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系统快穿:我才不当冤种!(138)

作者: 时移 阅读记录

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现在家长开始给孩子陪读初中高中了。

短短几年,流行读书无用论的乡村,现在有人考大专或者三本都有人会送孩子去念。

要是放在前几年,不考个一本,他们都不会让孩子去念的。

越长大盛世宇就越能看清楚自己和姐姐的差距,家人对自己的真的好,无怨无悔的那种,是写进作文里的满满的爱意。

但是家人就是不待见姐姐,好像是捡来的那样,盛世宇甚至会想象每当作文要求写父母家人时,姐姐是怎么编故事的。

这个时候盛世宇才意识到姐姐为什么不在乎了,要是真的在乎才会伤心难过的吧。

所以在看到姐姐很淡定的进入考场,盛世宇觉得她和天边的云一样远。

李多乐对自己的成绩有信心,高考过去后感觉也不错,考一个好大学是可以肯定的,就看有没有奖金了。

她的学费很大概率家里依然不愿意掏,到时候她可以先贷款,如果有奖金是最好的了。

那年暑假,前半部分是盛多乐在家给弟弟补课。

盛世宇自然明白,这个暑假过后,可能他和姐姐见不着面就只能用手机通话了。

同时也感慨,要是自己也能跳级,也就不会和姐姐差两个年级了,明明只小一岁来着。

后半部分暑假,盛多乐的成绩出来了,而且是在学校老师那里知道的。

学校的第一名,在他们所在小城的第二名,因此奖金也有了,虽然没有状元的奖金多。

盛多乐考得很好,自然选择的学校也是很好的。

怎么界定考得好呢?乡亲们都知道的那几所学校简称,因此盛多乐选了离家远的学校,一个靠海的名校。

这下盛世宇比考生本人还要兴奋了,在得知姐姐的成绩之后。

之后姐姐去学校填志愿,在家准备行李,盛世宇全程跟随,不让其他人有一点意见。

第123章 不当扶弟魔(十二)

盛世宇很兴奋的看自己的姐姐填志愿,之后等待录取通知书期间又开始给自己的姐姐张罗着行李。

这些是盛家不会专门去做的,虽然盛多乐考得好,他们也只是高兴以后姐姐可以更好的帮助弟弟。

并且他们不理解,明明本省的省城就有很好的大学,为什么要跑这么远,以后一点都不方便。

是的,尤其是盛父,他就在省城打工,以后儿女都在省城读书,他和老婆在省城做事,一家人还能经常见面。

盛多乐的学校和专业只有盛世宇表示理解。

原本盛家也不准备办升学宴的,但是架不住亲戚知道的多,他们都说不办也要来随份子,盛家没办法只好办了一场。

有个在镇上住的亲戚特别高兴,他上街都看到中学挂的横幅了,这么大的喜事,怎么能不办个席面呢。

盛家父母两边的亲戚都打电话来询问什么时候办席面,面子上有了光,盛父在喝酒的时候也格外高兴。

这个时候,不论性别,能给他们家长脸就是好事。

况且这姐姐学习好,弟弟也上进听话,再过两年肯定能再办一场!

当然,盛奶奶也不忘让盛多乐去给盛家的祖宗们烧纸,让他们保佑盛世宇也考个好大学。

从来都在家中没有存在感的盛多乐,此时应该是她在盛家的高光时刻了。

有亲戚带着孩子,询问盛家,看能不能办个补习班教小孩。

很多乡村大学生寒暑假回农村的时候会办补习班,收点钱教小学初中生。

原本盛母还想让盛多乐去教亲戚家的孩子,被盛父看了一眼就没说话。

侄子再重要,没有亲儿子重要,女儿要去上大学了,肯定要先给儿子好好上课。

这个道理连盛奶奶都知道,又怎么可能让孙女去别人家教小孩呢。

因为要补课,所以盛家人不会要求盛多乐做农活了,毕竟盛世宇的学习更重要。

盛世宇已经确定学文科了,这在盛家人这里不太理解,总感觉男孩子不应该选文科的。

不过孩子已经定了方向,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关于文理,他们也只是知道理科好找工作的一些言论,具体的事情也不懂。

盛多乐是什么科,他们不清楚,否则他们也觉得女孩子不应该学理科的。

盛世宇在姐姐的科普下已经连自己未来的理想学校和专业都想好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姐姐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李多乐也是打算在上大学之前给盛世宇讲清楚选择。

目标定的明确一些,这样对方说不定更有动力学习。

之后盛母回来陪读,想来生活上盛世宇是不会吃苦的,就看他愿不愿主动吃学习的苦了。

做完这一切,假期结束,盛多乐一个人踏上了求学的列车。

盛父给了盛多乐大一的学费和一个月的生活费。

或许是知道她有奖金,他没有问孩子要也没打算多给孩子钱。

因为路途遥远,盛家没人送她。

盛世宇倒是想去,可是家里人不会放心他出远门没有大人陪着,所以只能在车站送一送。

不过李多乐和他说好,到时候有机会,会让他去学校参观。

在车站,李多乐在列车缓缓移动的时候长叹了一口气。

感觉今后她很难再回来了。

盛世宇回家的时候格外失落,但是老家的盛家人没有丝毫的波动,只是感慨姑娘走太远,以后不好回来。

这个时候的盛世宇还不知道,他的姐姐从此都没有回来过年过。

想想也是,农村很少照相,但是家里有他婴儿时期和妈妈的照片,却没有姐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