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725)
皇后手里的动作顿了顿,道:“听你母妃说的吗?”
小皇子拧着手指,不敢承认,便不做声了。
他只是照着母妃教他的说罢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鼓起勇气问:“他今天晚上会来吗?”
皇后道:“你皇长兄想什么,这个我也不知。”
正说着这话,这时有太监在殿门外禀道:“皇后娘娘,大……大殿下来了。”
皇后动作一顿,小皇子连忙转头往殿外看去。
不多时,就见着一个人从殿前的台阶缓缓拾级而上。
小皇子看得目不转睛,见着他一身整洁的衣裳,殿前的琉璃灯火映照在他身上,衬得他神情淡极了。
他站在殿前,从太监手里取过白麻布抹额,系在额间,方才抬脚踏入灵殿中。
皇后亦看向行渊道:“长景才说起他还未曾见过他的皇长兄。”
小皇子叫穆长景。
他跪在蒲团上,需得仰着头看,皇后又对他道:“长景,你现在见着了。”
穆长景唤了一声:“皇长兄。”
行渊敬完了香,方才微微侧头看了看他。
那眼神寥寥,却叫穆长景小小的心里一紧。
行渊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随之皇后起身相让,行渊在灵前烧着纸钱,动作慢条斯理。
那火光在行渊脸上轻轻闪烁,穆长景偷偷觑着,难怪母亲总跟他说,要是大哥哥回来了,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母亲没有骗他,大哥哥在,以后就没人会注意他了。因为就连他自己,都忍不住追着大哥哥的一举一动看。
皇后开口道:“你回来也有些日子了,却一直不曾到你父皇灵前来。我原以为你今晚也不会来。”
行渊道:“明日是尾七,我理应来。”
皇后道:“你回来以后,闭门谢客,府上却大夫往来不断,你带回来的那位姑娘,现如今好些了吗?”
行渊道:“谢皇后慷慨赠药。”
皇后道:“那药我用不上,如能予你救那姑娘一命,也不算是浪费。你为了救她,连你父皇的身后事都顾不上,也是煞费苦心。”
行渊递了几张纸钱进火盆里,火苗像只贪吃的嘴,一下子张口舔了上来,将他温润的手指也映衬得绯红。
他道:“活人比较重要。”
皇后顿了顿,道:“这话要是叫外面那些人听见了,只怕要说你忤逆不孝。”
她叹了口气,又道:“你父皇走得急,临终前想见你一见,没能等到,如今你在他尾七之际来为他守上一守,也算是父子相见,送他一程吧。”
行渊没说话。
第991章 立场
皇后临走时看向小皇子道:“长景,你是随我去找你母妃还是留在这里陪同你皇长兄一起守?”
穆长景道:“我要去找我母妃。”
皇后朝他伸手就把他拉了起来,牵着他一同离了灵殿。
容妃也在殿外守着,见得穆长景随皇后一起出来,神情动了动。
长景人还小,夜里又寒,熬不得,皇后就带他到偏殿去休息,烤烤火,还能吃点东西。
没过多久,皇后身边的太监就来禀道:“娘娘,容妃求见。”
皇后道:“让她进来吧。”
容妃进内室见礼,皇后让她一起进食些点心。
容妃想了想,道:“方才臣妾在殿外,听大家都在小声议论大殿下的事。”
皇后道:“他们都议论了些什么?”
容妃道:“说,说皇上停灵多日,都不怎么见他人守在宫中,而今尾七了方才现身,未免、未免也太敷衍了些。这些都是他们说的,臣妾只是如实向皇后陈述一遍。”
皇后道:“这个我知道,他毕竟很久没回来了,又岂是人人都向着他的。”
容妃心里计较了一番,抿了抿唇,鼓起勇气道:“那皇后娘娘呢?”
皇后道:“我?”
容妃抬头直视,道:“难道皇后娘娘就愿意让他接手?”
皇后亦看着她,道:“容妃,慎言。”
容妃道:“我与娘娘同出一族,我的孩子便是娘娘的孩子,将来孩子若继承大统,则当由皇后娘娘全心教养,长景定也会侍奉娘娘如同亲嫡母一般。”
皇后沉着面容,不置可否。
容妃又道:“臣妾敢问,娘娘是站在长景这边还是站在他那边?”
良久,皇后道:“你别忘了,他的生母,亦是出自我容家。”
容妃道:“既如此,那为何我又会被安排进宫中,对他生母取而代之?”
皇后神色变了变,语气也厉了两分,道:“容妃。”
容妃立马伏身垂头,道:“是臣妾失言。”
她额头贴地,又道:“但是皇后娘娘,即便都是出自容家,可如今他已不是昔日小儿,又怎会是轻易好掌控的?
“且看自他回来以后,祈王府所发生的事就知道了。若是顺他的心倒还好,可若逆他的意,就怕是不好收场了。
“还有,当年他尚不足十岁,便为他生母之事搅得满朝风雨,今日他若旧事重提,怕是,怕是朝堂都不得安宁了。”
最后容妃再道:“臣妾斗胆,恳请皇后娘娘思量。”
皇后没出声,她便一直伏着身不敢起。
室中的气氛有些凝滞。
皇后道:“你与我说这么些,所求为何?”
没等容妃回答,这时长景走了进来,见此情形,怯怯道:“母妃,皇后娘娘。”
容妃连忙回头,就见他站在屏风边上不知所措。
长景问:“母妃在干什么?”
容妃便索性跪坐在地上,招手叫他过来,笑道:“今晚见着你大哥哥了,怎么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