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觉醒后剧情崩坏了(77)

作者: 月华伴君 阅读记录

女子带着面纱坐在月光下弹奏琵琶, 伴舞的舞娘围着女子有序转圈,手里拿着纱巾,在空中有节奏的摆动,偶尔半纱遮脸, 腼腆一笑。

美色当前,长衡一眼不看,低垂着眼睛, 捏着银筷温吞吃饭, 修长的指尖放在筷子上, 骨节随着动作起伏, 优雅而柔和。

老皇帝瞥了一眼, 浑浊的眼睛微亮, 而后说:“衡儿, 你随我来。”

长衡将筷子放在桌上, 起身,月光下的脊背挺直而僵硬, 踩着鹅卵石小道跟在老皇帝身后。

跟着老皇帝进了大殿,长衡道:“父皇唤儿臣前来有什么事?”

老皇帝负手而立, 背对着长衡,浑浊的眼睛不知在看殿里的什么, 很久之后, 他才转身,“衡儿, 你上前来,让父皇好好看看你。”

长衡垂在身侧的手微动,站在原地看着老皇帝。

老皇帝微微叹气,再度背对着长衡,眼里闪过一丝伤感:“自你母亲去世后,你跟我便不如以前亲近了。”

皇帝年事已高,一头黑发几乎全白,身形不如当年挺拔,背部有些弯,背着光,看起来十分沧桑和孤独。

长衡安静看着,脸上依旧没什么情绪。

大殿里特别安静,风进来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

许久后,大殿上响起极轻的脚步声。

皇帝心里欣慰,转身时,大殿上空荡荡的,早已没了长衡的身影。

浑浊的眼睛艰难的转了一下,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

长衡离开大殿后没了继续用膳的心情,便回了自己的寝宫。

夜晚,月光沉沉,微风徐徐。单薄的背影走在高墙之内,孤孤单单,清清冷冷。

在院里扫地的常安瞥见长衡的身影时吓了一跳,还以为看见鬼了,扭头看一眼,不确定再看一眼:“这么早就回来了?送别宴结束了?那老头竟然没拉着你喝酒吗?”

他记得每次有宴会那个狗皇帝就会拉着长衡喝酒,每次都把长衡灌得烂醉才肯罢休。偏偏长衡不懂推辞,给多少喝多少,每次回到寝宫都要吐得昏天地暗,恨不得把胃吐出来。

长衡摇头,径直走回了寝宫。

常安惊讶,长衡竟然没纠正他对皇帝的称呼?这是怎么了?

寝宫里,桌上放着两团小小的东西,烛光下,静静依偎在一起,像两只靠在一起取暖的小狗崽。

那是他们的出行的包袱。

长衡坐到桌前,看着两个包袱发呆,暖暖的火光落到他身上变得冷冽许多。

漆黑的身影贴在墙上,很久之后才有动作。

长衡抬起手,将两个包袱拨开,冲着门外说:“常安。”

常安放下扫把,跑进长衡屋里,笑嘻嘻问:“在呢,有何事吩咐?”

长衡看他:“怎么还冒冒失失的,没有规矩。”

常安挠挠头:“怕你有急事喊我。”

他俩情如兄弟,长衡虽是个太子却没有架子,从来没有使唤过他,这可以说是第一次这么喊他。

常安才受宠若惊,失了规矩,余光瞥见桌上的包袱,他说:“放心好了,那些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一样不差。说夸张一点,现在动身都没有问题!”

长衡点头,没有说什么。

常安精准抓到长衡的情绪变化,问:“不开心吗?宴会上那群人找你麻烦了?还是不想离宫。”

长衡坐的板正,映在墙上的影子如同一座雕塑。

常安站在他面前,头一次那么拘谨,说:“其实我也不太想离宫,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小时候天天想离开这里,怎么长大了反而舍不得了……”

常安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

还有他娘,他舍不得。

……

所以,趁着夜色,孤单的身影被人护送出了宫。

常安醒来时,桌上放着一封信,还有一块出宫令牌。

“长衡?”常安脖颈酸疼,忽然想起自己拿包袱准备和长衡一起走的时候,长衡抬手把他劈晕了。

他就说长衡为什么答应他一起离开!原来都是计划好的!他了解长衡,长衡也同样了解他,长衡知道他死缠烂打的性格,所以先用缓兵之计,答应他。

不是说好一起走吗!你怎么说话不算话!

常安眼眶烧红,指尖颤抖,拿起沉甸甸的信打开,里面塞着两个人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银票。

常安木讷,良久之后,如同提线木偶一样呆头呆脑看向桌上的出宫令牌,儿时的话如同海啸涌上脑海。

“长衡,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长衡没有回答,而是问常安的想干什么。

常安小时候就调皮,经常偷偷溜出宫玩。他出去玩,学堂里就会空出一个位置,太傅就会捋着胡子问常安去哪了。所有人都不知道,只有长衡知道。偏偏那个时候,长衡不善撒谎,当然,现在也是,说什么都会露出马脚。

太傅问长衡常安去哪了,长衡低着头说不知道,心脏扑通跳,露出的通红的耳尖出卖他。在太傅审视的目光下,支支吾吾把事情全部交代出去。

常安就被抓回来,太傅训他,乳娘骂他,他也不生气,下次继续告诉长衡他会去哪,然后再被长衡“告状”。

常安每次回来怀里都有热腾腾的烤地瓜,或者亮晶晶的糖葫芦。宫墙之内,吃不到的东西,托常安的福,长衡都吃到了。

矮矮的宫墙困住了长衡,却没困住常安,紫禁城风水养人,养出来一个规矩死板的人,也养出来一个生龙活虎的人。

矮宫墙是长衡的童年,碧蓝天是常安的童年。

常安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出宫,然后在桃源之地,娶个贤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