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玄门奶包被读心,全家杀疯了(314)

作者: 雨过阳光 阅读记录

不错。

全军上下知道冰雪国递了求和书,个个都激动得手舞足蹈。

太解气了。

炽焰国小,长期处于防卫状态,这还是多少年来第一次主动攻城,还大获全胜。

又开一次庆功宴。

当这份战报送到御前时,整个京城很快传遍。朝臣们个个兴奋不已。

“凤侯爷威武。”这句话被无数人念了不知道多少遍。

“哈哈,朕心甚喜,朕心甚喜。”云宏霄也连连说道。

“元公公,朕要封凤侯爷为王,磨墨。”御书房里,云宏霄当着几个大臣的面,无所顾忌地说。

但没一人反对,这样的功勋封王,完全够格。

这是炽焰开国以来第一例。

炽焰刚立国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小,就是因为长期以来被其他三国时常侵犯,几百年来,失去了好些城池,才如现在这般。

现在终于反过来了。

云宏霄笔走游龙,很快就洋洋洒洒写好,整个过程不带停顿。

“皇兄,这圣旨让臣弟去宣。”云宏宸上前,揽下这差事。

“皇上,臣也想去宣。”兵部尚书曾宇威可不管,他要抢这差事。

“哈哈,一起去,一起去。”

凤府,凤天星也正在和宋舒青讨论。

“娘亲,爹爹这次立了好大的功劳,您说皇上伯伯会给什么奖赏?”

“要什么奖赏?保家卫国不是一个军人应该的吗?”宋舒青不想太招摇。

低调点好。

现在的皇帝和夫君关系好,倒是问题不大,但后代子孙呢。

“哦。”凤天星不认同,但也不好说什么。

凤家人都比较实诚,只管做事,只尽本分,不奢不淫,亲情第一。

“你二嫂怀孕已经五个多月,也不知道你二哥什么时候回来,别等太久才好,不然都没见过你二嫂怀孕的辛苦就当爹,以后怕影响两人感情。”宋舒青就盼着凤元瀚快些回来。

“那要不我们写信告诉二哥吧。”

“不要,我才不要他回来看到我这么丑。”突然背后响起陈惠珠的声音。

母女俩一听,都不约而同地笑出声。

“你这孩子,女人怀孕生子虽是天经地义,但也要让男人知道我们女人的不易,他们才更疼我们。”宋舒青过去牵了她的手,进屋,让她坐好。

陈惠珠自然地用手摸自己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现在正是成长期,真是一天一个样。

“夫人,夫人,有圣旨到。”陈士明急得不行,跑进来。

现在家里没有男人,宋舒青就是一家之主,这个接圣旨只能由她领着一家子女眷来接。

“天星,你扶着你二嫂慢慢到外院,我先去安排香案。”

陈士明跟着去忙活。

圣旨还没到,但提前有小太监先来通知。

今天这个圣旨很重要,但也不急,所以元公公这样安排。

宋舒青安排好香案,一家人也都来到外院正房前等着了。

可一看被陈士明领进来的人时,宋舒青惊了一下,怎么是宸王爷和曾大人亲自来的?

她以为夫君打了胜仗,下旨给些奖励。

“臣妇见过宸王爷。”宋舒青屈膝行礼。

“侯夫人,快快请起。”云宏宸快步上前虚扶一把,笑着说道。

“侯夫人,大喜。”曾宇威也上前一拱手,笑得脸上褶子起了不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之爱将凤祖文,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近日领兵出征,斩获颇丰,敌方两城,尽入我朝版图,实乃两百年来未有之大捷。将军之勇,可比猛虎下山,将军之谋,出其不意。朕心甚慰,特赐封赏。

今朕决议,封凤祖文为‘镇远王’,授金印紫绶,世袭罔替,以表朕心。将军自此之后,当尽心竭力,辅佐朕躬,保卫社稷,再创新的辉煌。

朕之天下,赖诸卿之力,方能安定繁荣。诸卿宜效法凤祖文,英勇善战,为国尽忠。

宋氏舒青,封一品亲王妃,凤氏元浩为镇远王世子,凤氏元瀚继承武安侯爵,凤氏天星封一品大郡主。

特赐王府一座,京城郊外良田三百亩,皇庄一座。

此诏书下达之日,即为凤祖文封王之时,百官庶民,咸宜知悉,共庆此喜。

钦此。”

云宏宸慢慢一字一句宣读。

听完,宋舒青不敢接这个旨了。

这,会不会太过了?

要是哪天皇上觉得凤家功高震主,要打杀怎么办?

“皇嫂,接旨啊。”云宏宸把圣旨往前递了递,连称呼都变了。

第258章 冰雪求和

宋舒青还是犹豫。

“王爷,侯爷知道吗?”

“他还不知道,等着皇嫂向他传达呢。快接旨,地上凉,跪久了凤王兄会心疼的。”云宏宸笑着劝道。

“娘亲,接吧,有什么事,等爹爹回来再说。”凤天星也劝道。

她对凤祖文封不封王无所谓,以后她打算带爹爹娘亲一起走。都不在这里,谁还管他们一家什么爵位。

宋舒青看了看闺女,又看了看云宏宸,看到都是鼓励的眼神,她终于伸出手把圣旨给接了。

“宸王爷,以后我是不是可以叫您皇叔啊?”凤天星自来熟。

“当然,而且只能叫皇叔,有空就到本王府上来玩。”云宏宸趁机发出邀请。

“好呀。”

十天之后,此时已经十一月初。

凤家的家书到达东北军营,凤祖文才知道他被封王一事。

“皇上都不同我商量一下就下了旨,这是怕本侯不接受吗?”凤祖文调侃自己。

“亲家,这是你该得的。皇上的胸怀还是很宽的,不用担心,元浩与太子关系也不错,至少两代不用担心,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儿孙自有儿孙福。”陈志忠对于凤祖文封王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