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糟糠之妻(8)

那天是端午,公司分了一人发了两百元的苏果购物票,苏豫想着妈妈反正也不能吃粽子,决定买些米与油。付款的时候,他看见了倩茹。

他叫:“何小姐!是你!”

声音里的惊喜实在明显。

倩茹也挺高兴:“苏豫。”喊完了才略觉不妥,平时跟宁颜之芸她们喊惯了,也不管合不合适就冲口而出了。

倩茹抿嘴笑而不言。

苏豫手上拎了好多沉东西,整个左肩都被坠得微微倾斜。

可是苏豫还是说:“那天,说了想请你吃饭谢你的。”

“现在吗?”倩茹问。

苏豫低头看看手上的东西,又开始有点儿不好意思。倩茹说:“咦,我想起来一个办法。”

他们走到储物柜前,足足占了六个箱位,把两个人买的东西全装了进去。

倩茹理一理手中的存储小票,仔细地收在皮夹里:“看,一下子轻松了,只要在晚上十点半以前来取走就行。”

苏豫皱皱鼻子:“真是聪明的法子,就是......我们一下子占了六个位子,不要紧吗?”

“那只能说明我们买的多,对超市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哎呀,走啦走啦。”

真是有趣的女孩子,苏豫想。

“你想吃什么?”

倩茹说:“不知道你的口味是怎么样的,我很喜欢前面不远那家的兰州牛肉面,很多小冷盘,我每次去都点好多种,翻着花样吃。”倩茹笑嘻嘻地说。

也许,周苏豫对徐倩茹的动心,就在那一瞬间,她是这样体贴地维护着他的自尊,不动声色,但是,有足够的关怀。

苏豫也不矫情了,点点头说:“那么请何小姐带路。”

倩茹忽然笑了:“何小姐。”她重复,调皮起来:“你不如叫我何姐姐。”

这下子,连苏豫也淘起来,一本正经地叫:“何姐姐。”

这一顿饭,吃得很愉快,苏豫爱细银丝面,倩茹却偏爱韭叶宽的面,厚厚的浇头,浓香的汤汁,小菜也很好,两个人几乎是抢着吃光了那冒尖的一盘凉拌山珍。

倩茹从不节食,她胃口健康,身材很匀称,脸庞红润光洁。

去取东西时,不过八点,倩茹说:“这么多的东西,我们不如合伙打车。”

是苏豫先到的家,临分手前,倩茹从车窗里探出头来,递一包东西给苏豫:“这个送你!”

是一包五芳斋的袖珍小粽,一个个只一口大小。

倩茹与苏豫在回去的路上都在想一个问题:原来世上,真有一见钟情这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我发誓,那个空的那章不是我发的. 不知是什么原因?

第6章

男女之间的状态,不捅破那层窗户纸时最美妙。

周苏豫与何倩茹都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很是明白这一番道理。

同时,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卑怯。

周苏豫的卑怯来自于何倩茹的美与好,这样一个漂亮的,家庭条件好,工作也不错的女孩子,而他周苏豫只是一个刚刚毕业,一名不文的穷小子,没有存款与房子,只有一个重病的老妈。

而倩茹的卑怯,来自于周苏豫的小。他那样年青,文雅清秀,没有什么名牌服饰,就只普通的棉衬衫与仔裤已经够青春够吸引,而自己,整整比他大了六岁。

六岁是什么概念?是一个齐腰高的小孩子!是一段几可称为代沟的距离。

那是一九九八年,王菲约会谢霆峰,正被狗仔队大肆炒作,他们的年龄差距是关注的焦点,议论的中心。普通人不太会去考虑姐弟恋。

那一年,在之芸家中,三个人一起看《泰塔尼克》号时,宁颜说:“男女主角真是美,好般配。”

之芸说:“美是肯定的,般配却不见得。露丝看上去可比杰克大着好几岁,如长姐弱弟。”

那时候的倩茹尚能自如地调笑说,这种搭配在十年之内会流行开来。

轮到自己头上,却不能不犹豫。

但是,这并不妨碍两个人用一种和缓舒服的方式接触着。

苏豫偶尔会打电话过来,只说几句话,比如,天热,办公室里的空调响得象拖拉机。老板人很好,说是马上要换新机子。可是大家说,换掉以后会响念那种声音的,就象小孩子想念去世老祖父的咳嗽声。

比如:今天立夏,今年夏天说是会很热。

有时候,他会跟她说一则听来的笑话,甚至有的时候,就只说一说午饭的菜谱。他象个小孩子,跟喜欢的大人絮絮地说许多许多无关要紧的事情。

倩茹听得多说得少,往往隔开好久也会打一个电话给苏豫,但是每一回苏豫的来电都会让倩茹心情好上好几天。苏豫有时也有信来,也是这般的琐事,倩茹一封一封收好,锁起来,自觉少女般幼稚,却甘之若贻。

一日降了暴雨,室外三米之内已不辩景物,苏豫打来电话:“倩茹,有没有带伞?”

倩茹道:“带了,我妈妈每天早上会听天气预报。”

苏豫在那一端笑:“那就好。”

倩茹问:“你呢?”

苏豫道:“一样,我妈不爱看电视,却爱听广播,尤其喜欢听天气预报。”

两下里无话,只余窗外霹淋淋的雨声。

倩茹忽然觉得心软得很,说:“苏豫,我最喜欢雨夜读书到很晚,你呢?”

苏豫嗯了一声,答:“我不行,有时候......累得很。”声音里突然多了一点委屈,也只是片刻之间。

倩茹想,是啊,他不过二十出头,许多同龄人衣食尚要父母安排操持,可是他却从十来岁就负起照顾母亲的重任。

上一篇:绯梦 下一篇:诸朝来我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