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回乡后带着全家致富了(218)
应重晔漫不经心掸了下袖子,声线淡淡:“我只是告诉你,你不用下乡,是因为我。我能回城,是因为苏梅婷。她没有对不起我,更没有对不起应家,她没理由被你这样对待。”
应欣兰狠狠握着拳头,他每开口说一句,都让她对苏梅婷的恨意加深一分。
不需要道理,只因她视苏梅婷为应家的污点。
应重晔信步走到门口,停了下。
“你是主任级别,纺织厂有分房子,找个时间搬过去。”
他态度强硬,根本没留她拒绝的余地。
应欣兰再也忍不住,怒声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了那个女人,要把我赶出去?应重晔,我是你姐,亲姐姐!”
应重晔气势陡然沉了下,凌厉的眸子扫向她,“她不叫那个女人,她有名字,叫苏梅婷。你该庆幸自己是我亲姐,要不然今天这事不算完。”
“她已经结婚了!”
应欣兰声音尖锐,看到他眸色阴沉,心里反而生了几分变态的快意。
“她结婚了,你现在的对象是孙雪纤,你和纤纤处了不少时间了,妈前段时间还打电话过来,说挑个日子把喜事办了。”
应重晔缓缓攥起拳,手臂肌肉紧绷起来,透露着他起伏的情绪。
“既然你提起,顺便再说一句,和孙雪纤保持距离。现在、以后,她都不会成为我们应家的人。”
应欣兰用力拍着桌子,面目狰狞地将碗筷挥落在地。
“你有没有想过,孙伯伯那边你要怎么交代?”
“交代?谁给谁交代,还不一定。”应重晔冷声道。
别人不知道,他又怎么可能不清楚。
孙雪纤对他也许真有几分真心,但更多的,只是为了找个接盘侠罢了。
“纤纤对你一片真心,她哪里比不上那个乡下女人!”
应重晔不理她,大步走出去。
应欣兰歇斯底里在屋里吼了几声,扯着头发崩溃大哭。
她和应重晔算不上感情很好,小时候她一度觉得家里重男轻女,更看重弟弟。
后来下乡知青名单出来,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为了躲避下乡,她和当时在谈的对象瞒着家里偷偷领了证。
家里没办法,只好让应重晔顶上。
这件事家里没人提起,但始终像是嵌在他们之间的鸿沟,跨越不了。
可她有什么错?她只是不想下乡而已。
她之后也在很努力补偿,一如现在。
只要没有苏梅婷介入,应重晔就可以名正言顺娶了孙雪纤,多一分助力,两全其美。
或许从他决定来江淮的那一刻,很多事情就脱离轨道了。
第234章 捡的
“您最近喝酒的时候有点多。”
杨子没想到大晚上,还能被应重晔喊出来。
他更没想到,他就一个街头混混,还能和应重晔坐在一起喝酒,不止一次。
应重晔大多数不是在喝酒,而是沉默,气势迫人的沉默。
“有没有兴趣,来我身边做事。”
杨子猛然一怔,“我……我哪里够资格给政府做事。”
“不是给政府,是给我。”
杨子闷不吭声,仰头喝下一杯酒,酒从喉咙流淌下去,火辣辣的。
“你姓杨。”
杨子低低道:“也就只有这个姓了。”
“为什么不回去?”
杨子愣了下,突然抬眼看他。
“你的老家,在盖桥大队。”
每一句话,都是陈述。
应重晔毫不避讳地对上他的眼,双眸深不见底。
“我有幸见过杨先云先生遗照,你与他,有几分相似。”
杨子因为这句话彻底破防,快到一米九的糙汉,捂着脸哭得像个孩子。
“不像!一点都不像,我不配!”
“你骨子里留的是他老人家的血脉,有什么不配?”应重晔依旧声音冷淡,仿佛没有因为他有丝毫动容。
“那只铜烟杆,应该就上百年历史了。”
杨子因为他的话,声音戛然而止。
“您……在什么地方见到了?”
他上一次听到铜烟杆,还是在毕与方提起。
只是他和毕与方不熟,也不知道从何问起。
“就在盖桥大队。”
杨子没想到他爷爷的遗物,竟然还在盖桥大队,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他定定地看了一眼应重晔,突然跪了下来,“县长,您要是能帮我把铜烟杆拿回来,我给您当牛做马一辈子,毫无怨言!”
应重晔随意摆摆手,“我不需要你当牛做马,起来吧。”
东西在那小团子手里,他开口的话还不一定能要回来。
……
虽然对田翠翠的做法很不满,但秉持着职业精神,古同乐还是将养黄鳝的资料整理出来,交给了苏梅婷。
“您何必让我来做这个好人,您自己去不是更好?”
古同乐摇摇头,“我就不去了,看了糟心。”
他仍旧没办法赞同这些人为了养黄鳝。将水稻提前收割的做法。
苏梅婷没再劝说,只好自己走了这一趟。
小团子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嘴里碎碎念,在鼓捣着手里的铜烟杆。
“怎么不说话呢?难道是个小哑巴?”
苏梅婷回头看了一眼,“一一,不准这样说。”
小团子撅着嘴,“可它不说话呀。”
她将铜烟杆抱在怀里,哒哒哒跑到苏梅婷身边,“它不给我讲故事。”
苏梅婷笑着摸摸她的脑袋,“可能人家在睡觉。”
“哇,那它肯定是大懒虫。”
在后面的古同乐突然几步上前,眯着眼睛看她手里的铜烟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