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气泡,在线吃瓜(135)+番外
而顺天府尹脸色漆黑,明显也是心情不好的样子。
可不是嘛,顺天府尹昨天晚上才和陛下保证要好好治理京城安全问题,
结果今天,郑国公给他来个大的,还蛮不讲理,他已经快气死了。
“陛下!请帮老臣做主啊!顺天府尹竟然想要帮着那些商人讹老臣银子。”
顺天府尹慢了一步,听到他恶人先告状,脸色变的更黑了。
“陛下,请听臣解释。”
苏谨言看看可怜兮兮的,好像马上要哭出来的郑国公,
再看看黑着一张脸,有些凶的顺天府尹。
脸上看热闹,吃过的表情都隐藏不住了。
“到底怎么回事?”
“回禀陛下……”
顺天府尹将事情的经过徐徐道明。
这要从郑国公日常为人中说起。
郑国公原本是老国公的小儿子,受尽宠爱,也顺理成章的长成了一个小纨绔,
不过因为郑国公府的家教严,他也只是爱玩罢了,并没有染上什么恶习。
原本是郑国公是轮不到他的,只是他的两个嫡兄意外死了,他才捡漏成了郑国公。
被迫长大,承担起郑国公府的重任,许是压抑的太过了,等到老了,在家里根本停不住,经常出去玩。
郑国公虽然爱出去玩,但活到现在,也是被称赞的好男人。
他先后只娶了两个妻子,
他的第一任妻子年纪轻轻便在生大女儿的时候难产去了。
等到大女儿懂事了,才续娶第二任妻子,结果第二任妻子在年纪轻轻生儿子的时候去了,
因为在寺庙上香回的路上受惊早产,儿子竟意外丢失了。
自此他坚决不再娶妻了,将侄子过继过来,不祸害别人。
家里人少,开销少,他们也没有什么奢侈爱好,再加上几代人的积攒,
以及郑国光也是有才之人,将郑国公府经营的很好,郑国公可是很有钱。
平日里郑国公出来溜达的时候,遇到衣衫褴褛的乞丐,会给他们撒钱,买些食物什么的给他们。
有难民也毫不吝啬的给他们施粥。
主打一个大善人。
最重要的是,郑国公出手大方,赊账都是常有的事,但第二天绝对会送来,商人们也不怕被赖账。
但是这次商人们好几天都没有看到郑国公派人来销账,
遂带着账单去郑国公府,好几个人上门,郑国公不承认,还正好碰到了亲自查看京城安保的顺天府尹。
第113章 揣着一兜糖,找啊找啊找朋友
顺天府尹看到商人们聚众到郑国公府门口,照例查探,
一番询问后,让人查探后,询问郑国公,但是郑国公不承认,也不配合,一脸认定顺天府尹来骗钱。
因为,最近临近秋闱,京城热闹,京城中剩饭剩菜变多了,周围的乞丐都来京城中,遇到要名的好心人会变多,更容易乞讨。
不过最近学子多,贵女们也要恩科,再加上苏谨言不时要出宫怕冲撞了她,城门严守,
差不多算黑户的乞丐们进不来,但也不愿意离开,都涌在城外某处。
正好郑国公出门碰到了,看到这群乞丐瘦骨嶙峋,身上挂着破破烂烂满是布丁的衣服,于心不忍。
正好他认识的一个米商进米进来了,他买下米商运来的米,施粥给他们。
而且还让米商回到城中再让一些米面商送一车米面前来施恩,又让布商给这些乞丐做衣服。
郑国公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只是这次要的格外的多罢了,不过对郑国公府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米商根本没有觉得有什么,欣然同意了。
米面商和布商,高高兴兴的,甚至主动的做粥,做馒头,做衣服来施恩。
然后坐等收银子,哪里知道好几天了,郑国公还没有来人结账。
所以变成了这样。
再次听一遍,郑国公更加生气了。
“陛下明察,老臣是虽然那天是出城门了,以往也经常出城门,不时给乞丐们布施,
但是,那天老臣根本没有布施,更别说买如此多的东西,
升米恩斗米仇老臣还是懂得的。”
顺天府尹皱起眉头,
“陛下,那个商人以及出城门的人都说他们是亲眼见郑国公开口买米面布的。”
“而且,郑国公偏偏不开口,他出城门去做了什么。”
顺天府尹想到这儿,心口疼,前有一个陆临朝,后来一个郑国公,
流年不利啊,今年他是冲撞了什么吗?,让他在陛下这儿出大丑,留下无用的印象,他这乌纱帽不知道还能不能保住。
好歹一个老国公,他也不能像其他犯人一般严刑拷打,但郑国公,死不开口,他去干了什么。
他已经让所有人都下去了,只让他说给他听,并且保证保密,他还不愿意。
他只能忍着怒气和他来到皇宫,让陛下定夺。
陛下听明白了,顺天府尹昨天晚上还和他保证,今天绝不可能为了讹钱闹到他面前来。
而且,哼!
郑国公比他还有钱,施舍了多少次,这次是多,但也没必要否认。
两个人都没说谎,那那个说买米面布的是谁?
苏谨言在陛下身旁静静的听着案子的经过,感觉非常有意思。
【啃啃,顺天府尹虽然吧,总是慢一步,我都举报了,说的这么详细了,结果他愣是晚了一步,没找到证据。
但是他还不至于讹钱,更何况才在陛下面前办事不力,不可能这么快的在陛下面前当显眼包。】
突然听到有人说顺天府尹总是慢一步,办事不力,看到顺天府尹苦着一张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