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59)
时渠想起好久之前曾直白地问过她,小时候过得快乐吗?
何夕回答说小朋友的视角和大人的不一样。
关于何夕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时渠知之甚少。
她想问也不知道从何开口,生怕随口一问就是冒犯。
她也不希望何夕因为她去回忆不想回忆的东西。
她挪了位置,坐到何夕身边,靠在她肩上:
“姐姐?”
“嗯?”
“我们会有一个新的家的。”
何夕阅读的视线停下来,停在本子上的某一段文字。
时渠抬头亲吻她的脸颊:
“只是我们两个人的,只要你喜欢的。”
吻移到唇角,时渠掀起穿在姐姐身上的,自己的卫衣。
——学习能力格外突出。
几个喘息之后,何夕脑子里只剩下这句话。
她甚至连问话的技巧都学去了,只是依旧带着那磨人的、慢条斯理的章法:
“姐姐,跟我在一起,你是快乐的吗?”
何夕没办法用语言去回答她,但时渠知道了答案。
她从没见过这样的何夕,
在早晨清透的光线里。
像一张被揉皱的宣纸,雨滴打在折痕上,轻薄的纸张被浸透,水渍晕开、蔓延。
揪紧的、破碎的、浓烈的、失神的……
她抚上她的脊骨,像她从前安抚她那样去抚平她的战栗:
“那让我们一直在一起吧,好不好?”
一直在一起……
何夕求之不得。
她握住她的手腕,贴上去吻她:
“好。”
日记本散落在地板上,摊开的那一页,陈淑华写到:
“我的女儿时渠,她一定不会像我一样,她嫁的人会和她两情相悦,她的丈夫会有一个完整而有爱的家庭、健全且正直的人格,他必须善良、温和、忠诚、负责任,最好能经常陪在她身边,这样,我才愿意把我的女儿托付给他。”
-
陈淑华等得很焦灼。
她一连三天没有出门,拒了所有的朋友邀约,坐在房子里漫无目的地回忆。
这间房子里有时渠从小到大所有的成长痕迹,
她自问这一路对她的教导和养育从没有行差踏错过。
怎么就……
时清敲开门的时候,陈淑华仿佛看到了救星。
——她是她唯一可讨论的对象。
时清和岁婉进了屋子,陈淑华给她们倒茶。
岁婉提着手里的礼物盒,觉得这个气氛不适合送出去,就把东西放在了门边。
三个人坐在茶室里,陈淑华先是叹气,她看了眼岁婉,又起身:
“要不然我再去切点水果来吧……”
“不用,您别忙了。”
时清不给她逃避的机会,
“先说事吧。”
陈淑华给时清打电话的时候,先是问她近来还好吗,没说上两句就开始哽咽。
然后突然问她时渠最近有没有交什么新朋友、工作是不是很累。
又说自己最近去了哪里旅行,给她带了哪些东西。
总之有点颠三倒四。
陈淑华不是个喜欢拐弯抹角的人。
时清决定来安市找她,以防万一,她带上了岁婉。
一旦话题里出现何夕,岁婉在场会帮上很多忙。
陈淑华长出一口气,再三确定:
“你这个朋友是可信的哈?”
岁婉举指对天抢答:
“绝对百分百可信。”
陈淑华这才继续:
“你们接触的东西多,我想问……女,女同性恋现在被接受程度怎么样啊?”
时清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是这件事。
岁婉在旁边吓得大气不敢出
——嫂子一上来就聊这个话题啊!
她看向时清,人正端着杯子喝茶呢。
服了,这人可真会装淡定。
时清:“被接受程度挺高啊,就……正常生活,现在很少有人去评判人家性取向的。”
接受程度高……
接受程度高你还那么胆小。
岁婉在心里横她一眼,面上却附和到:
“是的淑华姐,我是演员嘛,现在都有很多同性题材的影视剧啊,我都接到好几个这样的剧本。”
“是吗?我不怎么看电视都不知道……”
陈淑华语气轻松了点。
“那她们没有法律支持,如果要在一起的话……这个日子要怎么过呢?
财产、人身安全、家庭矛盾这些要怎么处理……如果想要孩子的话又怎么办?这段关系会有保障吗?
我在网络上查了一些,但现在很多营销博眼球的,我也不敢信。”
她自己就是做自媒体的,知道现实和网络上呈现出来的差距有多大,也见过太多盲目跟风的乱象。
时清没有正面回答她这些问题:
“其实有法律支持的婚姻也不是那么有保障的,异性缔结的婚姻关系您也不是没经历过。”
陈淑华拿那些问题问自己:
财产是扼住她咽喉的借口,
人身安全根本没法保证,
家庭矛盾永远靠她忍让,
孩子……
孩子几乎算是她一个人生养。
时清:“所以日子还是照常过呀,两个人之间要是有问题就自己去解决。真心在一起的人,有没有法律支持都无所谓,她们会自己支持自己的。”
岁婉点头:“没有真心的人,有法律支持也会过得一团乱。所以还是看人的。”
对啊,得看人。
陈淑华也点头。
“说了这么多话,口渴了吧?我还是去切点水果来。”
岁婉见她离开,灌了一口茶,拍着胸口顺气:
“淑华姐特意喊你回来就是为了问这些?那你把我带上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