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X宝男[快穿](263)
委实算是不错的收视率,如果这么坚持下去,后面不垮掉,破个三破个四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天萧逸年去拍戏的时候还收到了大家的祝贺。
别人简单一点,导演那话就滔滔不绝了,虽然他对剧本对目前的拍摄都很满意,但之前拍摄扑街的影响一t直都在,没到真正播放大获成功的那一刻他就不会放下心。
但《大河传》这个好成绩无疑是在他面前挂了一根胡萝卜,他还知道这根胡萝卜很好吃。
他都恨不得立刻拍完播放,也让他风光风光。
“俊明啊一定要发挥比在《大河传》里面百分之一百二的实力啊。”
萧逸年:“要不你和李导聊聊?”
“……也不是不可以。”导演停顿了一下,回道。
正好他和李导交流交流心得,提前做个准备,嗯,顺便刺探一下‘敌情’知道萧逸年的百分百实力在哪里,他好知道有没有一百二。
萧逸年不知道导演的小九九,见自己一句玩笑导演当真了,他也就把推给他了。
导演立刻去加李导了。
导演圈里只要不是默默无闻的,其实都知道一点对方,要个号码也不是什么难事。
从萧逸年这里要,正好拿他起话头了,而且他上一部戏在《大河传》,这一部在《汐缘》,不通过他特意绕个圈子加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对他有意见。
两位导演就这么聊起来了,要不是还要拍摄,导演能直接表演个从早聊到晚。
晚上,《大河传》继续播放。
一条两百多米宽的大河哺育了无数老百姓,一代又一代。
一样的水百样的人,有的人憨厚老实以大河里的水浇灌农田,长出庄稼养活一家人。
有的人生的机灵,同样贫苦出身,却不想待在田地里,挑着货走街串巷。
有的人家里良田千亩,让佃户伺候着,他们等着收租就行。
池家和冯家就是如此。
池家人丁单薄,有一大女儿池铃年芳十五,小儿子池泰来年仅六岁。
相比起来冯家子嗣就多了,光男丁就有六个。
池铃和冯家三子冯威进定了亲,等到十八两人就会完婚。
门当户对,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然而池家家主也就是池铃和池泰来的爹在经商回来的途中落水而亡。
池铃从小喜欢打算盘,父亲也宠着,不仅会让她看池家账本,讲解池家的生意,还会教导她,即便池夫人劝说也没改变两人的决定。
池铃面对爹爹去世想要把池家扛起来,等到弟弟长大再交到弟弟手里。
然而作为女子不能掌管池家,池家族老反对,池夫人亦是反对。
冯家打着自己的算盘。
如果说池冯两家是富户,方家就是有名的穷户,家里六口人,当家的方大明摔了腿,没有得到医治,使不上力了,走起路来也不好看,消沉了一段时间他就在家里编筐卖。
方大明的老婆照顾家里里里外外,还要带着两个儿子伺候田地。
下头两个女儿,大的能帮着干活,小的连路都走不稳。
一家子日子苦哈哈,勉强的活着。
方大不想过这样的日子,留下一句话离开了家乡,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就都压到方二身上了。
不好也好,方大十七八的年纪最是能吃,他一走少了一个人干活,但方二也能吃个七八分饱,而且怕这个儿子也跑了,方大明做主让他七天吃一个鸡蛋。
只是好了这么一点,方二却是跟田地里的庄稼撒了肥料一样,茁壮成长了起来。
个子足有一米八,人也结结实实,长得也俊,要不是他家里负担重,又没人帮衬,早就有人给他做媒了。
饶是如此,还是有很多村里的姑娘喜欢他,想要他上门提亲。
方二挑上大河的水倒进自家缸子,他也是个大小伙子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没想法是假的,但他其实也和大哥一样,不想日子都一直这么过。
只是他比大哥更有责任感,他不想把这个家丢在这里,但他扛在肩膀上的家又限制着他,捆绑着他。
……
第三集和第四集播放完,故事也彻底展开,让观众们真切的触摸到这条大河。
那收视率也蹿了一截,播完第四集都破二了,这就代表昨天收看的人今天在追剧,今天又有不少观众跳坑。
剧情进展的很快,第三集末尾方二就和池铃认识了,两人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却是同样的有头脑。
第四集就是方二给池铃提供了对付族老的方法,两人和池家族老斗智斗勇。
剧情充满了故事性,和大河之间的渊源也让人看到里面的厚重,引人深思,又让人期待还有什么和大河有关的故事。
随着《大河传》一集集播放,它的收视率节节攀升,之前以为大结局的时候能破三破四就好了,结果才播到一半就破四了。
李导天天在三人小群里播报收视率,看得导演酸不溜丢,@萧逸年好好演,也给他带出这样的成绩。
有李导比着,最开始破三的期望已经满足不了他了,最好压李导一头,多个0.01%都好。
萧逸年:“……”你们这面上哥俩好,暗地里都这么较劲的。
黄导一脸你不懂,越熟的人才越会比较。
李导也偷偷私信萧逸年,让他稍微收着点,他要求不高,就只要黄导少个0.01%就行。
萧逸年表示:你们开心就好。
他又不是观众,还能控制收视率。
《大河传》大结局,收视率破七,以绝对的实力压过了《我的眼里只有你》偶像剧,直接年冠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