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黎明重燃(173)

作者: 八月灯火 阅读记录

许愿温声说:“恭贺乔迁之喜。”

江驰明白过来,放松地笑笑。

.

——“你把我当作你的什么人?”

——“是队长,是战友,也是家人......”

——“那就搬过来住吧,方便照应。也就多加一套被罩的事,不麻烦。”

前几天的承诺就这样被兑现了。

许愿只当江驰习惯了一个人而不愿意来,因此那天在车上也没有过分在意,心底倒还是愿意多关照江驰,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江驰二十几年的生命里除了黎小辉,便再没了其他依靠,之前误以为队长瞧不起他,没想到侦办周善案的时候,却是队长给足了他这个“空降兵”信任和安抚,此后他开始留心起队长,发现这人也和自己一样,没有家人,无所牵挂,虽然有同事有朋友,但终归还是一个人。

公告栏照片墙上穿着警服的许愿恍若就在昨天,却在没有遇到江驰的时候,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地在这条充满荆棘与鲜血的缉毒战线上度过了十年的光阴。

可他们还是遇上了。

两个曾经素不相识但心境相似的人走到一起去,在寒冰之下是可以互相取暖的,江驰如是想。

江驰二十出头便见过了缅北罪恶的黑暗。回国后他不断将自己变得边缘化,变得与身边的一切格格不入,变得令人捉摸不透。他是一匹独狼,他和队长吵架,和队长相看两厌,他对许愿骂过很多难听的、大逆不道的话。

但起码现在......

撕开迷雾。

他已经看见光亮了,就在许愿身上,他把那一点微光收集起来,以后的路上就不会觉得孤独。

从今往后,队长不再是队长,队长是战友和家人的代名词。

.

“怎么,傻了?”许愿伸手在他面前挥了挥,“盯着我半天都不动。”

江驰回过神,撞进许愿深邃沉稳的双眸里。

他笑笑,然后很小声地说:“队长。”

“嗯?”

“谢谢。”江驰喃喃。

那一刻他们站在廊上,两两相望,而他们身后的在职人员照片墙上有他们的证件照。

.

许愿十年前拍的照片有些旧了,和如今江驰来支队时的新照片整整齐齐地并排在一起。

照片下是姓名、年龄以及警号,那是他们作为警察的全部。

就好像他们隔着十年的光阴,在时空里遇见了一样,有种很微妙的感觉。

“我带你回家,”许愿表情收敛一些,正色道,“今天有点仓促,房间没来得及腾出来,先将就一晚,明天你搬东西,我在家门口等着。”

“好,”江驰目光温顺,伸出手,“那......带我回家,就现在。”

他也有家了。

他不再是一个人了。

第 61 章

江驰搬家的那天晚上,许愿便到老小区附近的青石巷里找老师傅复刻了一把钥匙。后来王辉出门来买烧烤,半道儿上听说江驰准备搬家了,笑嘻嘻地跑过去搭了把手。

王辉也没问,只是调侃了一句江驰和老大关系真好,然后扛起东西便往许愿家所在的楼层走去了:“我说老大啊,你这老房子......可总算是要有点儿烟火气儿了。”

许愿拎着王辉带来的菜和烧烤原料,走在后面:“一会儿留下来吃饭?”

“肯定的!”王辉哈哈大笑。

.

滇城就那么点儿大,走着走着绕了大半个城区,江驰随便在路边找了个三蹦子,车主是个老人,很健谈,一路上时不时同江驰搭话,绕了很远的道儿,最后在三里桥小区缓缓停下,只收了5块钱。

兜来转去,江驰再一次驻足在小区前,抱着自己并不多的几件衣服,抬头看向小区入口的老旧牌匾。

“三里桥小区”五个大字在三十多年的时光中慢慢变得暗淡,雨水冲刷后留下一层磨灭不去的灰黑阴影,斑驳的墙上爬满了苔藓,许愿从楼上下来,遥遥朝他伸出手:“过来,站门口干什么,想当人形电线杆?”

江驰忍俊不禁地笑起来,抱着编织袋跑过去,刚巧起了一阵风,吹迷了眼睛,悄悄地红了眼角,许愿笑他,他也笑。

“上一次我被带到你家,还是在永安新区跟张喜鹊打过一架那会儿,”江驰边上楼边说,“那时候你还训我,今天重新来一次,感觉就不一样了。”

许愿垂眸想了一会儿:“是不一样了,我也觉得。”

“有种......终于找到家的感觉,”江驰站在门口,接过许愿递过来的新钥匙,轻声道,“很踏实。”

.

江驰的东西不多,只是许愿添了些新家具,王辉搬了两趟,累得气喘吁吁,狭小的客厅一下变得拥挤,后来许愿拎着菜进厨房开灶台,隔着一道墙大声喊了句王辉,王辉立马从沙发上弹起来,江驰也绕过一地杂七杂八的东西跟了进去。

“我来给你打下手。”江驰说着,拿起青菜,放在水龙头下安安静静择着。

王辉很闹腾,先是贴着许愿,后来被许愿赶去和江驰一起择菜。

手起刀落,许愿切的肉片很均匀,装盘之后拧开火,热了锅,烧干水分便往里倒油。

王辉和江驰聊得不亦乐乎,洗菜的池子里水花四溅。

厨房的空间很小,铺的是大理石,下面贴着白色的瓷砖,灶台上沾染了黑乎乎的油烟,许愿说小时候这里也叫三里桥,但全名是“三里桥大院”,以前邻里会互相帮忙做饭,他的父母职业特殊,许愿和弟弟不会做饭,左邻右舍的阿姨和姐姐们都会过来轮流开灶台,用着用着,灶台就黑了。

上一篇:纯白 下一篇:关先生的反骨金丝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