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X宝男[快穿](59)

作者: 圣代冰淇淋 阅读记录

韩优澜进公司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不过这才是刚刚开始。

她年轻,脆弱, 在韩青出事后没有站出来主持大局,还沉湎在父亲去世的悲伤中,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司管理者。

即便她有公司最多的股份,想掌握公司也不是三言两语的事。

她这一动,难度并不比原主小多少。

好一点的是公司员工认她这个大小姐, 公司的股东对她有那么点当小辈侄女看待。

如果她侵犯他们的利益,这些便会在瞬间化为乌有。

韩优澜天真单纯, 却有韩青这个爸爸倾囊相授管理经验。

她没急着进公司, 先跟爸爸生前信任的人联系, 了解公司现状后再进行下一步。

她还没了解完,萧逸年先将书看完了,还看完了课程。

接下来该是实操了。

萧逸年会写剧本,一个优秀的导演是可以自己写出剧本的。

原主的毕业作品就是他自己写的剧本,不是说作品有多优秀,只是导演的基本能力。

萧逸年想也没想直接将自己的作品搬了过来,花了两天时间写好了剧本。

资金有限, 他默写的是青春言情类的,当初帮他赚了不少钱。

还有狗血豪门的, 那个服化道配置要求高,不适合现在的情况。

他照搬还有一个原因,他之前不是没想过自己将书写的世界呈现出来。

虽然其中不包括这些专门为了赚钱的青春言情和豪门狗血纯粹爽甜的快消品,但拿来练练手还是可以的。

萧逸年将其定义为快消品,却没有敷衍的打算,认真物色人才,打造自己的班底。

在这之余他也没忘了向柱子和赵冬菊,还有两个姐姐向梅向秋。

毕竟他们也是任务对象。

让他们回山村肯定更自在一些,但山里条件差,他要是一直不回去他们也会遭受流言蜚语。

如果能让他们回小山村,又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他们估计更愿意回去。

萧逸年没自己做决定,问了他们的意见。

赵冬菊:“这里方便是方便,但那些人我和你爸都不认识,搭上话了聊的也不一样。”

就是聊上了,他们知道她是山里的,房子是儿媳的,看他们那眼神……

赵冬菊别别扭扭,再碰到他们也感觉他们在说她。

不出门吧,“我们就在家看电视,看多了眼睛都不亮了,也没啥活干,我知道你是想我们享清福,但我和你爸还干的动,这么闲着浑身不舒服。”

向柱子总结:“我和你妈回去算了。”

萧逸年这都还没说他们都已经决定回去了,他也没提起这茬,反正做肯定要做的,到时候他们再知道也不迟。

大概是想回去了,这念头起来一发不可收拾,赵冬菊和向柱子一刻都等不了了。

萧逸年把事情交给了助理,跟着他们一起回了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山路难行,其他人都走惯了,只有萧逸年是个例外,好在原主也不行,倒是没露馅。

向柱子还想跟从前一样背儿子走,被萧逸年拒绝了。

他到底不是原主,做不到这么理直气壮,何况向柱子身上还背了许多东西。

山路比记忆里的还要难走,他们都迁就着他,没走快,天黑了才翻过两座山,此时萧逸年整个人都脱力了,全靠意志力撑着。

又爬了半座山才到被群山环绕的小山村。

他们弗一进村,黑漆漆的村庄点亮灯火。

今儿天公作美月光亮,将人脸照了个清清楚楚,村民一下子就认出人,“柱子你们回来了?”

“柱子叔你们不是去城里享福去了?咋回来了?”话音刚落青年就挨了他妈一记铁砂掌,“说什么呢,杰子也回来了啊。”

这话听着就不好听,打完才看到萧逸年,那一定不是被嫌弃让他们回来的。

打都打完了,还能收回来?

喜嫂子无视了白挨一记的儿子和他们寒暄起来,主要是赵冬菊在说。

原主在外面见过世面后自命不凡,小学就瞧不起村里人,不爱和他们说话。

萧逸年没这毛病,只是选择了沉默。

他们也没聊多久,毕竟天都黑成这样了,他们回去还要收拾,碰到的人都不好意思耽误他们。

基本打个招呼就过去了,当然回屋后的热闹就不提了。

赵冬菊带着向梅向秋收拾屋子,最先铺的是萧逸年的床,铺好了就叫他进屋休息。

然后是向柱子和赵冬菊的,向梅向秋两姐妹屋子被拿来当杂物间了,床还在,要多收拾一下。

三个人动作快,但等到睡下已经奔十一点,这在村里算很晚了。

所以清早他们也没起来,倒是时不时有村民路过。

这些都是赵冬菊的分享对象,萧逸年起的时候他们已经聊上了。

“你们是不知道,那电视有我这桌子这么宽,比它还长,屋里还有空调,天气热了冷了开起来就不怕热也不怕冷。”赵冬菊的大嗓门穿透力极强,保证所有人都能听到。

“这我知道,县里也有,就我们这疙瘩,不通电,啥都用不上。”

“你那电视也忒大了,我在县里看到就这么大,老有意思了。”村民比画着四四方方的胳膊都没伸展开,和赵冬菊说的有大桌子那么宽,比它还长的电视完全没法比。

“那房子得多大,城里房子老贵了。”

赵冬菊手背冲着大家挥了挥,“不算大,我们四个人加上杰子和他媳妇六个人住不开,就让小两口搬到另一套房子里去。”

“还两套房啊,那要不少钱,我听小天说他们在厂子里包吃包住,那房子也要攒个几十年才能买,这得多少钱啊!”说这话的村民嘴巴都被震的合不拢了,其他人跟他一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