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将军爱上通房丫鬟(186)
怎么说,辛怀也是个苦命的人。只是毁在了自己的心上。
可是,路是自己选的。身边也不是没有帮助她的人,王妈对她就很好。
但是死命要往绝路上走的人,你是拉不回来的。
“玉灵,不说她了。”
沈虞还是惦记着冀城的事。
沈虞道:“玉灵,不知道咱们雍城有没有冀城人,哪怕能打听点消息也好。”
店里没有了小公子和石头,玉灵心里也空落落的,好像身后少了能替她撑腰的人。
玉灵想了想,如今雍城她们认识的人也不多,不过是店里的这些贵夫人贵小姐们。
“不知道店里的客人,有没有知道冀城消息的,回头我留意留意,再多问问。虞姐姐,你也吩咐你店里的人,多打听打听。”
“好。”
沈虞忧心忡忡的回了月裳坊。
-
苏木入城驰援,被困。这些流匪组成的叛军,誓要在辽北地区拿下一城。
薄弱的冀城,便是他们的目标。
没有了苏云的协助,苏木又陷入了先前苏云同样的困局。
仗打了一月有余,还是摸不准匪兵的主力,一万兵马屯于冀城,粮草渐少,苏木和尚将军已组织城中百姓上缴军粮。
可这乱世,流匪连续的掠夺骚扰,商敝稻枯,谁的家中都不富裕。
“尚将军,还是速给朝廷上折子,请求粮草吧,再这么下去,这仗没法打了。我们都要在城中饿死。”
尚将军守冀城才不过三年,近年已遭两次流匪夺城,他早就暗叹自己运气不佳,奈何实力不够,每每都需要辽城的苏家军增援。
粮草耗费无数,却怎么也守不住这个冀城。
尚将军扶额无奈,道:“已经写了,迟迟未复。”
“唉。朝廷,难道不顾冀城了吗?” 苏木望着眼前这位疲弱到似要放弃的人。
“或许是,尚某无能,守不住这冀城,却又屡屡耗费银钱粮草,朝廷亦都寒心了吧。”
苏木望着尚将军的无奈,又想着城外那些虎视眈眈之流。
“我再上一封折子,我就不信了,人马我都带过来了,就这么不管了?”
万军月耗,怎是小数目。
苏木继续说道:“尚将军,还是莫要气馁,总能想出办法来的。上次我们打的亦是艰难,但是最后,不还是赢了吗?”
“是,苏将军,撑总能撑下去的,只是费银子啊,这朝廷不拨银子,这仗怎么撑?”
苏木皱起眉头,道:
“看来还是要速战速决,不能拖延。我们在城内,坐吃山空,他们在城外,游刃有余。拖延战术,不适合我们,时间久了,只能被他们拖死。”
“那只能劳烦苏将军思谋对策了,尚某难当大任,实在羞愧。”
尚将军屡战屡败,已经对自己完全丧失了信心。苏木看着他,眉头皱的更紧了。
苏木道:“放心。我会想出办法来的。”
苏木速速上了折子,同时给远在雍城的苏云修书一封说明情况。又赶到军营派出探子,装扮成农夫模样,出城先探清虚实。
打仗打的就是信息仗,朝廷大军拼实力的战术,在这些东躲西藏的流匪面前,是难以获得正面交锋的机会的。
-
苏云收到苏木来信,立刻上了折子给朝廷,申请驰援。兄弟二人同心,定能再次平叛冀城。
又过半月,朝廷迟迟不复。苏云紧蹙眉头,深深思索,朝廷那边怕是指望不上了,四弟独自被困冀城,看来是凶多吉少。
而他,又不能贸然出兵,未得朝廷允许,贸然出兵可是死罪。即便是将在外,军令可违,那粮草呢?军饷呢?
苏云急的整夜都睡不好觉。
而沈虞,也在日夜期盼得到冀城的消息,苏木的消息。
时间一日日的过去,更是焦急。
“玉灵,走,我们去苏府,问问苏将军,他总该是知道些消息的。”
一宿未睡的沈虞,一早便带着玉灵,来到了苏府。苏云满面愁云,见沈虞亦是忧心不已。
“虞姑娘,四弟那边不容乐观。粮草难以为继,朝廷迟迟没有动静。我这,也是愁上加愁。”
“那他们还能撑多久?” 沈虞急急的问道,
“四弟带了一万兵马,粮草只够一月。如今又过月半,怕是已经所剩无几,支撑不了多久了。”
沈虞万未想到,事情竟然已经如此严重。而这朝廷竟也不做人事,枉顾这些将士们的性命。
“朝廷,就这么不管了?冀城有一万将士呢!”
“说实话,上次我们平冀,亦是打了许久,耗费朝廷军饷粮草无数,朝廷已有怨言,虽是胜了,但却并未封官加爵。可见一斑。”
“那这怎么办?难不成就这么拖着?”沈虞听完觉得形势比她想象的还要严峻。
“我已经上折子请求驰援了,想必四弟亦上了折子,只是朝廷那边未有动静。”
那苏木怎么办?就这么拖到绝境?连苏云都没有办法,沈虞心里慌了起来。
从苏府出来,沈虞想着自己能为苏木做些什么。
她一直在念着:“粮草,军饷。”
粮草是活命的东西。对,先要解决粮草。
沈虞速速赶回了月裳坊,盘点了账上的金子,又寻来刘二。
“刘二,明日随我去趟闻鼓村,找秦爷。”
“是。”
“还有,把钱庄里的金子都取出来,明日一并带过去。另外,再雇几个镖局的人,路上怕有流匪。”
“是。”
刘二不知道沈虞为什么要将所有的金子都取出来,但是他也不多问。掌柜做的事,总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