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遁后,我成了疯批暴君的白月光(213)+番外
自然,是不会被允许的。
过分一时的谢琅之后几天都没有好下场,被赶到隔壁偏殿歇息去了,直到温鹤绵彻底消气,才得到搬回来住的资格。
堂堂一个皇帝,分明是自己的寝殿,却连住不住的决定资格都没有。
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来喜早就不是曾经的那个来喜了。
以前见这二位闹矛盾时,还会战战兢兢,现在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没什么大事,接着做自己的就行。
陛下生气不可怕,反正陛下自己会哄自己,等他平复好了,再去哄温大人,就成了。
秋意渐浓,百姓丰收的同时,天慢慢凉了下来,薄衣裳也随之换成了厚衣裳。
秋老虎过后,开始下雨。
温鹤绵处理内阁的事愈发得心应手,谢琅也有条不紊地将部分事务分摊给下面,在降低自己工作量的同时,尽量保证权力不被分散,还能相互牵制,权力制衡愈发熟稔。
看似一切向好,却在平静的某日,被北地传来的急报打破。
第190章 三则消息】
送消息的人辗转许久而来,到达殿门口前时,浑身风尘仆仆,好在情况特殊,无人计较,他很快说清了自己带来的消息。
其中主要有三则消息。
“嘉王私下里同蛮族联络,二者商量里外夹击,控制住边关后再往京城进攻。”
这则消息在他们预料之中,毕竟始终都是要反,仅凭嘉王一个人的力量,哪怕手下有再多人,也容易受到钳制,蛮族于他而言是极其好的临时合作对象。
只是这种轻易将后备交付给敌人的做法,实在是叫人难以理解。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他最后成功带兵抵达京城,紧跟在身后的蛮族,会轻而易举善罢甘休吗?
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割让城池那么简单了,搞不好直接改朝换代,落得一场空。
温鹤绵摇摇头:“枉费花在他身上的俸禄,受万民供养,到头来丝毫没想过,掀起战争会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好不容易才安稳下来的江山,说不定还会因此而毁于一旦。”
话是这么说。
但权力本身,就像一瓶包裹着蜜糖的砒霜,明知有毒,还是因此有人而飞蛾扑火,妄图抓住机会一步登天。
“他不会在意这些,他在意的只有这个位置。”
谢琅为帝多年,一路走得坎坷,却也能更轻松看透人心,他明白,当年若非形势所迫,各方势力争执不休,恐怕也轮不到他坐到这个位置上。
温鹤绵眸光稍微一凝,看他:“陛下可别妄自菲薄。”
她像是什么都没说,又像是什么都说了。
谢琅能从这话中察觉到安抚的意味。
他不怎么在意地笑笑:“朕可没想着和他比。既然选择动手,就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
他语气严肃起来,已然带了几分属于帝王的威严杀伐气。
若嘉王有足够的勇气,敢早两年动手,兴许还有机会,但偏偏选在这时候,那就只能怪他自己倒霉了。
第二则消息则是关于藩王。
嘉王也是个会收敛人心的,不知道他许诺下什么好处,周边毗邻的藩王大多投入了他旗下,出人的出力的,统计下来居然还不少。
“据属下打听到的消息,他们准备在这几日联合动手,估计是想打个措手不及。”
温鹤绵神色平静,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蹙了下眉:“爹娘他们应当做好了准备,眼下就看我们这边了。”
早知会生事端,应对了那么多次的蛮族突袭,现在的边关早就不是昔日的边关了,经过改造后,就连城中人都不清楚是什么情况,更别说蛮族了。
谢琅闻言,握住她的手紧了紧:“太傅,别担心。”
“我没有。”
温鹤绵稳下心神,开口问:“那第三则消息呢?”
来报的探子道:“嘉王身边有一幕僚,对京城消息格外了解,不过他平时以面具覆面,还未打探出他的身份。”
“还有漏网之鱼?”
温鹤绵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可能。
当年谢琅动手快,但毕竟通讯不变,什么消息都存在滞后性,也不排除有人钻了漏子逃出去的可能。
看这样子,说不定还是个熟人。
谢琅略一沉吟,挥手示意探子先退下,旋即将目光转向温鹤绵:“是朕疏忽了。”
“这怎么能怪你?”
温鹤绵不赞同他的说法:“狡兔三窟,你是皇帝,又不是全知全能的神,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捉了那人来一看便知。”
也不是说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但当年京城乱成一锅粥,有所疏漏很正常。
温鹤绵很想知道,到底是哪位老熟人,能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溜出去。
“说的也是。”谢琅问,“那朕现在召人来议事?”
估摸着还要等几天才动手,可要等到他们动手,就有些迟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把该分下去的事务都分下去。
虽然不是很乐意看到这天的到来,但来都来了,他们先前就说好了要怎么做,来不及临时反悔。
温鹤绵按捺下心中的不安,点了头:“行。”
京中有内鬼,千里之外还有熟人,只能说,这个世界,真的怪小的。
陆子慎、六部尚书,还有负责京城布防的几位重臣,都被召集来了御书房中。
外面雨刚歇,但急匆匆赶来,身上还是沾染了些许潮气,几位大人简单接过来喜递来的帕子擦了擦,这才过去面见圣颜。
温大人也端了碗茶,雍容沉静地坐在陛下边上,见他们来,礼貌性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