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虽与匈奴有些渊源,但现今已生异心,早就不服匈奴管辖,对匈奴而言,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车师,且弥,楼兰,皆比邻匈奴,且全受匈奴控制。”
意思是,后几个使团都有可能听命匈奴,藏着匈奴手笔。当然这还不只,那些没派王室出使,也未有进献美人之意的,未必就没问题。
诸邑神色凝重:“在参观农具与格物司之时,这些使臣或多或少都有表现出些许异样情愫,单从神色看不出来。”
刘据并不意外,本就是试试,失败也无妨。匈奴手笔不会如此浮于表面,若纯靠观察脸色就能发现,那匈奴早就亡了。
霍去病扬眉:“都防着就行了。一个两个是防,三个四个是防,五个六个区别也不大。”
他信奉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都是纸老虎。他连匈奴大军都不惧,又如何会将这些使团放在眼里。
刘据手指轻点:“父皇已决定三日后设晚宴款待使团,还准备了歌舞表演。乌孙与楼兰若有‘和亲’之意,这是表现的最佳场合。”
顿了下,他又问诸邑:“三姐可有透露我打算在宴会上再现‘天女散花’?”
“有。你特意交待,我怎会不提。”诸邑勾唇,“我主动说起神迹,问诸国使臣,此次出使是不是最关注的就是这个。”
霍去病轻笑:“我猜他们本想慢慢摸索试探,结果被你挑明,当时表情一定很精彩。”
诸邑点头。确实精彩,好几个人差点惊掉下巴。
她看向刘据:“按照你的意思,我说大汉有神明庇护,父皇乃天选国主,君权神授,有沟通天地之能。
“使团来京不易,为了让大家得偿所愿,不虚此行,父皇特意禀告神明,得神明准允,答应再现神迹。这也是父皇这些天没有接见的原因。”
诸国使团未必信这番说辞,但就是因为不信,到时候看到“神迹”才更有趣。
万事具备。农器格物司钓不出鱼,这场宴会必定能钓出来。
第91章
万国会馆。花厅。
诸国使团齐聚, 议论着“神迹”。
“传闻将‘神迹’说得神乎其神,还说是天女散花,也不知真假。”
“大汉公主不是说了吗, 三日后宫宴,神迹再现, 与传闻是否一致, 是真是假, 到时便知。”
“神迹再现?你们当真信这世上有人能沟通天地, 与神明对话,让神明为他降神迹,只为了让我们一睹为快?”
这话语气中藏这些不同的意味。众人循声望去,竟是那位蒙面美人。这一路行来,大家都看到楼兰使团对她恭敬有加, 听闻亦是出身王室, 乃公主之尊。
“能不能沟通天地我不知道,但大汉夸下海口,特设国宴, 必定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脸。所以这‘神迹’必会有, 莫非楼兰不这么认为?”
楼兰公主抬眸看过去, 说话之人是大宛正使。她嘴唇微勾:“能如此轻易再现的, 又怎会是神迹?”
“无论天降还是人为,能令满天金雨,全城共赏,如何不算‘神迹’?”
此话一出, 使团多数人暗自点头。
“焉知不是戏法手段, 纯做观赏罢了。”
大宛正使摇头:“这倒未必。这等神迹是如何做出来的,何种鬼神手段, 我们一无所知,怎知它除了观赏外就没有其他功用呢?
“这些年大汉做出的匪夷所思之物还少吗?似我们这两日参观的各类农具,若不演示,于我们而言,是否也只是个摆着看的玩意儿,不知其用途?
“再有前几年的河西之战。若非真实上演,谁能想到人竟然还能上天,可以向天借道?”
说到这点,众人脸色各自变幻,楼兰公主更白两分,好在藏于面纱之下,旁人看不出来。
“不说向天借道,我们来长安路上遇到的那一波匈奴兵,你们也瞧见了,大汉派出的不过二十来个十几岁毛都没长齐的小子,竟也能将百余精壮打得落花流水。”
“何止是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听闻还全是平日只管吃吃喝喝的贵族子弟,非正经将士,别说特训,军营都没进过。”
“我们昨日去的格物司,那些展品可不只有农具,还有新式弓箭,我仔细看过,不知原理为何,但确实与我们现今所用不同。”
“大汉当场展示,一位养尊处优的公主都可三箭齐发,发发命中红心,不偏不倚。此等实力,难怪能几战匈奴,让匈奴屡屡受挫。”
“此次行程安排,是参观,也是震慑。正如大汉天子这些天不接见一样。你们莫非真以为是为了禀告神明,再现神迹才耽搁?这是给时间让我们自己掂量。”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掂量什么,心照不宣。
各国使团内部,自己人看向自己人,匆匆一瞥又瞬间敛下神色,但其中含义都已明了。总归匈奴他们惹不起,大汉也惹不起,都不得罪就是了。
别看大汉与匈奴停战数年,这种局面绝不会维持太久,必定会有进一步动作。且看两边最终如何吧。
如果真要选,他们宁愿赢的是大汉。毕竟大汉物华天宝,能给他们带来许多好东西,匈奴不能。利益驱使,大汉在匈奴之上。
对于众人心思,虽未言明,但楼兰公主又怎会猜不到,心中冷意更甚。她目光扫视一圈,在乌孙公主身上定了定,站起身来:“我有些累,想去休息会儿,不陪诸位。”
有她开头,诸国使团也都立马找各种理由离席。
乌孙。
正使缀在乌孙公主身后:“公主怎么看?”
公主轻嗤:“你们不都已经做好决定了,我如何看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