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216)

作者: 不问客 阅读记录

而现在,参与者获得大成功!

他们这会的投入不仅赚回来了,还赚了数倍之多,只是要分出两成纯利润作为佣金给联合举办活动的三司以及府衙而已。剩下的钱也足以让他们见识到这次活动的暴利!

如今江无眠用实力证明,他的确能带着整个南康府发家致富,只要他有个点子,就能赚来大笔银钱。

跟着江无眠做事,保证不亏!

商队是为盈利,而非慈善,江无眠只要一日有赚钱的能力,他们就能百般拥护江无眠!

谢砚行也从这次安排中看出端倪,来往的商队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多,证据就是一日多过一日的修路钱。

可以说,这回活动是一举多得,多方共赢。

就在他要同意原本的提议时,江无眠反而推迟了,问及原因,他道:“本次活动能成功,大部分依托于便利交通。大人看过府衙的过路钱账簿,能大致算出来一条路上每日人流量与车流量,由此可以得知,活动上能来诸多商队,灰路功不可没。”

然而现在只有南康府实现了府城内与县内联合,各个村寨之间也在合理买水泥铺路,铸造更好的交通环境。

而其他府县内,仍是泥浆地,过个马车都可能陷进去,谁会去那种地方进货?

除非是有贡品,不得不去。

普通的货物交易,自然是要在交通便利、运输用时短的地方进行。

谢砚行再度翻看过路钱的账簿,重重点头,“不错,府县内的交通确实重要。”

要说相比于其他府,南康府最大优势在于陆海两通,府县内的官路与各种小路四通八达,能节省运货商队时间,而码头的停泊服务更是让人格外放心舒心。

反观其他地方,商队实在难以入内,时间一久,自然而然会被舍弃。

故而,想举办整个行省的特色展览活动,必须要修路修码头!

这样一来,布政司必须给钱才是。

谢砚行:“……”

谢砚行缓缓道:“先来总结本次活动利弊,其他事情稍后再议。”

布政司没余钱,不如先看举办活动能赚多少再说花钱的事罢。

第124章 针对

修路一事不是简单说说的,从原料到制作,最终成路,都需要人力货物多方配合,最重要的是钱要到位,这才能启动。

谢砚行手下的布政司连续几日对账簿摩拳擦掌,甚至于中秋时也是匆匆忙忙吃过饭便来算账,势必要赶在九月钱算出这回得失!

盈利的确够高,但刨除成本,净利润算不得多。

众人瞧着江无眠对结果好似不满,心下震惊,这竟还不够!?

一月不到,赚了往年半年的银钱还多,仅是一个南康府啊!

江无眠反驳道:“天时地利。正巧赶了八月中秋前,不少人归家过节,人多买卖多。待活动落幕后几月,往常零散交易一丝也无,透支未来几月换得当前交易高峰而已。”

所以这活动要做,就必须往大了做,做到最好。

余下几个月里再向海外伸展,这样一来,集中大周与海外两个市场的财富,何愁没有钱财?

布政司的右参议,丁赛心绪激昂,“既然如此,其他府县若是参与进来,岂不是能达成目标?”

这回仅是南康府,附近的府县没能动作,来的仅是零散商户,若是再加上这些人,何止是能拿到几十万两,百万两的白银都有可能!

顺着他的想法向下深思,布政司的人呼吸一滞,紧接着讨论声嗡嗡作响。

连谢砚行都不免喝盏凉茶压下心绪,江无眠又把铺路一事所需银钱道来,直接浇得人透心凉。

在场的都是算数好手,只要一说人力物力路程距离,稍微一算就能得出数据,精神霎时萎靡。

江无眠铺路时,布政司还给南康府拨了部分银钱,很清楚当年花费的数额。

这还是在江无眠本身补贴不少的前提下,其他府铺路,总不能再让人补贴一二,他们开不了这个口。

正儿八经的几条官路修下来,十几万两银子全投进去还不够!

还不算完,修路要的原料掌握在其他商队手中,万一有的商队背后与他们不对付,联合他人抬价,这点钱根本不够。

所以,其他府县想参与展览交易活动,还有得等!

布政司唉声叹气一片,兴致寥寥地算分润去了。

南康府活动一结束,北地便接到消息,报纸、印章、游览介绍等物摆放在建元帝面前。

公文尚在路上,具体账单还未出来,但从去的商队数目上来看,这次活动赚得的确不少。

建元帝翻动报纸,笑道:“这个江恒阳,点子真是不少。”

能花钱,更能赚钱!

建元帝手底下赚钱的营生算不得多,内库私房银钱多半来源于皇庄与贡品。

身为皇帝,自然是大周最大的地主,以建元帝为例,他个人名下的皇庄达万顷之地,光是土地上的收入足够他一人开支。

此外,户部还会从国库里拨给建元帝几十万到百万两不等的银子,但这部分钱不是让他肆意挥霍的,大部分用来修缮皇宫。

不错,皇宫年年需要修缮,每年引进花草树木、走兽飞禽等等也是要花钱的。

宫中建筑总不能太过寒碜,就算是冷宫,那大小也是个宫殿,需要花钱!

而且作为皇帝,他还要养活后宫一大家子、偶尔赏赐看好的臣子也要从内库出钱出物,虽有商队往来,可是赚钱不算太多,偶尔还会亏损,总之,银钱一度紧张。

江无眠上回给的月上霜,低成本高售价,实属暴利,的确是发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