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6)
“九族?不是三族嘛,陛下?”李斯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指出问题所在。
扶苏闻言,顿时沉默半刻,脸色复杂,硬挤出一个无奈的微笑后,说了一个“好”字,然后缓缓抬手指向大门方向。
李斯眼珠迅速转动,谨慎问道:“不知陛下,需要罪臣做些什么?”他的大脑飞快思索,不断回想曾经与扶苏公子有过间隙的大臣。
扶苏哈哈一笑,声音微扬:“朕要做的,是改革!”
他摆摆手,示意李斯起身。
不待李斯做出反应,扶苏继续说道:“当今天下已定,百姓连年遭遇战火之下,关中之地的百姓尚能吃得起稀粥,而六国的百姓早已是饥寒交迫,随时都有造反的可能。”
“依朕看,先皇定的十税一的税赋仍是有些高,当改成二十税一。商人手中有大量钱财,当增加赋税,定为十税一。”
“律法严酷,当减轻刑罚,缩减徭役,使得百姓休养生息。”
“.......”
对于扶苏一连提出十多条建议,饶是多年为官的李斯也不免有些惊讶。
“扶苏所言,确实适合现在的国情,然而其中几条关于刑法的提议却是将法家拉下高台,恐怕此后法家再难有复出之日。”李斯心中沉思,连连摇头。
“陛下,这......”李斯面露难色,毫不掩饰。
对于李斯这般反应,扶苏早有预料,只见他淡笑道:“难办?那就别办啦!至于你的九族......”扶苏的声音再度戛然而止。
“陛下!”李斯僵在原地,张口欲言。
短暂的几个呼吸后,只见他哽咽道:“能办,能办,罪臣都听陛下的!”
扶苏点点头,十分满意对方的问答,于是他脸上笑意更盛:“既如此,你这几日便去细细琢磨一番,朕等你的好消息。”
说罢,扶苏便转身离开。
望着扶苏离去的背影,李斯神情复杂至极,在深深叹了口气后,亦是迅速离开。
另一处房间内,一名中年男子已是等候多时。
看到扶苏终于出现,中年男子便迅速行礼道:“见过陛下。”
扶苏快步向前,十分郑重的扶起对方:“蒙恬将军快快请起,若没有将军的助力,朕如何能有今天。此后,你我二人之间再不必有这般礼数。”
对于扶苏的夸赞,蒙恬异常受用,站起身后,仍是面带笑意问道:“陛下,今日有流言传出,听闻陛下竟宽恕了李斯的死罪,并且还让其官复原职,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扶苏没有隐瞒,当即承认道:“确有此事,一切都是朕的主意。”
蒙恬脸上顿时浮现出失望之色,缓了缓后,不解道:“陛下,这是为何?这贼子与那阉人赵高合谋,竟用矫诏加害陛下,其罪之深,诛九族亦不为过!”
他的声音逐渐洪亮,眼神中充满不甘与愤恨。
“朕需要他!”扶苏的声音不大,却是异常有力的穿透到蒙恬的内心。
蒙恬身体一怔,瞳孔瞪大,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个答案。
扶苏面色平静,继续说道:“处理政务,平衡文官势力,你行吗?改革律法,调整税赋,你行吗?”
蒙恬神情复杂,张口欲言,却是说不出话来。
作为武将的他,深知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处理文官的工作。
片刻后,蒙恬摇摇头,一脸委屈的解释道:“陛下,臣只是个武将,哪里做得文官那种精细活?”
扶苏眼中精光绽射而出,旋即睁大双眼,微笑着看向蒙恬。
蒙恬不明所以,满脸困惑之色。
“武将?太尉啊!”扶苏抬起右手,重重拍在对方的肩上。
蒙恬身体再次一怔,欣喜至极道:“陛,陛下,您今天这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啊。”他笑容满面,全然没有刚才得知李斯被宽恕的不甘和困惑。
这也难怪,太尉一职,乃是三公之一,武将最高品,掌管整个大秦的军政事务,但也因太尉权势过重,故而一直由皇帝兼任。
而如今,扶苏竟将太尉一职交由蒙恬,亦可见对蒙恬的信任。
“蒙太尉,朕这里还有些事需要你去办。”扶苏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竹简,笑着将其递给了蒙恬。
听到太尉二字,蒙恬很是受用,嘿笑间便接过竹简。
扶苏收回笑容,语重心长道:“名单上的这些人,朕有大用,记住,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他们带过来。”
蒙恬拍了拍胸口,郑重道:“陛下放心,无论他们在天涯海角,臣都会将他们带回来!”
说罢,蒙恬便紧握着竹简离去,行至寝宫门外,他的面色微皱,挠了挠头道:
“我这次是来干嘛的?”
第 6 章
“陛下,这李斯祸国殃民,臣提议,速斩李斯!”
半月后,李斯将与扶苏定下的国策,在初次在朝会上提出后,便先后遭到多位大臣反对。
扶苏强装镇定,问道:“嗯?据李丞相所言,那些政策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司马爱卿何出此言啊?”
反对之人中,为首的正是长史司马欣。
“回陛下,我大秦独尊法家,依法治理天下,执法严苛,正因如此,才使得百姓人人畏法,尊法,守法,不逾矩,以至天下太平。”
“臣在栎阳曾任狱掾一职,对律法了解颇多,一旦减轻惩罚,降低违法代价,百姓定会藐视法律,到时案件必然暴增。”
闻言,扶苏点点头,人性向来是极为复杂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百姓畏法才更适合官员管理。
“司马爱卿所言极是。”扶苏当即看向一旁发愣的李斯,狠狠瞪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