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称帝(259)
作者有话说:
我知道你们想看作话小剧场
但是我最近没梗,维持日更都很难了。
连新年福利我都因为精神状态不佳和生物钟错乱而没办法日更。
我争取早点恢复
最近在查‘罗酆六天’的资料,看的眼花缭乱,发现以前的罗酆六天设定有BUG,所以后面罗酆六天要改设定。
道教设定里——罗酆山有六宫(实际是十二宫,但共用六个名字):
「纣绝阴天宫」北帝大魔王亲自主理,所有亡魂先至此处报到;
「泰煞谅事宫」西明王(周文王)坐镇,主暴死亡魂;
「明辰耐犯宫」南明王(召公)主管,圣贤死后至此;
「怙照罪气宫」北斗真君主司,判定祸福吉凶、应生应死、续命减寿等;
「宗灵七非宫」东明公(夏启),道教信徒死后至此;
「敢司连宛宫」北明公(季札),犯戒的道教信徒死后至此。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最简洁易懂的版本,我找到三个版本,一个比一个复杂。
罗酆六天真的是查到我吐血。
说是六,但是实际上是十二个宫殿,并且分为‘天、地、水’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并且,天官、地官、水官,各掌两天宫。
每个宫分为左中右三宫,三宫的每宫下面又分‘左、中、右’三府。
我举个例子↓
上元天宫:即天官所掌。
上官天宫:
中宫名‘洞灵清虚宫’,置三府
左号【耐犯明晨府】,右号【纣绝阴天府】,中号【七非恬照府】。
左宫名‘南洞阳宫’,置三府
左号【连宛曲泉府】,右号【太煞九幽府】,中号【罪气咸池府】。
右宫名‘北酆宫’,置三府。
左号【连宛泉曲府】。右号【泰杀九幽府】。中号【罪气咸池府】。
——为什左宫和右宫的府名字是重复的呢,因为他们公用同一个名字,只不过加了左右二字区别。
我考据罗酆六天的职责考据到眼花,终于让我找到了QAQ。
不相信的可以随便搜一个宫殿名,除了前三个之外,后面压根查不到什么。
能查出来的我真是太厉害了,给我自己点个赞。
然后觉得三官制度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我不打算用天地水三官设定。
酆都大帝:我的酆都,不需要三官大帝,天官你被开除了。
天官是管理神仙的,但是我们酆都没神仙啊,只有魔神,要你何用。
。
酆都大帝,又称‘北阴大帝’【一说是紫薇大帝的化身】
是酆都,也就是阴间的鬼帝,治理一切鬼怪。
在酆都里最开始是没有‘十殿阎罗’和‘十八地狱’——这是佛门的。
因为酆都所在的罗酆山就有二十四地狱,所以不需要阎罗王和十八地狱。
后来道教和佛教的融合到了一起。
而泰山府君,又称东岳大帝、泰山神——在汉代时被当做是主管生死的神,因为汉武帝8次封禅泰山,让泰山神被神化的非常厉害。
华夏第一位正式冥王(土伯更像盘踞幽都的一个魔兽种群,算不得冥界统治者)。
《神异经》介绍了泰山府君世族谱系:
盘古之子赫天于三皇时代入驻泰山,世代居此。
赫天的孙子少海,娶弥轮仙女,仙女梦吞日月,生二子,长子金蝉,即「东毕帝君」(或是东华帝君,即东王公),次子金虹,即「东岳帝君」——泰山府君。
后来到了唐代,就变成了十殿阎罗里的‘泰山王’。
而酆都则是道教原创,最早起源于五方鬼帝,是道教早期的记载,由葛洪写出,后来才逐渐衍生出完整的酆都鬼神体系,所以道教的五方鬼帝都是道教相关人士,不过资料很少无法考据和引用。
准确来说,除了罗酆山,另外几个山头你压根考据不到实际作用。
难怪后面被十殿阎罗取代,因为人家十殿阎罗简单易懂啊!
。
本文的酆都地狱等等职业,我都是二设和魔改过的,跟传说不符的都是我二设的,别信啊。
。
第122章 【十七】
酆都无缺怜爱的摸了摸酆都雪的脑袋。
作为罗剎鬼帝,酆都雪也是非常称职的,就是他的外表欺骗性过大。
所以光是看脸的话,很少会有人会把他当做凶神恶煞的‘罗剎’。
但是作为酆都无缺的杰作,酆都雪着实有些凶残。
酆都无缺给他设定的个性是‘阴险’。
但是酆都雪也有短板,比如说……他就不知道什么穿越和末日丧尸。
所以一本正经的跟酆都无缺求教。
而酆都无缺掏出一堆末日小说递给他,把他忽悠走了。
至于这个罗剎的后续,不重要,反正都成NPC了,还能怎么搞?
没看迦遮黎这个以前的攻略者都被不可抗力的向夜叉的本性低头了么?
在怎么牛X,变成了罗剎就只剩下恶劣的本能,想搞事情,得问酆都雪同不同意。
而酆都雪在吃掉了那堆小说之后,就让‘毕那迦’把这只罗剎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哦,这个罗剎叫做‘巴耶罗’。
罗剎是典型的弱肉强食,重欲,偏执,个性恶劣,喜欢搞事。
不搞事那就不叫罗剎。
不过巴耶罗再怎么搞事,祸害的限度也被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也就是仅限魔域地图。
于是,巴耶罗这个NPC再一次霸占了玩家论坛。
一群玩家跳着脚骂。
跟舍摩罗谛秒杀玩家不同,巴耶罗是把玩家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