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遁后,我成了疯批暴君的白月光(238)+番外

作者: 姜茶酒 阅读记录

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温乘渊亦有此感。

“留在这边也行。”温鹤绵揣摩了下,“只要不要了他的命,任我们处理。正好……修城墙那边还缺人,让他去吧。”

嘉王这事一出,他那块封地上也要派人去驻守,现在正在准备修城墙。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既然是他们率先挑事,那就让这个二王子体会一下修城墙做苦工的感觉吧。

温乘渊赞许:“是个不错的法子。”

于是就这么敲定下来。

至于躺在地上哼哼唧唧表示不服的二王子,没关系,他的意见不重要。

监工明白该怎么对他的。

“对了,这次我和你爹陪你一起回京。”秦宜提起这茬,勉强算是没了最初的不满,“小皇帝该准备和你成亲了吧?”

他们的思想开放归开放,但成婚这一步,同样十分重视。

顶着爹娘颇有威慑力的目光,温鹤绵面不改色点头:“嗯。”

“那就好。”温乘渊语气温和,细听有点遗憾,“不然父王就该找他好好聊聊了。”

温鹤绵:“……”

那估计不会是很好的场面。

是日,当谢琅处理完事务回来,温鹤绵面色凝重地拍了拍的肩膀:“陛下,感谢我吧,帮你挡了一场劫难。”

谢琅不明所以:“?”

温鹤绵转开目光,没有为他解答这个疑惑,转而道:“准备准备,我们回京吧。”

谢琅:“好。”

他们终究是没有在这里耽搁多久。

虽然京中目前一切尚好,但皇帝不在,也积压了许多重要事务下来,回去要一一处理。

天子久不居京师,怕底下人会起小心思。

幸好不用像来时那般匆匆的,回去的路上,可以顺便欣赏下沿途风景,这些都是谢琅待在京城时没机会看到的。

皇帝这个身份,固然手握大权,但在寻常事上,未必比平民百姓来得自由。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可以很好地诠释他们现在的处境。

天不太冷,谢琅和温鹤绵都骑了马,不快不慢地行进着。

他似乎是颇有些好奇:“太傅那三年间在外面,应当看过不少这样美丽的风景吧?”

“怎么回事?还念着?”

温鹤绵诧异望过去。

他们相互都有不少对方的旧账可以翻,现在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心照不宣的状态,谁都没再提过。

她合理怀疑谢琅想搞事。

“冤枉我。”谢琅狭长的眸眯了眯,显出几分不怀好意,“我只是想问,太傅曾经允诺过我的事,何时能兑现?”

温鹤绵瞬时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

“目前看来遥遥无期了。”温鹤绵看着远方的风景,笑,“等什么时候我们寻到机会退休了,再说吧。”

她和谢琅都不是当甩手掌柜的人,至少在没有合适的继承人继承皇位之前,肯定是没办法长久离开的。

好不容易四海才平定下来,他们怎么也要为往后千秋万代做打算。

谢琅轻哼:“朕就猜到你会这样说。”

温鹤绵还以为他会继续说什么,结果半晌后听他小声妥协道:“不过你在我身边,风景看不看也无妨。”

“你就贫吧!”

温鹤绵哭笑不得地瞥他一眼,收回目光。

如他们所料,大军回到京城时,果真开了春,积雪初融,一片新生的喜悦。

除了朝中要员,还有许多百姓也得了消息,站在街道两侧,围观大军归京。

大部队驻扎在城外,只有领头的将领押着罪犯进了京,按例之后该抚恤伤员,然后办宴,论功行赏。

不过当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处置罪犯。

温鹤绵没想到,嘉王说的那番话还能传到谢琅耳朵里去。

这人没脑子还好色,他说话温鹤绵全当放屁,一个字没往耳朵里进,更别说那些腌臜话了,逢场作戏而已。

但谢琅在意得很,他去了一趟诏狱,回来后就听说嘉王疯了,也不知他到底做了什么。

反正谢琅不想让温鹤绵手上沾染血腥。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谢琅伏在她肩头,低声,“朕割了他的舌头,太傅会害怕吗?”

“他……死不足惜。”

温鹤绵神色复杂地垂眼看了眼窝在她怀中撒娇的皇帝陛下,叹气。

本质上,狼崽子还是个小疯子。

第213章 “婚服做好了,去试试?”】

嘉王勾结蛮族、通敌叛国,更是因为一己之私掀起战争,导致百姓离散、民不聊生,堪称罪大恶极,谢琅先收拾了他一通,后面也毫不手软。

谢咏是凌迟,跟着造反的藩王,则是一人一杯毒酒下去,死得干脆利落,连个回转的机会都没有,看得众人胆颤。

不过那可是造反诶,谁没事想不通去干这事,陛下的手段又不是针对他们的,怕什么?

这么一想,朝臣们很快放下心来。

虽然还没回来前,谢琅就心心念念要和温鹤绵成亲,并且该准备的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但战后事务亟待处理,他刚回京没多久,便又被绊住了脚步,一天天和不同的大臣见面会谈,还要顺带包揽温鹤绵搁置的事。

温乘渊上次匆匆回来,没有出去逛过,秦宜则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年没回过京了。

京中的所有变化对她来说都很新奇。

温鹤绵抽空陪她逛了两天,秦宜乐了:“忽然觉得,以后留在京中,也挺好的。”

至少目前看来,小皇帝和他那混账爹完全不沾边,秦宜从前也是大户人家小姐出身,繁华的京城对比荒凉的边关,自然是前者对她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