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风几万里(111)

作者: 风雪煮酒 阅读记录

马车停了下来,贺应渠知道这是在接受检视,只是不知守城之人若是见到她二人这般样子会不会放行。

“回去,回去,今日不准出城。”

耳边传来噪杂的声音,贺应渠听得真切,守卫再说今日不准出城。

贺应渠心中不解,不让百姓出城……

封城做甚?

吵闹声愈来愈大,贺应渠再也忍不住,与顾明一同走下车。

车队老板见贺应渠下来,走了过来,“女郎,我将这钱退给你,今日这城是出不了了。”

贺应渠接过老板的递来的钱,低声问道:“发生了何事。”老板却摇摇头,调转车队向后去了。贺应渠心中不解,挤着身子就要去问前方的守卫。

前方的路被围得水泄不通,贺应渠挤不进去,只好拉过一个人问道:“敢问阁下发生了何事,为何不让我们出城?”

“哎,李家的人要打过来了。”

贺应渠心中一惊,李家,李修文不是已经要扶持二皇子上位吗?做什么要攻打曲梁?

那人见贺应渠一脸不解,又解释道:“李家真是唯恐天下不太平!非要说太子死于非命,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就要打过来了。”贺应渠恍然大悟,李家内部争权不断,她早有耳闻。想来是太子的舅家见太子死于非命便要出兵,青州离上京中间便隔着一个曲梁。

贺应渠皱起眉,“李修文便不管这曲梁吗?”若是曲梁被太子的舅家夺了,上京怕是岌岌可危。

“他哪有时间管曲梁啊,眼下天下就要乱成一锅粥了,各方势力揭竿而起,”那人见贺应渠惊诧的眸子,不由摆摆手,“这天下凭什么是他萧家的天下,纵然是萧家的天下,他萧家人自己都反了,底下的人便也不再装了。”

贺应渠心中无语,她躲在平安村几日,才知道如今天下已乱。

“可是,李家要打了过来,不正要逃出去吗,为何要封城?”

“封城是为了不让流民进来。这曲梁城,李家的人恐怕攻不进来,知府大人已经向朝廷求救了,只要能守住几日,便能渡过难关。”

贺应渠到了一声谢,而后带着顾明走了。

“阿姐,我们不出城吗?”贺应渠摇摇头,眼下怕是出不去了。

贺应渠身后还在有人叫嚣着,直至贺应渠走远了,声音才渐渐熄灭。贺应渠二人又回到了破庙中。

“如此,阿姐在此地好生休养一番也不错。”顾明笑着安慰贺应渠。

贺应渠对他笑笑,但是笑却并没有到达眼底,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晚间,贺应渠见神色怏怏,无精打采地躺在二人寻来的杂草上,便对顾明说道:“我们出去转转吧。”顾明的眼睛亮了起来,随后又黯了下去,“阿姐的身体……”

贺应渠摇摇头,“只是转转,无甚大事的。”

顾明着才又笑了起来,“好。”

顾明跟在贺应渠身侧,眼神止不住地向一旁瞟去。贺应渠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今日的曲梁城倒不如昨日那般热闹,许是因为战事的缘故,百姓都不敢出门了。

贺应渠转过头见顾明盯着糖葫芦,心中不免发笑。上京中,顾明这个年纪的郎君都已经开始流连秦楼楚馆了,偏他还在聚精会神地望着一个糖葫芦。贺应渠掏了两个铜板,给他买了一只。

收到糖葫芦的顾明笑得更加开心,“多谢阿姐。”贺应渠望着顾明真挚的笑容也笑了,只有平安村那样淳朴的环境和顾大嫂那样的人才会养出顾明这般心性至纯的人吧。

想到这里,贺应渠脸上的笑意渐退,顾明在这尘世走一遭,还会同他来时这般吗?

真不知她将他带出平安村是喜是忧。

二人漫无目的地逛着,贺应渠一直默默注意着顾明的神色,已经为他买下了不少的小玩意。

“阿姐,是不是破费了……”顾明犹面有犹豫。

贺应渠摇摇头,这些钱财,于她来说杯水车薪。身上所有的钱财都不够买一匹马的,但是掏出来一部分却能让这孩子高兴一整晚,何乐而不为呢?

“阿姐,我们回去吧?”

贺应渠问道:“玩累了?”

顾明点点头,出来逛得有些久了,他怕贺应渠身子吃不消,且他拦不住贺应渠。他多看一个东西两眼贺应渠便要为他买了来,他心中知道,他二人手中没有多少银钱,不然也不会雇那样的车。

不能再让她为自己买小玩意了。

“那便回吧。”

二人方转过身,前方就乱了起来。

“打起来了,有人打过来了!”

火光冲天,街上的人狂奔不止,贺应渠拉住顾明,免得他二人被人冲散。

“打起来了,快跑啊。”

二人被挤到一旁,“铿铿”的声音传来,贺应渠回过头,身穿盔甲的士兵朝着他二人的方向来了,而他们的身后,是城墙的方向。

真有人打了过来。

教训

方才热闹的大街瞬间乱了起来,百姓们纷纷四窜,好像战事将要打到他们头上般。街上混乱不堪,脚步声、哭喊声不绝如缕,来来往往的人们交织着,一时将街围得水泄不通。

“让让,让我过去。”

“哎呀,莫要再挤了。”

“快些走啊,我还要回家嘞。”

贺应渠早将顾明拉到一旁,看着前方围做一团的百姓,贺应渠不由皱起了眉,若是再这般下去,肯定会出事的。贺应渠望着,街上已经堵满了人,唯独各家店前的尚可容人通过,但也只余些许空档。

“莫要再挤了,若是再挤,怕是要出事。”清亮的嗓音淹没在叫喊声中。

上一篇: 海棠月色 下一篇: 终极一班1之乔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