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拯救过的女主都偏执了[快穿](84)

作者: 黍禾高歌 阅读记录

周黎想想,心有些虚,在家里也坐不住了,干脆开车去接贝夏。仙祝服

天气很冷,白天的雪落在地上,不多时就结成了冰,这回她老实给汽车轮胎装上防滑链,然后提早到贝夏学校门口等她,但是看这学校里的学生都快走光了,怎么还没见到贝夏的身影?难道是她们错过了?

不应该呀,周黎想,她这么显眼的一个人,还特意站在学校门口都能跟贝夏走散的吗?出师未捷身先死,周黎感叹,这要当好一个合格的家长可真不容易。

正双手插兜神游天外,周黎终于看到了贝夏圆滚滚的身影。

她穿得很厚,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像只小企鹅,再看她身边,周黎眯起眼。

贝夏走到周黎身前说道:“走吧。”一眼都没往身后看,也没有介绍老师的意思,许春天本想跟周黎打个招呼,再说道几句,没想到这两人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很没有风度。

周黎直接装作看不到许春天的样子,瞟了眼许春天和她身旁的崔琳就跟着贝夏转身走了。

周黎肚子里憋了一肚子疑问,但她显然知道这时候不是问贝夏的时候。

她紧走几步,追上摇摇摆摆的小企鹅,低声问道:“走这么快,你知道我的车停在哪里吗?”

贝夏停住脚步迟疑地看向周黎,周黎抬起手臂,示意她挽上,露出笑颜:“那还不快跟姐走?”

贝夏伸手,从衣袖冒出四根葱白指尖,小圆点缓慢搭在了周黎的胳膊上,周黎直接把她手掏过来挽住,冲她笑道:“走。”

两人相携的背影在寒风中随着路边树枝的影子摇晃,许春天紧蹙的眉头一直没解开,望着两人走远。

崔琳在寒风中打个哆嗦,小声问道:“老师走吗?”

“走。”许春天预感不好,看贝夏家长的样子,也不知道今天晚上回去贝夏能不能说清楚。

不过只要孩子同意,家长一般也会息事宁人。

许春天心又放回肚子。

上了车,周黎搓搓手。

她车一直没熄火地停在路边,上车就有暖气。

她启动车子,开上大路,开启近光灯,一边开车注意路况,一边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跟她们一起出来了?你们班主任难为你了?”

贝夏小脸挪了挪,从柔软的围巾中挪出来,她秀气地打个哈欠,暖气吹得熏人,小声道:“没有。”

“那你怎么这么迟才出来?是被老师叫住了吗?”周黎又问,很担心班主任为难贝夏,贝夏这性格一看就好欺负。

“嗯。”贝夏有些困了,她头往后挨在座椅上。

周黎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非常无奈,这一棍子下去都打不出半个屁的性格到底是跟谁学的?就不能把话说完吗?她只好又继续问道:“是跟你说什么了吗?”

贝夏如实转达许春天刚才要她说得话。

“她让我回来对你说,崔琳对我道歉了,学校把250元的教材费也免了,让我们握手言和,还说崔琳想跟我当朋友,不会再欺负我了。”

这段话就能窥探出贝夏以前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周黎握住方向盘的手一紧,心里气炸了,她嘴跟机关枪一样嘟嘟发射:“好呀!搞半天,你们老师什么都知道!就偏袒对方是吧?250元的教材费我们不要了!家里又不是交不起这个钱!这个道歉私下里不算,她必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还你清白!”

“不行!等回去我就给教育局写信!举报她教师品行有差!”

周黎开了一路车,骂了一路。

贝夏也不瞌睡了,望向车窗,街边的路灯照得车窗微亮,车窗上浅浅倒影出一个半边剪影,是周黎。

贝夏抿紧唇,心里有一丝说不出的窃喜。

因为周黎用了“家里”两个字。

她也把她纳入家这个范畴了吗?

等到回到家,周黎还是很生气,顾不得她给贝夏准备的宵夜,掏出本子和笔就写举报信,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从教师影响孩子的重要性,再到孩子脆弱的心灵需要怎样的呵护,最后笔锋一转说起贝夏这件事,说是许春天一直放任才会导致这件事产生,要是学校不管,乃至教育局不管的话就是对老师的放任,孩子的幼小心灵已经遭到伤害,希望教育局给家长一个交代!

周黎直接在信中拔高高度,把这件事定性为伤害国家、危害社会的高度,任谁看到了这封信都要虎躯一震。

写完周黎很是得意,庆幸这次的身份,笔杆子很是厉害。

周黎突然想到,她是不是可以兼职当一个专栏作者?今天是不学习不知道,一学习吓一大跳,当一个合格的家长,不论是从身心还是到生活保障都要做到位,最起码要给贝夏吃好穿好,还要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健康。

看到书中那些状元妈妈食谱,周黎虽然自己做不到,但她可以雇保姆啊!

但是雇保姆的钱却很贵,这边的保姆一个月薪资起码在四千起,周黎觉得自己是要抓紧赚钱了,养孩子不容易,她很有压迫感。

周黎把信拿去给贝夏欣赏,贝夏回来还没睡,还在写作业,周黎把信拍在她桌上,洋洋得意道:“明天我就去送信!”

贝夏笔一停,拿起看了一眼,没什么反应又放下,好像她不是信中人一样,也没对周黎的信和话发表什么看法,又继续埋头写作业。

周黎不好意思了,她感觉是她打扰到了贝夏学习。

她放轻脚步,拿起信出了门,这才想到她什么都考虑了,似乎就是没考虑到贝夏的学习,是要请家教,还是要补课,这教辅资料是不是也要买一些?都高三了,更要抓紧时间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