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回望(135)
李锋指着城郊山上,在三年前受到泥石流冲击后开凿的水渠和架设的引水装置,力劝众人接纳他的建议。
若是用火药炸毁河堤,变更水渠流水方向,引水入城势必造成水祸,到时候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冲开城防守卫,攻入城中。
孙一千听闻后脸色大变:“若是引水冲开守军,势必会引起百姓伤亡。”
李锋嗤笑道:“莫非我们的命便不是命了,十五日前天寒地冻,如今骤然回暖,冰雪化开,水流湍急,天意如此,如果我们不能顺势而为,反而白白贻误战机。”
一番话堵得孙一千哑口无言,他打量着眼前格外陌生的李锋,恨恨地偏过头去。
冯先生昨日也是这般私下与周明夷提议,周明夷却连连摇头,若是凭借此法攻下京城,实在有伤人和,必然人心尽失,若是这样,夺得城池又有何用。李锋所言亦有道理,如果长此以往拖延下去,军心疲乏,消耗粮草,定然不是长久之计。
周明夷默默听完二人争论,道:“容我再思虑半日吧。”说罢,周明夷瞧着帐外,明明早晨还是明媚的晴天,现下乌云翻墨,酝酿着着一场大雨。
黄育芩愣了半晌,手中悬而未落的笔尖滴下黑墨,立刻在白色的纸上晕染出一团污迹,他问道:“此话当真。”
黄平焦急道:“属下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公子,若是他们当真决意引渠放水,现在老爷和夫人都在城中,这可如何是好……”
“我去找他。”说罢,黄育芩便要起身去寻周明夷。
黄平焦急地拦住了他:“若是他们知道我偷听谈话,岂不是不打自招。”
黄育芩愣了一下,停住了脚下步伐。
黄昏急雨,黄育芩与周明夷相对而坐。
“本想同你说完话便走,没想到大雨留人。”黄育芩望雨兴叹,续了一杯茶。
周明夷轻轻地敲着杯壁:“你又怎知我不想留你下来,我想将你留在我的身边,和我一直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哪有永不散的筵席,即便是再要好的父母家人,死亡也会将他们分开。”黄育芩忽然展颜道,“你答应过我的,我的父母家人,你不会为难他们,不是吗?我的父亲就算是千错万错,可是他也曾经多多少少做过些许好事。他主张兴修水利,拨款赈灾,力排众议提拔良才。”
周明夷深深地看向他,嘴上翘起一点弧度,黄育芩面色一红,他知道,周明夷知道。黄徽文所谓的兴修水利,赈灾拨款不过为了中饱私囊,提拔良才也是为了排除异己。
周明夷将黄育芩拥入怀中,这才发觉他正在瑟瑟发抖,他低声道:“我向你保证,有我在,我定会保全他们,只是若想保证黄家门楣不堕,那只能看你的了,你莫要离开我。”
“那引水淹城之事……”黄育芩将脸埋在他的胸前,小心翼翼地问道。
“诶……”
回应黄育芩的只有深深的叹息。
戌时,大雨又至,主帐中传来乱糟糟的声音,黄育芩示意黄平遣人探听一下消息。黄平领命而去,过了好一会才回来,凑近道:“周将军不知被何处窜出的小贼刺伤了,眼下小贼溜走了,众人正在大张旗鼓地寻他。”
黄育芩大惊,连忙询问周明夷的伤势,黄平摆摆手,示意不要紧,黄育芩这才放心下来。
“周将军吩咐,不必挂心他的伤势,蟊贼尚未抓住,轻易不得离开自己的帐子。”黄平补充道。
黄育芩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黄平,你也累了一天了,不如早些歇息吧。”
黄平走后,黄育芩吹灭了灯火,朦朦胧胧不知睡了多久,听得帐中传来细微的声音,他瞿然而惊,道:“是谁,是谁在那里?”
那人影也不慌,慢慢地凑近,跪在黄育芩的床前:“黄公子,是我。”
黄育芩拉开床幔,冲来人道:“明一?”
明一浑身湿透,哆哆嗦嗦道:“公子,我总算找到你了。”
明一早已随明玉一同回到京城,为何会到来此处,黄育芩连忙问道:“明一,你是如何出城的?你怎会来寻我,莫非明玉出了什么变故。”
明一垂着头摇了摇:“黄公子,您快救救明公子,若是真的令起义联军掘开京城西北和西南方向的河道,城中的百姓将会深受大苦,就连明公子也会深受其害。黄公子,您快回京劝劝相爷,请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令城门守卫开门投降,这才是避免生灵涂炭的良策啊。”
黄育芩连忙披衣下床,从箱中寻出一套旧衣:“明一,你快换上吧,莫要受冻病倒了。”
明一迟疑道:“公子……”
黄育芩烦躁道:“你先去换衣服吧,稍后我自会给你答复。”
明一心中七上八下地转入屏风后换衣服,隐隐约约听到黄育芩呼唤黄平的声音。
黄平到来的时候,帐中依旧没有点灯,黄育芩与黄平已经谈话完毕,见明一转身出来,都住了嘴。
黄育芩露出微笑:“明一,周将军遇刺之事可是与你有关?”
明一似乎早有准备,立刻辩驳道:“小的不知,小的佯装成守城卫士,这才从城中水道中偷溜出来,其它事项一概不知。”
“那你从何得知,我们准备引水灌城!”黄育芩脸色突变,“这便是你一直潜伏在主帐中的供词了!”
明一反应不及,被黄平扣住了手腕,黄平的力气极大,铁手纹丝不动地箍住了她的动作,随即将她掀翻在地,一脚踏上了她的胸口,她感觉呼吸一窒,剧痛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