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417)

作者: 不问客 阅读记录

宫门照常开启,只是昨夜有命进宫的不一定有命出来。

众人携着寒风与血腥气从宫中出来上轿骑马离开,留下部分武将还在处理宫中剩下的事。

金銮殿上被捆绑的人早早下狱,等建元帝发落,废太子已进宗人府一干姬妾儿女同是如此。

出宫片刻时间,前太子谋权篡位不成反被废除储君之位的消息刮遍京中,又在口耳相传中辐射向大江南北。

江无眠回府第一时间写信给师兄师父,个中内情还要等白楚寒回来才能探听,不过太子已废,刘问崖被捕,远在岭南的刘英怕是难逃一劫。

这般看来,岭南前途有些未卜,但也不一定。照当前情况看,应该是岭南本地的官员替补,短时间内不必考虑。

江无眠现在要考虑的是科举舞弊一案合并太子谋反后造成的后果,朝堂再度清洗一番,虽不会造成大动荡,但北部陈兵压力怕是要增大。

如今的突厥元气大伤,未来又是冬日,短时间内要防备对方南下抢劫粮食,工部支出再添一笔。

给谢砚行的信件上提了一嘴北部情况,江无眠便沉寂下来。

废太子后,建元帝必然要立新太子,成年皇子且有下一代不必担心国无储君者只有两个。

一个当了王爷去了封地,正在杨泰原来的地盘上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去岁给建元帝的寿礼都是深海鱼,可见这位王爷实在会吃。

另一个还在京中,一家老小靠建元帝养活,私底下靠什么养活自不必说。

其余皇子要么是年龄到了但下一代不到位,要么干脆是自己年龄小,根本和殿上龙椅无缘。

建元帝会选择谁?

的确,建元帝正在选择困难,他很清楚大周需要一个储君,一个说定的太子用以安稳江山,但他更清楚自己不想放手权力。

诸多帝王无法复刻的奇迹在他任上爆发,他如何能放下日渐膨胀的权力?

然现实情况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近来折子大多是让翰林院收拾整齐再读,紧急些的重要的才是他批复,其余交给前太子练手。

一来的确应给太子锻炼机会,二来他头疼的时间越来越长,各处暗伤爆发起来,折磨得夜不能寐,白日精神更短,如何再去批复折子?

大周需要一个太子,他亦然。

然而要培养一个太子,实在是耗费太大精力,建元帝忧心自己撑不到那时。

年纪小的一律剔除,自己没时间精力再去养个孩子,年纪大的有几个,没有下一代的先剔除,下一代学不好的剔除。

他对儿孙根本不抱希望,因为没有一个是照着太子标准培养的!

这样挑选就不能看能力,看人品挑吧。

建元帝停下手中珠串,睁开眼睛,传唤锦衣卫,“调查清楚后,立刻来报。”

夜幕之前,一队锦衣卫从宫中驰骋而出,看方向,正是东方,唯一一位成年王爷所在的地方。

眼下的京城正是风声鹤唳时,宫内一有风吹草动就能挑动人敏感的神经,注意到锦衣卫奔袭的方向,不少大臣暗中有了计较。

江无眠没关注这件事,谷易行和陈章两人上门来,皆是要与他商议科举舞弊一事的。

要说他们三个也是倒霉至极,赶到此时此刻。狱中还有个前太子的舅舅没有审问,除却这一身份外,他还是朝廷命官,所以怎么审?审什么?废太子谋逆之事是否曾参与过?

直接问岂不是摆明要参与谋逆之事!

谷易行想想便觉得眼前一黑,他就是想要风光致仕,用不到这么大案件欢送他!

陈章虽然没有谷易行这般崩溃,他还没有致仕打算,因而脸色还算平静。

他道:“此前晾着刘问崖,无从审问。眼下他失去最大倚重,想必心防已破,不若趁机审问,他是如何操作此案的?”

尽管此事很有可能和废太子谋逆牵扯上,但不管不行。

这么长时间只有七七八八的证词,刘问崖这儿的证据少得可怜,建元帝问罪起来,怕是三人一起吃挂落。得尽快审问,了结此案。

江无眠也是这个意思,“算算时间,也该是去见上一面了。”

不管刘问崖因何底气十足亦或是自认为此事牵扯太大,正值用人之际,不敢大开杀戒,都该再去试探一番。

三人对视一眼,缓缓点头。甭管废太子如何,科举舞弊一案查到至今,该有交代了。

江无眠三人火速开工,该如何做便如何做,在一众朝臣之间很是显眼,让人侧目。

不过他们三人也是给朝堂上下带了个头,甭管太子了,先把手头的事儿了结一下,看能不能推举几个自己人上位。

勋贵世家不必说,这些人腾出不少空余的官职。

科举舞弊和太子谋逆两件事一出,太子一党遭受重创,不趁机撕扯些东西下来就不是他们了!

一时之间,因太子谋逆的朝堂表面风平浪静下来,私底下却是打得不可开交,恨不得送人一块去和被废太子做伴。

不过这些人手段过于激烈,御史台弹劾了几个作风不行的之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

——忙着从太子倒台的事情中拿好处,腾不出时间。

像是江无眠这样的才奇葩,他没多少手下,有的大部分不在朝中,在朝中的不是见不到就是不沾边。论及学生,更有的说道了,他根本就是养的武安营苑的武将预备役!

这意味着他的人脉大多数集中在另一侧,平日里帮不上忙的那地方。

江无眠:“……”

江无眠也感觉到手上可用人才的匮乏,可他实在没时间收弟子,看好的人才都快跳到别家锅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