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67)

作者: 不问客 阅读记录

“江知县,可否再预定半船?”胡征仍是不死心想多赚半船的钱。

“时间不够,人也到了极限。”江无眠果断拒绝。

他说的全是真话,唯独在数量上没有给出限制,因为其他州府的小商队已经闻着味来了!

总不能因为这一笔预定失去与各个商队结交的机会,韶远县未来的商品销售渠道全靠他们,当然要留下足够分的数。

胡征失望叹气,若是价格不行他还能加,然而产量跟不上,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在他一走,韶远县县衙又和附近的小商队做了几趟交易,与不少商队定下了一年契书。

于家最终拒绝,因在京中开一家醉流霞顾虑太多,于家暂且碰不得他家利益。

时间在江无眠准备铺路、建造红砖房之中渡过,马上迎来立冬,那五亩地的水稻终于能收割了!

和北地八月秋收全然不同,韶远县的收割在立冬前后,因为这里太过热气,一年双季稻,此时是抢收晚稻。

再也没有比收稻麦更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江无眠在自己五亩地上的折腾,更令人瞩目。

毕竟江知县一年来的辛苦成果摆在众人面前,有能节省时间还能犁地更深的水田犁、城里城外铺平的水泥路、建造的水田犁作坊、水泥作坊、红砖作坊……

每回江知县一动,好处是实实在在能看见的。

不知这五亩地又能给韶远县带来何等变化?

南康府的人正翘首以盼。

江无眠出门一趟,能兜回来不少时令蔬菜,偶尔还会提着鱼回来,以至于出县衙时要换身行头从后门走。

“您得换官服从正门出去。”林师爷还是一身道爷打扮,他身边一众县衙人手全齐了。

三班六房领头的全在,尤其是户房,陈平正暂代户房户书一职,他并不是全才,仅是管理种地一事。

陈平黑红色的脸上满是郑重,“大人,水稻能收了。”

江无眠扫了一眼在场所有人,没拒绝人去凑热闹的行为,“行,出发。”

他其实也很好奇,有了诸多肥料加成的水稻亩产多少斤。

按大周南康府的均产来算,一亩地大约是两石左右。此为均产,韶远县的情况会差些,加之江无眠那块地贫瘠得要命,亩产数量能达到均产就是胜利。

江无眠即使在末世时也未曾见过如此低的亩产,正常来讲能达亩产千斤,末世时期的亩产也能达八百来斤。

两石左右,也就是两百来斤,属实够低的。

固然有良种的差别,但还有科学施肥的作用在。

毕竟大周又不是不施肥料,只是肥料作用不够高,需要科学调配。

江无眠给出的肥料配方比不上化工时期的肥料,但也比现下使用的肥料科学那么一点。所以他比较好奇,这次的亩产能达多少斤。

收获是抢收,生怕遇见连绵阴雨。陈平率先带头下地,五亩的地很快收割完,借用了最近的陈家村打谷场。

附近听到风声的村过来围观,江无眠一众人跟了全程,连带过来坐记录的户房小吏不由紧张起来。

水稻可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主食,能在主食上丰收,即使投入再多肥料都是乐意的。

五亩地的称量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满是石头的两亩地,半是石头半是绿植的一亩地和满是绿植的两亩地。

但是再多的分类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这五亩地全是第一年开耕的下等荒地!

而这般荒地的最低产量是四十五斤,最高是九十三斤!

第一年垦荒,往年并未施肥,且本身肥力贫瘠,属于下等荒地中的下等,是让人放弃的地区。

就是这般的地界,最高产量居然达到九十三斤,四舍五入即是一石!

第038章 收获

一石产量,能赶上开耕许久的中等田了!

施了肥料的垦荒田竟能得到如此多的收成,若是中等田施肥了,岂不是能变成上等田?

韶远县上等田不多,平均一家能用五六亩地,大部分的土地还是中等田,一年也就混个温饱,再多是不成了。

然而江知县一出手,硬是让荒田变耕田,甚至变成中等耕田!

他们田里要是能学江知县下肥料,还愁没收成吗?还用交完税粮得去借粮过日子吗?

围观人群惊呼起来,恨不能挤到粮食堆里看江知县弄出来的收成。

开始尚有人不看好江知县的行动,认为江无眠只要不折腾他们自己的地,随便怎么种草施肥都行,如今收成一出来,恨不得换成自己家的地!

围观人群用渴望而又期盼的灼热目光盯着江无眠,期待江无眠开口,希望能从他这里获得肥料。

花钱买都不成问题,江知县来了不到一年,韶远县百姓的钱袋子已经能装不少钱了!

有一技之长的,更是赚得比往年多多了。

江无眠并未辜负这份信任,仍旧用熟悉的方式告知众人,“过段时间衙门准备好教学地点,每村派人来学习堆肥。贴告示告知各位,同时有衙役上门,不必担忧错过,也不必花钱。”

竟是不花银钱就能学来的技术!

这……这真是他们能学到的?

一时之间,现场陷入沉默,打谷场上气氛犹疑,不太相信。

江无眠是个好知县,不过这位知县半分铜钱都算得清楚,即使上街时他们送了知县东西,改日也会有衙役留下银钱,说明是知县付钱。

而今他们听到了什么?

不必花钱?

江无眠又道:“技术不花钱,买原料花钱交税。”

当建元帝免税是免除一切赋税吗?肯定是只免粮税不免商税杂税,毕竟岭南诸州府是遇水灾没粮食,不代表它没商业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