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112)+番外

作者: 是正经作者 阅读记录

不得不说,诺萱拎不清归拎不清,但脑子还是挺好使的。

乌拉那拉氏反应很快,沉声喝问道:“怡太常在,对于此事,你还有何话说?”

苏沐瑶:“……”

吃瓜又吃到自己了。

她要说什么?谁报案谁举证呗!

且不说她根本没教过诺萱弹琵琶,就算她教了,就算她故意教她弹错的音,那又怎么样?

第一:她没收诺萱学费,构不成诈骗;

第二:诺萱自己又不是个傻子,学的怎么样,心里没点数,非要出去显摆;

第三,没听说过老师要替学生负责的,学生学习不好,喊几句冤枉,老师就得去蹲大牢。

简直是倒反天罡啊。

明显是诺萱自己不中用,玩脱了,试图找个人来替她背黑锅,所以,她就成了背锅专业户?

苏沐瑶都快气笑了,她完全想不到,这事也能攀扯到自己身上?

恶狗乱咬人,还咬出道理来了!

不过,她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不能这样说。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诺萱装的楚楚可怜,她要是表现的情绪太激烈,说不得别人还真的怀疑她心虚……

第61章

越是遇到这种令人气愤的事,自己越是要冷静才行。

苏沐瑶想着,平复了心绪,在众人看去,她的神情一片坦然,丝毫不见慌乱。

本来舒舒觉罗氏·诺萱顶着御前失仪、触怒圣上的罪名,也要将怡太常在设计她的事说出来,虽说没有真凭实据,但也有几分可信度。

何况诺萱跪在地上,双眼哭的通红,看起来确实可怜。

但现在,怡太常在的样子又让人心里犯嘀咕。

就那样平平淡淡、居高临下的坐着,看底下的诺萱,如看跳梁小丑。

她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心虚,表现的太平静了,仿佛这件事完全跟她无关一样。

到底是心理素质太好,还是确实无辜?

众人摸不透,选择了静观其变。

紧接着,就是皇后的质问。

“怡太常在,对于此事,你还有何话说?”

苏沐瑶听到皇后的质问,才转过头,看向乌拉那拉氏时,微微挑了挑眉。

“你还有何话说?”而不是“你有何话说?”

多了一个“还”字,意思可就不一样了。

苏沐瑶不傻,自然能听出里面的区别。

这是要以皇后的身份来压制她,试图直接给她定罪?

但凡是正常人,遇到这样疾言厉色的质问,还是来自当今皇后,都很难稳得住。

苏沐瑶也有点,但因为之前皇史宬的事,她知道皇后大概率是向着诺萱的,所以还算有心理准备。

心里虽气,面上却不显。

苏沐瑶缓缓起身,向皇上、皇后方向福身行了一礼,垂下眸子,不紧不慢的说道:“启禀皇上,嫔妾有话要说。”

她的一举一动皆从容不迫,看起来温柔得体、不卑不亢,和阶下哭哭啼啼的诺萱形成了鲜明对比。

众人看着她温柔的样子,微一怔神。

面圣时,确实就该是这副样子。

雍正微拧眉头,正打算处置舒舒觉罗氏,却被苏沐瑶打断了,他抿了抿唇,犹豫了一下,道:“你说。”

苏沐瑶勾唇道:“方才舒舒觉罗氏说的,她幼时与嫔妾是紧邻,两家交好,她常来找嫔妾玩耍,在此期间,嫔妾还教她弹过琵琶……这些话,皆是真的。”

此话一出,惠泽殿里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旁边的皇后乌拉达拉氏。

乌拉那拉氏眼里满是不可置信,她本以为,瓜尔佳氏说“有话要说”,是要开口替自己解释,却没想到,她一番话,竟直接承认了诺萱的指控。

她是疯了吗?

苏沐瑶当然没疯。

不但没疯,她还很清醒。

诺萱指控她的这番话,完全没有真凭实据,但她为什么敢说呢?

因为,“碰瓷”这件事,从古至今,根本说不清。

放到现代,有监控摄像头拍到还好些,若没有摄像头,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麻烦的很。

还有一点就是,诺萱话里的背景是对的,原主瓜尔佳氏确实和诺萱认识,而且很熟悉。

所以诺萱这些话出来后,效果就类似于现代网络上的那些“小作文”,真凭实据没有,全是情感输出,但总有不明真相、心疼“弱者”的吃瓜群众,吃这一套。

舆论的力量是可怕的。

那么,正常来说,摆在她面前的,有两种选择。

第一,和诺萱对嘴对舌,殿前辩论;

但她又不能否认说,她不认识诺萱,因为,在场的人,不是名门显贵,就是王亲贵胄。

这种事情,一查就查到了。

那辩论的结果,只会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毕竟,在别人眼中,她既承认了曾经和诺萱交好,那她再说:“我从没教过诺萱弹琵琶。”

别人会信吗?

就算信了她,难道心里就没有疑问了吗?

口舌之争,争不出一个结果。

且只要她一下场,诺萱的这盆脏水,就算没把她泼一个结结实实,也多多少少也会溅到一些。

且这样做的话,岂不是让诺萱达到目的了?

诺萱弹琵琶出错,拉她下水,就是要通过抹黑她,挽回她自己的名声。

古代人,尤其是古代女子,名声有时候比性命还重要……

她何必要和诺萱“同归于尽”呢?

第一个选择,是弊多利少。

第二个选择,则是直接否认,说自己没做过这件事,然后默而不谈,交由皇上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