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木石前盟(114)
湘云连连点头:“我也爱热闹,公主盛情,我可不推辞的,定要带上我。”
黛玉回过神说:“多谢公主。”
长乐又叮嘱了两句就叫董嬷嬷亲自把人送回去,自己带了宝钗往回走,走了一会忽然想起什么惊叫道:
“不好,父皇布置的功课还没做完!”
说完就可怜兮兮的看着宝钗,宝钗无奈道:“公主莫急,陛下检查功课的时间还有几日,公主如今做了多少?”
长乐心虚的看向别处,她一点也没做。
宝钗一看就明白了,叹气道:“奴婢知道了,公主莫急,奴婢来想办法。”
长乐立马高兴起来,又拍着宝钗的手道:“不用自称奴婢,我没把你当下人。”
宝钗笑道:“礼不可废,叫人知道了岂不说奴婢轻狂?”
长乐见状也不说什么了,在宫里确实拘束多,宝钗又一步不敢有差错,长乐也就由着宝钗去。
回去之后又见了卫皇后长乐才回自己的宫殿里休息。
宝钗等长乐睡下了才拿起白纸来仿着长乐的字迹给长乐写功课,还得在另一张纸上写批注,好等长乐醒了背下来,不然明德帝问起来长乐答不上来,被打手心的就是宝钗了。
起初宝钗刚进宫的时候不知道这些,替长乐爱了不少罚,后来长乐见她可怜才渐渐认真起来,虽说依旧有不做功课的时候,却比一开始好多了,后来时间长了宝钗也明白过来,长乐公主学不学无所谓,但要让人知道长乐是个有才学的公主,因此宝钗渐渐的也会帮着长乐写一部份功课。
如此一来,长乐自己不至于太多功课不耐烦写,宝钗也不用经常挨太傅罚,皆大欢喜。
卫皇后那边才卸了钗环就见明德帝过来,卫皇后愣了一下起身上前问:
“陛下怎么来了?敬事房那边说陛下去了凤藻宫。”
明德帝坐下讥讽的开口:
“也不知道贾代善那样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后代子孙没一个聪明的。”
皇后叫人奉茶,听了明德帝的话就问:
“是贤妃妹妹说了什么惹陛下生气了?”
明德帝道:“贾妃蠢的很,到今天还不知道朕封她是为了什么,言语间都在给家里说好话,算盘打得到好!”
皇后更纳闷了,平日里元春规矩都不错,对她也恭恭敬敬的,怎么还惹明德帝生气了?
明德帝喝了口茶道:
“你我夫妻想问就问吧。”
皇后笑了起来:“那臣妾就直说了,贤妃妹妹平日里和善的很,倒是她宫里的太监管得不太好,听闻时常去贤妃娘家要好处,只因陛下叫臣妾莫要过问凤藻宫,臣妾才没管,贤妃妹妹想来也没本事惹陛下生气,怎么今日惹了陛下了?”
明德帝冷笑:“御下不严,果真和她娘家一样乱糟,你猜她今天问什么?”
卫皇后作出洗耳恭听的架势。
明德帝接着说:
“也是你提了,朕才去凤藻宫走一走,谁知贾妃说了没两句话里话外就要给她弟弟求恩典,要赐婚,你猜说的是谁?”
“她要给她弟弟求长乐身边的那个伴读。”
皇后皱眉:“求赐婚也是人之常情,听闻宝钗是贤妃妹妹,两家亲上加亲也不是什么难事,陛下何苦气恼?”
明德帝道:“当初林卿给我的折子提到了,他家姑娘和贾妃的弟弟有过口头亲,不然你觉得林如海好好的给贾府送了大半家产去?朕可不信这事贾妃一点也不知道,如今用了人家钱,婚事却不认,你听听这像话吗?”
皇后恍然大悟,她刚才还没想起来,如今细想确实有这回事,皇后也觉得贾家做事不厚道便说:
“如此确实不太厚道。”
明德帝点头又道:
“朕本来也没生气,听了贾妃的话就问她:为你弟弟和薛家丫头赐婚?朕怎么听闻你弟弟是定了亲的?依稀听说是林家的?”
“谁知贾妃道:那不过是臣妾祖母年迈随口说的,并未订下,当不得真。”
“你瞧瞧是人话吗?”
卫皇后也无语了,思来想去,她见了黛玉之后十分喜爱黛玉,因此心下一动,对明德帝说:
“陛下,既然贾家要背信弃义,可臣妾见了林家丫头觉得十分可爱,正好今日给老三老四相看,林丫头和老四年纪相当,虽说没了父母,可家世上也配的,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明德帝摸胡子的手一顿,看向皇后道:
“皇后这个建议不错。”
说完就认真思索起来,他的大皇子能力品行都好又是嫡出长子,将来不错的话继承大统顺理成章,三儿四儿都是皇后所出,兄弟之间,若当弟弟的妻家太显赫也不好,这林家姑娘倒配的上,加上那百万之财……
明德帝理直气壮的想:给贾家的百万之财是林黛玉的嫁妆,给他的怎么就不算了?等黛玉嫁过来,他这钱用的也踏实,都是自家人不说两家话。
越想明德帝越觉得可行,起身转了一会对皇后说:“此时容朕再想想,皇后先睡朕去御书房。”
说完就起驾离开,皇后送走了明德帝才回去睡下,又想到长乐说过段时间去相国寺祈福要带上林黛玉,皇后有心再观察,忙起身对董嬷嬷说:
“过几日记得提醒本宫去相国寺的时候带上林家丫头。”
董嬷嬷点头,皇后才又睡下。
却不知明德帝到了御书房又翻起了林如海的奏折,看着看着忽然懊恼起来,自言自语道:
“好个林如海,你闺女嫁了人生了第一个孩子得姓林,怎么不让你姑娘招婿?这不是防着朕吗?朕的皇孙哪能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