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246)

作者: 不问客 阅读记录

总而言之,种田,尤其种的实验部分苗种时,辛苦只是开始,日后还有得折磨。

江无眠也不在意这点要求,他甚至还建议陈平出两张考卷问学生知不知晓田间的部分作物、区分依据以及它们的应用。

看过一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江无眠临走前还抱走了一盆植株,不仅是它长的眼熟,还因为它长得颇多,损失一两株完全不影响。

被他带走的这一盆,乍看之下好似地里生长的杂草,实则是富有香味的香草,又名迷迭香。

江无眠仔细分辨了下这株修剪得当的灌木,从外形、香味、花序上来看,的确与之后食用的迷迭香无异。

当即剪了两条长枝去扦插去做最后验证,等之后看植株的生长情况如何,就能确定它是否属于江无眠熟悉的那类香料。

现在大致能确定的是,两个传教士最远是地中海地区来的,最近是北非、不,以外形特征来看,他们应该是更高纬度的人,只是无法具体到某个国家,毕竟江无眠还没学会分辨古代语口音。

之后,江无眠不忘招工,开设作坊、上新产品、预热菜谱拍卖,钱终于能维持在低收入水平——总算不用在三司蹭饭了。

为给醉流霞打广告,他还给书坊投了几篇文章,一连几日,冬日衣食住行都关照到位,尤其说过本地取暖时千万注意无烟囱的蜂窝煤燃烧时要开窗开门。

报纸顺着海运传到京中,连建元帝都有所耳闻,南康府的醉流霞要放出一批食谱方子。

因锦衣卫之故,他了解得还多些,这回的食谱多以季节来分,部分有地域材料限制。

譬如放出的海味里头有一道名为宁波汤团,这一听便知出处,具体再打听,便不知晓内幕了。

建元帝听完还让人去凑了一把热闹,又问锦衣卫:“查到了谁身上?”

回京路上,建元帝便命锦衣卫私底下秘密调查谁过手了给南康府的银子,具体到每个官员、一路上是谁押送、顺着哪条路过去的、沿途是否遇见海贼山匪等人。

故而花的时间较长,调查结果刚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来。

锦衣卫送上密信,“自出京后,马车每至一地,除却补充物资,皆是仅过夜便走,封条完备,并未见任何异况。”

这意思是沿途的转运没问题,应是银子一出库便出了差错,建元帝在心中过了几圈,已是有了嫌疑目标。

他给出两个名字,“再去查这两人的行踪。”

白纸黑字好似催命符,锦衣卫看过后当场销毁,连夜去找人翻旧案。

京中风云再起,南康府也不遑多让,食谱拍卖一事引得诸多商队南下,想要一探究竟!

胡征和于成文也在其列,两个商队依次抵达南康府。

“……胡领队,这是今年的香料,您点点。”户房的吴攒点满脸笑意,命人抬上来今年预留的货物。

每年固定与衙门做生意的就这么几支大商队,胡家商队无疑是最稳定的,如今又开辟了胡家煤球换南康府香料的生意,联系更是密切。

一来他们商队货源充足稳定;二来货价也不狮子大张口,从来都是正常市价,偶尔还会随船送些京中的新鲜物件做搭头。

一来二去的,两方交易便稳定下来。

胡征让人上去点货,自己与吴攒点搭起话来,“醉流霞准备买食谱的消息,京中也是得知了一二,却只凑个热闹,不知内情。”

吴攒点拉着人避到一旁,小声道:“您这儿可问对人了,这事儿还是府衙帮忙的。”

胡征知趣地递过去一个荷包,东西不大,看着也没什么重量,吴攒点笑着摇头,手上却快速一伸一缩放至袖中。

“您听的外头消息有真有假。醉流霞的确有食谱拍卖,还有不少,山珍海味,无一不有。是部分醉流霞的老师傅们不做了,学徒也没学会,不忍家传秘方失传,这才有了一场盛会。

“到时您进门买票,先去一楼尝个味道,想好要哪道菜,再去后院拍方子。现场还能看老师傅们亲自做菜。日后凭买到的方子,也能让老师傅传授一二,若是有才,指不定还能收入门下做关门弟子!

“另有一道消息,不知真假,但传的是有模有样。听闻这里头还有江大人要推出的几样买卖,具体什么买卖,这就不是小人能打听的。”

什么消息都比不过最后一条,江无眠要推出买卖,这回他要动的又是哪个市场?

自从商队与江无眠签订了契书,每年获取的利润是水涨船高,如今更是将煤球买卖铺设到京中大部分人家中,就差将东西卖到高门大户里了!

江无眠这又是想做哪一门买卖?

形式如何?怎样合作?他胡家是否要插一手?

胡征心思百转,却没让人看出一点来,谢过吴攒点,招呼上商队去了固定下榻的地方。

身后,吴攒点笑眯眯送走胡家,见到于成文自市舶司出来,又迎上去,“于领队,多日不见……”

码头上,多个商队从不同渠道得知江无眠又要推出新买卖的消息,不由对本次的食谱拍卖翘首以盼,而江无眠也期待着自己的钱袋子再度丰盈。

第141章 生意

活动持续三日不断,拍卖主定在次日午后,留下最后一日用以和诸多商队谈论合作。

当前江无眠手中有成规模的大作坊,也有正在修建、即将推出的新作坊,有的商品可以谈合作,有些则不然。

譬如说新弄出的精油花露香皂等物,产量低成本高,定位便是高价奢侈品,成品系列价格则更高昂,便是百般受人追捧,也是有价无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