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白月光天天奔赴火葬场/笑死,反派的恋爱脑根本治不好(481)+番外
户部尚书亦有理有据,两人吵的你来我往,声音大的几乎要将御书房的房顶掀翻。
二人皆是肱股之臣,从前便没少在先帝面前大吵小嚷。
萧奕端坐龙椅任由他们争辩,一圈一圈转着扳指,直到双方终于偃旗息鼓,这才命太监端来茶水给两位老大人解渴降火,笑吟吟启声。
“朕知晓两位爱卿拳拳为国之心,然兹事体大,非一朝一夕可改往修来,二位切莫因此气急伤身。”
户部尚书李博知正气凛然,“皇上既然将户部交由微臣管理,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皇上信任。”
赵学瞪了他一眼,坚持自己的看法。
“就算幼童侥幸成人,亦有流氓聚集落草成寇之忧,届时骚扰良民行商,只会更让百姓水深火热,抚孤所万不可缺。”
李博知扯着嗓子,“难道就要任由那些奸懒馋滑之辈贪吃公粮吗?”
赵学不甘示弱,“若是能用黄白之物免除百姓祸患隐忧,有何不可?”
“好了,两位爱卿都少说几句。”
萧奕看他们又要吵起来,扬声制止,面色浅淡时自然有种皇权至上的不怒自威。
两人立刻噤声,等他定夺。
萧奕神情缓和,温声道:“李爱卿的思虑不无道理,内忧外患之际,确实应当物善其用。”
李博知以为得了皇上偏向,挺了挺干瘦的小身板,只是还没得意太久,便又听他话锋一转。
“先帝创办抚孤所,乃是经过多方考量深思熟虑之果,滕国人口与日俱增全托父皇明智,朕于君于子,都不该改弦易辙。
与其舍本逐末剜肉成疮,不若取消其婚嫁自由,将抚孤所人员皆登记在册,平日教之以文武女工,待长成,便统一赶赴边疆,为国效力。”
两位尚书对视一眼,齐声称赞皇上圣明。
如此,的确为顾全大局之良策。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具体条例就有劳两位爱卿推敲商量了。”
萧奕将旁枝末节交由两人,终于把他们打发走,用手捏了捏眉心。
小太监轻手轻脚上前,“皇上,凤宁宫来人,说最近鲈鱼肥美,太后娘娘便让御膳房蒸了两条,让您晚上过去尝尝。”
萧奕几不可见的压了压眉头,捏着手里沾满朱砂的狼毫,笔尖在奏折上矫若惊龙。
“知道了,朕晚上会过去的。”
母后邀他,不外乎就是为了老生常谈的那件事。
朝堂与后宫皆不得安宁,想来他才是最内忧外患的那个。
处理完公务,萧奕盛着龙辇前往凤宁宫。
太后宋施婉听宫人传禀圣驾已到,还没见到人,眉眼便已晕满慈爱的笑意。
“儿臣参见母后。”
高大挺拔的身影走进殿内,萧奕恭正问安,就算做了皇帝,也如太子时一般,对生身母亲尊重敬慕。
宋施婉笑着应了,转眼便又佯装不乐。
“快坐下吧,久等你不来,我还以为先前是你故意遣了宫人捉弄母后呢。”
“本该早些过来的,只是近日公务颇多,便耽搁了,害母后久等,儿臣当罚。”
萧奕轻笑赔罪,沉稳谦和的气度惹得一众偷看的宫女们红了脸。
皇上英俊温柔,后宫更是无人,不知要修几辈子的福气,才能得其片刻宠幸。
“国事非一日能休,我知你忧国奉公,可也要多顾惜自己的身体,尤其你身边还没个嘘寒问暖体己的人,这让我怎么放心的下。”
宋施婉谆谆告诫,自然而然将话题又引到萧奕的后宫之事上。
萧奕听她果然又提起此,心中无奈,面上却只得维持笑脸。
“多谢母后关心,儿臣都晓得。”
“你若真知道,就该早些全了终身大事,让我这个做母后的为你少操点心。”
宋施婉嗔了萧奕一眼,收回手,视线转向一旁。
“芊盈,给皇上奉茶。”
“喏。”
身着宫装的女子应声上前,那人敷了薄粉,桃腮媚眼,盈盈一拜之姿自显风流韵味。
宋施婉瞧着萧奕的神情,见他看也不看自己安排的妙人一眼,挥挥手让宫女下去。
“你说先帝新逝不宜兴师动众,母后便依了你另改选秀时间,可你总得有一两个妃子伺候吧,就算不能孕育皇嗣,让她们陪母后解解闷也好。”
萧奕浅笑,“母后若是觉得无聊,儿臣可以将太妃们从皇陵接回来,至于儿臣后宫之事,您真的不必太过忧心,等儿臣想的时候,自会安排。”
“又这话来搪塞我,难不成你还对那个女子念念不忘吗?”
宋施婉拧眉,思来想去,她觉得就只有那一桩事了。
当初她为萧奕安排通晓人事的宫女,萧奕竟然拒了,说是一心学业,不想太早涉及男女情事。
那是萧奕第一次忤逆她的安排,宋施婉直觉不对,刨根问底之下,才知他已经有了心上人。
只是无论她怎么问,萧奕都对其守口如瓶,迄今为止她仍不知那女子究竟姓甚名谁。
“既然喜欢,何不接进宫来,我也想看看,究竟是何等美若天仙的女子,能将你迷得如此痴心难忘。”
第448章 君夺臣妻5
萧奕听出宋施婉话里的不喜,不想争辩他心里是不是还装着人,索性转移话题。
“母后,您说请儿臣共品肥美鲈鱼,可儿臣来了这么久,连条鱼尾巴还没见着呢。”
宋施婉看萧奕揣着明白装糊涂,没好气,“还吃鱼呢,我现在只想把你赶出去。”
“那母后下次再唤儿臣过来,儿臣可就要三思而后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