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将军爱上通房丫鬟(170)
沈虞感觉自己的脸颊又烫又麻,她不敢上前。只在窗边道:“嗯。”
背着光,苏木看不太清沈虞的脸,但能感受到她的局促。
“没什么,过来跟你说一声,过两日我便回辽城了,跟大哥大嫂一起回。我把石头和玉灵留给你,有石头在,我放心些。”
“哦,对了。我会尽快赶回来,不让你等太久。”
苏木自顾自的将话说完,喝完杯中茶,站了起来。
“等我回来。”
沈虞望着他出了房门,竟未向他道一句平安,亦未向他道过一句谢。
她怅然失意,手撑在桌边,想着他那句:等我回来。
-
苏木走前未向沈虞告别,因为他住去了苏府,次日与苏云同走。
“大哥,你看这路上还是有流民,怕不是原先冀城的那些余匪还在到处流窜。”
苏云摸着下巴,道:“是,雍城你这次该是扫清了,辽城有爹爹在,一直都是稳的,怕是冀城的尚将军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是这些匪子再次聚到冀城,恐怕又是一次匪祸。”
“尚将军守城可以,剿匪弱些,上次咱也是瞧见了。”
苏木转了转脖子,筋骨摩擦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是啊。所以这些流匪才盯住了冀城,这次你把雍城的回流匪子斩了,怕不是他们更不敢回来了,瞧瞧吧,或许他们还会聚到冀城去。”
姜二彩听的心惊,道:“快过年了,先别想这些了,怪骇人的。咱先安安稳稳过个年可好?”
苏云和苏木再不讨论流匪,聊起了过年之事。
“四弟,此次回来,给爹爹母亲可有带什么好物?”
“哎呀!忘了,我这几日被流匪之事搅的心烦意乱,竟忘了准备。”
苏木舔了舔唇,摸着后脖,感觉自己十分失礼。
“算了,就说我们是一起的吧。我们给老爷夫人备下了不少年礼。”
姜二彩笑着替苏木解了围。
“你呀!心思都在虞姑娘身上,把爹爹母亲都忘到脑后了。”苏云责道,
“没有没有,真的是流匪闹的。”
说流匪倒是正事,这次苏木带兵剿匪,也算是省了苏云的事。
苏云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马车进了辽城,苏木探头张望,几个月未归,还是原来的模样,只是街上因着年关变得更热闹了一些。
小摊小贩摆满了街道,多是些卖年货的,还有书生当街支桌,替人写起了春联。
辽城确是要比雍城繁华些。这也是苏老将军的功劳,才使得这一方安定。
苏木胸中燃起一股责任感,作为武将,图的就是保护这一方百姓之事。
入了府,苏母握着苏木的双臂左捏右捏,前后囫囵着摸了个遍。
“好好好!总算是平安归来。听闻你前几日替你大哥去剿了匪,我这还担心呢。”
苏木安慰苏母道:“区区十几个流匪,不在话下,母亲莫担心。”
一旁的王妈看见苏木归来,激动的眼角泪湿。
她该是也想玉灵了吧。
“王妈,你放心,玉灵很好,特别好。”
王妈使劲点着头,她知道,她从玉灵给她捎来的五十金便知道,玉灵终于出息了。
苏老将军等到了两儿归来,自是开心的,特别是大孙子又长高了不少。
苏景拍拍苏木的肩膀,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他没想到苏木比他还有勇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苏木欣慰一笑,他懂三哥的意思。要不是三哥的支持,他走不到今天。
苏风缩在一旁,看着人群中的热闹,并没有上前的打算。
林亦可扯了扯他的衣襟,他扭着身子撇了开去,就是不动。
林亦可只在一旁陪着笑,亦懒的说话。
王曼琴的身子又重了不少,一直坐在不远的座上,身旁两个丫鬟伺候着,她盈笑着看着大家。
终于有了团圆的气氛,这一年来,苏老将军心力交瘁,接二连三的不顺,终于要在这新年到来之际,跨海消云。
苏木回到自己的西厢房,西厢房里已经换了两个不熟的丫鬟。
他望着窗前的那张桌子,还有沈虞留下的画纸,忆起了往日他和沈虞的种种。还有这间屋子里的种种。一股感慨涌上心头。
不过数月,却经历了如此多的事情。
他们竟在雍城又一起了那么久。时间不长,但感觉真的过了好久。
苏木睡在榻上,怀念着沈虞的味道。
这间屋子里,她的味道似乎已经消散,剩下的只有回忆。
翌日,苏母领着大家去了灵光寺祈福。
苏木回到观音殿,望着座上慈目观音,暗暗许愿,来年与沈虞定要“琴瑟和鸣”。
-
此次回来,苏木还有一事,他想查清刘二所说的府中人,到底是谁。
将那个消息透露给刘二的人到底是谁?
除夕夜的前一日,苏木将府中府兵尽数集至后院,一一盘问。
盘问间仔细观察府兵的颜情,看是否有说谎之疑。
无果。
王妈陪着苏木又将府中所有下人聚至后院,一一盘问。
同样仔细观察。
无果。
王妈看着苏木焦虑之情,上前安抚道:“小公子,此事概是那刘二胡诌之说,哪有自家污蔑自家的下人。除非他有什么目的。按说你跟老爷夫人待下人都不错,不至于苏府会出这样的白眼狼。”
胡诌苏木的兵滥杀无辜,他有什么好处呢?
还是说胡诌沈虞的父亲被苏木的兵杀害,他有什么好处呢?
是谁如此恨?
王妈隐隐心中有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