检查她的身体,而后恭恭敬敬地出来,与站在廊下的人禀说道:“公子,那姑娘的伤势虽在好转,可她的意识却……沉得太深,如此下去,也不知何时会醒,甚至有可能,一直就这么睡过去了。”

顿了顿,又道:“恕我直言,用了宫中续命的秘药,能保住这姑娘的命,也能使她的伤渐渐痊愈,但却不能唤醒她的意识。

“公子恕罪,我等为医者,只能保全她的性命和治愈她的伤势,却无法掌控她的意识。”

行渊不言,只是看着院中盛开得荼蘼的这树梅。

大夫再道:“那姑娘对什么都没反应,唯独对公子的琴声敏感,也只有照旧让她多听听,说不准哪天就醒了。”

大夫没说,可若哪天那姑娘对他的琴声也没反应了,那便应是谁也唤她不醒了。

说来也奇,换旁人弹琴,那姑娘也是丝毫没反应,独独就对公子的琴有反应。

唯有公子弹琴时,那姑娘闭着的眼珠子才会转动。

要是换个人来,她还就不吃那套。

阿绥回来时,正好听见大夫说的这番话。

诚然,医者只能医身。

他想,倘若这世上连公子都唤不醒姬姑娘的话,就没人能够唤醒她了。

大夫退下以后,阿绥走到屋檐下,行渊问道:“薛圣那里有消息了吗?”

阿绥应道:“收到薛大夫的回话了,薛大夫说,姬姑娘的性命和伤情情况能稳下,已是行大夫之能事。

“要想姬姑娘醒,一是她的元气得到了足够的休养;二是她的精神得到足够的刺激。

“薛大夫还说,掌控心神还是公子比他在行。而且,姬姑娘什么都听公子的。”

当初姬无瑕伤得重,尽管行渊后来捂住了她的耳朵,可还是不能完全阻绝,她无法避免地二次受创于他的琴声。

当时来不及回去请薛圣过来,蓬莱最好的大夫都被行渊召来了,又用了蓬莱宫中延续多年的秘药给她续命,能在短时间内将她身体的所有生命力都激发出来,才使得她熬过了难关。

只是眼下姬无瑕身体尚弱,行渊在琴里并不能过于摄夺她心神。

停顿了一下,阿绥又道:“还有一事。二王爷家的世子,锁定了那海船沉没的位置,集结了他王府的船队,要把沉船打捞起来。”

之前穆二爷带着满船的人去寻行渊回蓬莱,结果穆二爷和他满船的护卫却没能顺利回来,此事难免有疑虑。

蓬莱皇帝已经驾崩了,朝中势力本就分崩离析,行渊这一归朝,更加是暗潮汹涌。

行渊说船在海上遭遇了风暴,其实大家大抵都心知肚明,但唯有穆二爷王府的世子及其党羽不服,一口咬定是受行渊所害,定要找出证据。

皇帝棺椁停灵三月,三月后再葬入皇陵。

眼下蓬莱举国哀丧,帝位空悬,宫里朝中皆不明朗。

都知皇帝在驾崩前心心念念着大皇子回朝。可大皇子已然在外许多年未归,而今便是回来,又如何清楚局势,又怎能融入到朝廷中。

但皇帝驾崩前留下了一卷遗诏,交由从小跟皇帝一起长大、服侍皇帝几十年的老太监保管。

那诏书现在何处,只有老太监知道。

按照皇帝遗愿,等行渊回朝以后方才昭告天下。

但如今行渊是回来了,却不算正式入朝,皇帝棺椁也还没有发往皇陵,储君一事暂且搁置,诏书也就一直没拿出来。

各朝党也不明着表态,就是还在观望。

行渊听了阿绥所言,反应平淡,道:“让他捞吧。海上也非风平浪静之地。”

阿绥应道:“是。”

第969章 海上

那厢海上,海平面一望无际,在天色映衬下一派深蓝。

穆二爷在宗室排行第二,封号祈王,膝下有两子。

一子在京中盯着形势变化,一子便去那海上捞船。

海上的正是祈王世子。

祈王两子压根就不信他们的父亲是葬身于风暴中。

那么大的一艘船,满船的人都埋葬了,偏偏就他行渊三人得救了?

只要找到行渊杀害祈王的罪证,即便是他回朝了又能怎么样,还是一样会落得个弑叔罪名,他还怎么继承蓬莱基业?

祈王家的船队,全都召集起来,大大小小有十余只。

船队在那片出事的海域搜寻了好些日,才终于锁定沉船的位置。

于是各只船上拉了很长的铁索,铁索一头是只十分粗壮的铁锚,纷纷抛入海里,试图钩住下面的沉船往岸边拖。

那铁索长锚往海里钩了许多次,才终于钩到点东西,船上拉铁索的人使劲拽了拽,高声道:“这里钩住了!”

铁锚不止一条,各个船上都有一条,这条铁锚钩住了,其他的铁锚还在再接再厉。

这祈王世子就坐在船头甲板上,一边吃茶,一边监督大家劳作。

一群海鸟不知从何处飞来,稀稀拉拉地停在甲板上,有的四下张望,有的缩着脖子挠自己翅膀根下的痒痒。

常在海上游走的人对这样的海鸟见怪不怪,但凡有船只停靠的,没多久总能引来一群海鸟。

它们借船只停靠休憩,再往附近海域去捕食。

世子正叫人把这群海鸟赶走,这时扈从在旁禀道:“世子,有旁的船往这边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