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鸣惊人:残王独宠废材妃(1034)
“那现在怎么办?”
按照墨玄珲的说法,东华帝根本就是从头到尾都没考虑过那些难民的感受,他们是死是活,都没在意过。
况且,如果这件事不及时阻止,任由其发展,粮价上涨的同时,为了生存,其他物价也一定会跟着逐渐涨起来。
城中百姓的经济出现危机,东华帝手里握着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就凭这一点,至少在目前来看,他们绝对不能等到东华帝先动手。
“我已经派人出去,先给元昊送了信,让他去联系其他周围的几座城,让他们开仓放粮,共同接纳难民,同时在额外的在其他地方,继续收粮。”
这周围的城中的确有忠心于东华帝的人,可他跟墨元昊的人脉也不少。
这么多年他能顺利的出战跟凯旋,即使东华帝在路上用出各种手段都没能让他死在路上,可不是他一个人在作战的。
看着墨玄珲胸有成竹的模样,慕朝烟心里的大石总算是放下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墨玄珲同时又派出了几队人,纷纷在城中散布消息,想办法让难民自己离开。
他们之所以会选择比其他城池远的帝都作为逃难后安身的地方,想的自然是帝都城的繁华。
可是现在,帝都城里根本不适合百姓生活,反倒是其他城对他们难民多有庇护,他们还会选择留在这里么?
墨玄珲做这些事情根本没有打算瞒着东华帝,所以,除了他们暗中收粮的事之外,他做的其他事很快就传进了皇宫。
在听到墨玄珲准备安置难民的消息之后,东华帝的心中猛然燃起一阵怒意。
明明他都已经警告过了,而且,他也已经明白墨玄珲的意思,打算稍微收一收手,少挣点利润了。
为什么他还一定要步步紧逼,就是不肯让他占点便宜?
他是东华的国君,是东华之主,这片土地上什么东西都应该是归他所有,现在不过是收点钱上来,到底有什么问题?
又不是真的让所有城中百姓都活活饿死,更别说在他心里,还信奉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话。
现在倒好,他这边让人猛涨粮价的价格,他那边开始做好人,安置难民,还安置的这么光明正大,还嫌炎王的名声不够响么?
在这样下去,别说边城,就算是这帝都城里的百姓,恐怕也会只认炎王,不认他这个皇帝了。
东华帝靠在椅背上,狠狠的喘了几口气,胸口不断的起伏着,似乎想要平息自己心中的这股怒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明还很精神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虽然不甚明显,可他也还是能感觉到的。
虽然还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不过,他还是把原因归咎于长生不老药没有研制成功这件事上。
所以他才会拚命敛财,要的,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大量收集那些稀有的草药,在给自己重新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
前段时间的药效那么明显,让东华帝觉得,长生不老并不只是谎言,一定有办法能够达到。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长生不老的君王,他怎么还能住在这么普通的地方。
可是,国库里的宝贝虽然不少,钱也不少,可真要想大量动用,来为这些事做准备,那些迂腐的官员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虽然他心里也很着急,却也明白,步子不能迈的太大。
所以,在得知东边大难的时候,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想到了捞钱的主意。
现在,却全都被墨玄珲给破坏了。
又想到墨玄珲手里握着的兵权,东华帝猛的握紧了拳头,眼中的狠意一闪而过。
原本还想着,因为定国公主的墓穴,在多留他几天,现在看来,根本就是他自己不知道珍惜。
既然他这么爱操心难民的事情,这么为民请命,他倒要看看,墨玄珲到底能有多大的本事,去平定这件事。
打仗他是阎王,难道救灾,他还能变身菩萨不成?
“传朕口谕,炎王智勇双全,东边天灾大旱这件事,就全权交给炎王省察。”
一听说又要去炎王府,那些太监都快哭了,不管是推到谁的身上,谁都好像死了娘一样的表情。
(本章完)
第940章 非去不可
第940章 非去不可
最终还是落到了一个小太监的身上,因为刚刚调到这里,自然挑他欺负。
带着东华帝的口谕,小太监一路来到炎王府,墨玄珲还在书房看边城传来是密函,可终究是带着皇帝的口谕,总不好谁的面都不露。
只要东华帝还在皇位上一天,顶着的就是皇帝的名头,私下里打脸是私下里的事,要是真的太过分,传到外面,对皇族声誉也有影响。
没办法,知道墨玄珲在忙,慕朝烟只能从后院走出来。
在听完所谓的口谕之后,微微的点了点头。
“王妃娘娘,炎王救助灾民的事情已经传到宫里,皇上……很是在意啊。”
本来慕朝烟还在纳闷,东华帝为什么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墨玄珲是武将,不是文官。
赈灾又不是剿匪,这样的事情怎么想,也不应该由墨玄珲出面才对。
现在听了这个小太监的话,她才明白,感情是东华帝不乐意墨玄珲抢了他的风头。
可是,不想别人抢他风头,他倒是自己乾点人事啊,他自己不乾人事,还不许别人发发善心了?
只不过,这个小太监又为什么跟她加上了这样的一句话,是试探,还是另有图谋?
像是知道慕朝烟在想什么一样,那小太监赶紧躬身行礼,声音也压低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