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117)+番外

作者: 予渔 阅读记录

朝局愈发动荡,皇帝一病不起,朝中没有能够主事的人,各方势力争论不休,边疆多个地方开始自建军队,脱离朝廷掌控,其余地方民乱频频,边境邻国又有异动……

这样的环境下,商人们要输送货物,难度比之前大了几倍不止。

动荡环境下,走镖的危险性大幅度上升,走镖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林菀从不漫天要价,一直将价格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每次走镖都给镖师们配备最齐全的设备,给镖师们的福利待遇也极好,这几年镖局的规模已经翻了好几番。

不知道是镖师的质量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其余镖局走镖难免遇到劫匪,但林菀名下的镖局却有如神助,从未丢过镖。

林父这时候才意识到拥有镖局的重要性,他将这一切认为是林菀有经商天赋的表现,开始有意将林菀当做接班人培养。

林菀每日几乎忙得脚不沾地。

看到林菀这么忙碌,林母也不好意思再直接催她相亲,只是每次见到林菀总是旁敲侧击,长吁短叹。

林菀看到林母这个模样,心中也不好受,只能拜托盛浅帮忙安抚一下林母。

也不知道盛浅用了什么方法,她和林母去了庙里一趟,回来后林母对林菀的态度就变了,再也不提林菀成婚的事情。

林菀十分好奇,私下里询问盛浅,盛浅倒是一五一十告诉了林菀——

“我用姐姐平日里给我的银子买通了那里算命的和尚,他刻意解读夫人抛出来的签文,说姐姐是大贵独身之命,要有更贵的命才能和你契合,否则会有意外殃灾……”

林菀瞪大了眼,没想到盛浅会用这种方法,但仔细想想,对笃信神佛的林母来说,这是最有效的办法了。

林菀对盛浅更加放心了一些:有这样的心智,只要忘记过往,不要再随意发善心,盛浅未来必定不会过得太差。

而一切恰如同林菀在世界线看到的那样,林菀十六岁的时候,皇帝驾崩了,民间一年内禁止嫁娶喜事。

大概是世界意识也不想让盛浅受到刺激想起皇宫内的事情,皇宫丧钟响起的时候,盛浅和胡一在前几天凑巧去了外地:盛浅自学了许多小地方的语言,能帮助胡一和其他地方的人畅快沟通。

盛浅是皇帝死去后第三天才回来的。

她看起来显得极为疲倦,抿着唇似乎在思索什么,眼眸里的亮芒无比黯淡,整个人也消瘦了许多。

“以后咱们不出去了!”林菀心疼地给她揉着肩膀,小声嘀咕:“我不想看到你这么累……”

林菀絮絮叨叨地说着话,却是忽而听见了一声轻笑,盛浅的眼眸又亮了起来,看着林菀的眼神变得无比专注。

她转身抱住了林菀的胳膊,轻声喟叹出声——

“还好有你。”

*

听到皇帝驾崩消息的时候,林菀立马开始准备,在家中囤积了大量粮食,加固家里的房门,又给镖师们定了、最好的装备。

做完这一切之后,林菀总算是稍稍放下了心来。

而开始抽条之后,盛浅的个头也越长越快,十三岁的盛浅只比林菀矮上一点点。

抱着想让盛浅见世面的想法,林菀在外办事的时候时常会带上盛浅,大概是因为盛浅是女主的原因,每次带着盛浅,林菀的运气就会特别好,办的事情没有一桩是不成的。

只是,明明盛浅在外人面前是寡言少语、一发声便会直击要害的干练形象,内里却似乎一直是个胆小鬼,她一直害怕独自睡觉,经常抱着枕头来找林菀。

林菀想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在加固房门的时候索性顺带着施工,将自己的卧房和旁边的客房打通,中间只隔着一道屏风,然后让盛浅搬过来和她一起住。

盛浅在这样的事情上从不忸怩,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之后一段时间,林菀的乐趣就变成了早起去隔壁房间给盛浅化妆打扮,这是林菀每日最轻松的时候了:她给盛浅买了许多衣服,每当看着镜子里盛浅不同着装的模样,林菀心中总有一种像是看着一朵花在绽放的成就感——

她养着的女主,一定是最可爱,最聪明,也最漂亮的!

林菀十分得意,决心给盛浅最好的一切。

盛浅及笄的时候,林菀说服林父林母,每个人都给盛浅送了一个铺子,外加一些宅院,依照盛浅而今的能力,她一定能将铺子打理好,就算未来林家有了不测,盛浅日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而就在盛浅及笄后不久,皇帝的丧事办完之后,整个世界进入了最为混乱的时代……

【作者有话说】

未来的林菀(哭哭啼啼翻旧账):你骗了我那么多商铺和宅子给你当嫁妆,你还这么可劲欺负我……

未来盛浅(泫然欲泣跌进林菀怀里,呵气如兰):就是因为姐姐给的太多了。我没钱还给姐姐,只能以身抵债,怕姐姐不满,只能分外卖力……

因为大雪,我明天后天不要上晚自习啦!我这两天日六补偿~

感谢在2024-01-20 00:06:30~2024-01-23 00:22: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49444181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屁桃淇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明月入我怀 61瓶;白河豚刺身 20瓶;TKZDXK 14瓶;慕瑶 8瓶;. 5瓶;(坏▽人) 3瓶;555后、子景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8章 拯救落难柔弱公主(十一)

先祖建国时册封了许多藩王此时皇帝一驾崩,藩王们纷纷自立为王,再也不听京城的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