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沈姑娘她名冠盛京(129)

作者: 沉双 阅读记录

她出门时特意拿上了它。

银光在背后一闪而过,沈怀昭直视前方,预备在门开的一瞬间发难。

门打开了。

沈怀昭警惕地骤然抬头,闪身出去,却猝不及防对上了一张极慈祥和蔼的苍老面庞。

三禄集的那位名为沈伯的掌柜艰难地扶着眼镜,惊愕地望着她,困惑道:“大姑娘,这夜色已深,您从哪里来?”

沈怀昭从没想过,粮道外面连接的是三禄集。

事情顺利的不可思议,沈伯确实是个极有智慧的老人家,即使沈怀昭风尘仆仆的踏月而来,这位老者也做到了那句不该问的别问,惊愕一瞬后便按她的要求带她去了后门。

沈伯一边走一边唠叨着:“还好现在是月末,老朽得盘账本,不然姑娘来了都没法儿进门。”

沈怀昭对这个老人家的印象亦很不错,一言不发地听沈伯碎碎念了一路家常,临别前特意嘱咐道:“沈伯,您务必记住,我们今天从没见过。”

沈伯叹气:“姑娘放心,您若要回去尽管来三禄集,老朽给您开门。”

“多谢沈伯。”

沈怀昭深深弯腰向沈伯道谢,而后转身,又一次踏上了前路。

宵禁时分,街巷中空无一人,因为御林卫不在的关系,单凭羽衣卫承担不起整个盛京庞大的巡逻工作,故是这些日子来,夜晚巡街的官吏少了许多。

沈怀昭依着记忆里的路线疾步走着。

险之又险地避过了几波巡查,待到沈怀昭来到永王府院墙外时,晨鼓已经响起,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她必须得赶紧想办法进去。

沈怀昭警惕地环视四周。

永王府的院墙极高,差不多约有十尺,按理说她翻不进去,但坊市转弯处的桂花树给了她机会,如果她就着树干,说不定能爬到围墙上去。

只是永王府外的巡逻人员比其他地方要多出一倍还多,她想翻进去必须得看准时机。

握紧了拳头,沈怀昭往后退了几步,准备一跃而上。

“站住!什么人!”

怒喝声从她身后响起,沈怀昭向前疾跑的脚步猛地一顿,而后飞快地攀上一根粗壮的桂枝,急急往前跑了几步来到树枝边缘,准备跳到围墙上去。

她跳跃的动作忽然顿住了。

桂枝的高度不够。

怪不得它会被保留在这个角落,夜色黑时因为角度的关系,她看不清,还以为那树枝差不多和院墙平齐,结果人爬上来一看才知道,桂枝竟然比院墙矮了好大一截。

底下巡逻卫兵已经围住了桂树,长枪竖起,数人围绕在一处,虎视眈眈地望着僵硬地站在树上的沈怀昭。

沈怀昭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决定

望着树下越聚越多的卫兵,沈怀昭眉头微敛,足下不动声色地往树根处挪了挪,试图借着桂树茂盛的枝桠掩住她的身子。

这显然是徒劳的。

不久后,寂静的园林步道中响起阵阵错落的脚步声,沈怀昭被一种举起尖枪的卫兵环绕在中心,步履维艰地往走在永王府中时,尚且没有反应过来。

大雍律令,巡逻卫兵抓到可疑人士后,应当立刻上报所属坊市的翊府中郎将,审问所图为何后转由大理寺或是刑部,等待下一步处置。

这种把嫌犯往受害人家里带的事情,她还是第一次见。

超出常理的事情格外令人不安,沈怀昭眼神忍不住飘向步道尽头,那里是永王府的正院,王爷和王妃的居所,此时正若隐若现在晨光熹微中,寂静且隽永。

他们竟是要把她直接带去正院。

沈怀昭的眼睛忍不住亮了起来,迎着将明的天,恍惚间透出宛若琉璃的冰彻。

首先发现她的卫兵应当已经回府禀报过消息,沈怀昭行到正院门前时,正门两边都完全大开着,来人只要往里瞟上一眼,便能将内里的景色尽收眼底。

沈怀昭毫不客气地投去目光,仅此一眼,便忽地意识到了不对之处,惊愕地睁圆了眼睛,难以置信。

屋里的陈设和她上次来时,完全是毫不相干的两个模样。

各色古玩都被人撤下,原本占据了屋内极大一角博古架不见踪影,茶几案桌也只余下寥寥几张。整间屋里放眼望去,能称得上装饰的唯有太师椅后硕大的几乎横连东西的红木雕花屏风,和屋正中悬挂着的“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除此之外,只剩下密密匝匝的靠背木椅,一个挨着一个放在堂下的位置,扫过去约有二十之多。

沈怀昭即将迈进屋中的脚步忽地顿住了。

围在她身边的卫兵们不知何时悄悄退走,方才还略有些拥挤的正堂门前顿时空旷起来,她站在门槛前,仔细端量着屋里的陈设,不敢贸然进去。

场面一时僵持在了原地。

就在沈怀昭以为这个场景还要维持许久时,幽幽地叹息声忽地从屏风后传来,尾音略带戏谑的上扬,无端带了几分嘲讽。

沈怀昭猛然生出一股不悦。

隐藏在屏风后的人缓缓踱步而出,沈怀昭皱眉望向他,脚下再次往后退了几步,防备道:“顾指挥使,你为何会在这里。”

数月不见,顾延朝脸蛋因为风霜而黑了不少,但神情依旧是熟悉的冷傲,他似乎没把沈怀昭的提防放在眼中,平淡道:“你都能来,我来不得?”

“你!”沈怀昭气结。

“昭昭,燕堂不是这个意思,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永王妃从屏风后走出来,柔声给针锋相对的两人打圆场。

许是因为连日的打击,永王妃总是神采飞扬的面上满是苍白,即使是这样短的一句话,沈怀昭都能轻而易举听出她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