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142)

作者: 不问客 阅读记录

“不是陶瓷,是陶制字模。”江无眠简单解释一句,先请金不换入府,到时便知他要做的究竟是何事。

张榕领命,不过几日,金不换来到府上,匆匆看过烧制用的设备,连忙来府衙,想听江无眠的新点子。

“活字,换泥制版。”江无眠只用简单六字让金不换陷入沉思。

现行的雕版都是木质,江无眠在书坊印刷告示时,因版本不同,书坊内没有预制雕版,这就需要掌柜先雕刻出木质雕版来。

版料通常选用枣木或柳木,纹理细密、木料扎实,这样一来对木匠要求较高,丈量好所需大小,锯成木板。

打磨抛光成型,再用刀一笔一画刻出反字,最后上墨印刷。

字少时还能如此,一旦字多起来,雕版校正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稍有不查,整块雕版中但凡出现一个错字,整个版料废掉,需从头再来。

不如活字印刷灵活,最重要的是,省钱。

是的,江无眠选用活字印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活字用的材料少,节省人力,相对于雕版来说,格外省钱。

选用泥质活字,则是因为它比较稳定。

木质活字在浸润墨水后,很容易变形扭曲,同样废材料。

降价了,但没完全降价,背离了江无眠的初衷。

不如一步到位,改用泥活字。

自然,能达到要求的“泥”肯定不是普通的黄土黑土,而是黏土。

时下最为好用的当属黄黏土,黏性十足,可用以烧制陶器,价格自然不低。

可相较于时长要更换的木质材料,用黄黏土烧制出的泥活字更具稳定性,不会因墨水浸润太多走形扭曲。

即便是排版时,活字之间需要粘合,也很容易分开清理,不至于出现撕裂破损掉渣现象。

金不换听完倒吸一口凉气,激动得手在哆嗦,“大人,您……”

这等工艺技术,竟是如此轻松交到他手上。

他脑海中千言万语凝聚,一时之间竟是说不出话来。

前有纸张改良,后又有活字印刷,这一来大大降低读书成本,让天下孩童都能上得起蒙学,不单单是在大人庇护下学些基础认字与书写了!

这一举措,对天下读书人来讲,是莫大的好处。

“大人,您放心将此事交与贫道,不过两日,定能见到成果!”

烧陶无甚难度,对他而言,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如何雕刻字模才能保证烧制过程不开裂、不出现掉渣走样才是难题。

“好!此事拜托金道长。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金道长顿时干劲十足,他自从到了江无眠手下,研究材料与费用一应不缺,请他出手还有相应俸禄,如此大方的东家,实属难得啊!

约莫是太简单,加之金钱给予金道长无上动力,不过两天,成果摆在江无眠面前。

当然,这仅仅是第一个难题解决,江无眠观摩一番,大方给钱。

金道长反而心虚,谨慎道:“大人,烧出的泥字模确实方便使用,问题在于平整排列。”

饶是金不换尽力保证面上齐整,雕刻过程万分小心,难保有意外发生。

这等活计,果真需要专业熟手工匠。

江无眠毫不介意,能通过大量练习弥补的技术工艺完全不成问题,令人深感无力的是金不换这等天然对温度敏感的天赋,无法复制。

“多找人练习便是。”江无眠随口道。

既然技术到位,直接找人练习便是,金不换下意识出声,“大人您难道不怕被人学了去?”

江无眠摇头,法子又不是他的,搞什么垄断?

再说,现今又没有专利申请买断之类的,他就是垄断技术,迟早被人看出端倪。到时再来一波人刺探,搞乱书坊发展,得不偿失。

不若直接大大方方亮相,再卖粘合剂。

想要书籍美观、字迹清晰、排版成一条线,离不开字模之间的粘合。

好的粘合剂能增长字模使用寿命,使印刷排版整齐,方便阅读。

技术被人瞧见很快能琢磨出一二来,粘合剂这等物件难以看到原料,核心配方掌控在自己人手里,总不会轻易被人学了去。

届时走薄利多销路线,赚得定然不少。

江无眠搞定技术后,商行运作一事全然交给返回的师娘。

谢夫人借江无眠在韶远县的声望与人脉,拉起一支年轻商队来。

造纸坊好说,书坊则是有些难弄。

韶远县本身有家小书坊,半死不活全靠印县衙告示撑着的,因是传了多年的老铺子,掌柜不愿出售。

但谢夫人拉着掌柜娘子说了两日,便扭转了夫妻二人的主意。

商队买下书坊,保留书坊的牌匾,仍旧是老铺子的名义,只是技术革新换代,扩展业务往来。

提到业务,江无眠还提醒师娘去衙门登记,书坊的业务再详实描述一些,尽力不出错漏。

这还是当年他提出的法子,总不能变成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

谢夫人来前了解过,在与原本掌柜商议过后,还将印刷的书籍目录报备上去。

倒是提醒了江无眠,回头让府中各个书坊报上书目,以防不该印的东西出现。

江无眠派去学习的人还未出师,印刷师傅还是书坊的人。

书坊原负责印刷的是掌柜师叔,承接老师傅的手艺,因受过掌柜父亲的恩惠,半辈子扔在书坊里。

虽说上了年纪,但拿起刻刀,手稳且快,不失准头。

可以说,若是韶远县读书人再多些,仅凭这一手功夫就能撑起书坊运转来。

可惜人太少,买书的不多,手艺埋没了半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