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穿成哪咤白月光后(112)
“天吶,真是万幸,那咱们还得多去给龙王陛下上上香。”
诸如此类,看得出龙王在这里的信用度极高,是个兢兢业业的好龙王,才能得来这么多香火。
可这只让时青寻更加迷茫,她不由得低头,细细思考着,可依旧想不明白……
哪咤曾说过,他抽敖丙的龙筋,是因为东海误了降雨的时辰,又因恼怒降下暴雨,害了无数人性命。
是这样么?
和她看到的并不一样。
正在这时,她走着走着,抬头,忽然发现了一座与众不同的观宇。
与众不同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引人注目,反而它很小,一眼就能望到里面,是一座毫不起眼的观宇,甚至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但这里,供奉的并不是龙王。
——而是一个无名的少年。
时青寻站在门口,朝里面看了好几眼。
许是因为没什么香火,观宇破败,连高堂之上供奉的金身像都是泥塑的。
隐约才能看出泥塑少年的眉眼俊秀无比,但他也没有着多华丽的衣裳,反而仅披着一件极为朴素的袍子,扎着十来岁出头时还会扎的总角,身形消瘦,加上单薄的衣着……
看着都有点像营养不良了。
人的雕刻作品总归有点抽象,一点也不像她认识的那个少年神明,甚至连她初次做梦时,他伫立在东海边,至少是个神,不至于这样骨瘦如柴的。
可不知为何,她觉得,这就是——
“姑娘,你是来拜他的吗?”冷不丁地,观宇门边窜出来一个老人。
因为她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金身上,猛然间旁边窜出来个人,时青寻差点吓得后退一步。
抿了抿唇,时青寻平复下心情,询问着:“……他?这是哪位神仙,可有名讳?”
按理来说,人间供奉神仙都是很虔诚也很多规矩的,比如称呼上。
先前的凡人们都恭恭敬敬称东海龙王为“龙王陛下”,一般不会是直接“去拜他”这样的说法。
所以她才这样多问了一句,也是确认是否真是心中所想的人。
可这个老人家却摇了摇头,他说:“我也不知道观里的是不是神仙,也不知道他的名讳。”
“那为何给他建这观宇?”时青寻不理解。
老人家高深莫测地看了她一眼,笑了起来。
仿佛是许久没有人来朝拜这位观中的少年了,虽然现在天都黑了。但老人仍看得出来兴致很高,甚至,他开口解释的时候还想卖关子,勾起时青寻的兴趣。
“我告诉你,其实那些朝拜龙王的人,他们都拜错对象了!”
“……”
“那些人都是近年来才迁徙到村子里的,他们都不清楚,而老夫我,才是村里一脉传下来的土生土长的后人。”
时青寻很给面子,“老伯,他们都不清楚什么?”
老人家又神秘兮兮笑了起来。
时青寻:……
精准闭麦是这个世界人人都有的技能吗?
等了一会儿,见时青寻并没有继续捧哏的意思,老人挠了挠头,终于不再卖关子。
“我们这村子,有一个祖宗留下的传说。传说中,龙王并非勤恳降雨,爱护凡人,他本来是一条恶龙,并不顾凡人死活,甚至是草菅人命。”
“千年前,这片地方久未降雨,先祖们祈求上苍,可苍天并不回应,求助无门时,这观宇里供奉的少年出现了。他凭一己之力抽了恶龙龙筋,还特意以龙心示众,简直是大快人心。”
“可东海的龙不肯罢休,他们又降下暴雨,直到少年人又去了一趟东海边,一切才停息下来。”
故事这就讲到了最后。
老人家以一声叹息结束了故事,“再后来,就没人见过这个少年了。”
凡人的传说总是很简短,寥寥几句,不会有更多详细的描绘。
因为有些是编造的,有些则在人短暂的寿命中渐渐消弭,代代相传留下的故事只会越来越虚无。
可时青寻却诡异地,心觉着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为什么会笃定。
她也不太能想通,只觉随着对方的诉说,心跳得越来越快。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究竟是不是神仙。”老人家又道。
时青寻却脱口而出,“难道,你们都不知道这小少年……就是哪咤三太子吗?”
屠龙抽筋,大闹东海,还能有谁?
在她的世界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在这个世界都真实发生过……这里的凡人却不知道?
老人家却明显顿了一下。
他摇头:“老夫有幸去过哪咤三太子的法庙,三太子神威严明,气度华贵,是天生神祇,我们供奉的这个无名少年,你看他穿的衣服就知道,肯定不是一个神。”
“那大家为何供奉哪咤三太子?”
“自然是因他法降九十六洞妖魔,为民除害之举,久负盛名。”
“没了吗?”
“没了吧。”
时青寻沉默了很久很久。
她不明白,这件本来是哪咤非常出名的事迹,为何在这个世界会被隐藏。
明明神仙们都清楚。
是有人有心掩饰了这件事,在凡间模糊掉了哪咤屠龙的原因,还是因为……当年的哪咤根本并不出名?无人知道他是谁。
抑或是,二者都有。
忽然,她又像反应过来了什么一样,再次看了眼观宇中的少年金身——老人家的话就在耳边,如她亲眼所见的一样,金身上不过一件不起眼的素袍。
哪咤总爱着白衣,哪怕是梦中,也是那般。
可一遍又一遍的回忆梦境,梦就不会渐渐遗忘,反而印象会越发深刻,她清晰回忆起来,梦中少年人身穿的当真不是如今华贵的白衣缎子,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