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团宠小福宝(941)
“我明白了,我会好好想一想的,谢谢你的提醒。”张敏很快乐的接受了严小南的所有建议。
然后跟索恩两个人坐在边上嘀嘀咕咕的说了很久,期间,索恩不断的看向严小南和叶仁。
眼睛也越来越亮,最后直接跑到叶仁面前,认真的说道:“老家主,我会好好学习夏国文化的,我要找工作,还要学夏国文化,然后带着张敏一起来夏国工作。”
叶仁点点头,他知道南南现在急需要人才,特别是证券公司,特别需要计算机人才。
可惜夏国的计算机还没有彻底普及,所以能遇到就赶紧笼络进来。
吃过午饭,他们来的了汉堡历史博物馆,看着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砖结构建筑,叶仁把孩子们都叫了过来。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自中世纪汉堡市建立到未来愿景的人工艺术品。
其主题包括港口、运输和贸易等各个方面,包罗万象,覆盖面十分广泛。
汉堡历史博物馆底层展览的物品包括音乐、艺术作品、戏剧和社团等方面。
一层和二层主要展览了与文艺复兴有关的遗迹和文档资料,其向城市市中心的转变,犹太人的迁入以及铁路系统的建立。
严小南拿出纸笔,仔细的记录着这些包括音乐和社团在内的艺术的精华。
这些精华用于她的传媒影视公司,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二层还展览了一艘与实物大小一样的轮船模型,非常值得一看,也是一件颇受欢迎的展览品。
叶仁看到轮船模型,心就澎湃了起来,他永远怀念叶氏家族的船舶事业,那段时间是多么的辉煌啊。
可惜往事不能再提,更不能再回忆,可他不想,叶文却已经是泪流满面。
他眼前似乎出现了沪市港口的那一艘艘轮船,还有老家主那忙进忙出,却异常精神的身影。
“不要多想,我们的未来还是很好的,再创辉煌不是梦。”叶仁拍了拍叶文的肩膀说道。
叶文看了严小南一眼,悲哀的神色已经转为希望,他也相信严小南。
沿着通道继续参观,还有许多有趣的与该城市宪法、文化和社会历史有关的片段。
馆内采用了教育性和回忆性的方法记载了1842年的一场大火,并根据事实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城市的毁坏程度。
这里还收藏了许多关于汉堡市教堂、铁路以及舰船等模型。
叶仁带着孩子们对每一个历史展览都做了深刻的介绍和解释,让几个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有的时候叶仁也会漏掉一点重要的信息,但付清平会及时补充上去。
这个时候,严奶奶才真真正正的佩服这对贤伉俪,什么是底蕴,什么是才华,什么是文化,叶仁给大家上了很生动的一课。
第八百六十九章 出游(18)
这次博物馆之行,严小南也受益匪浅,什么是教育,这就是教育。
单单在博物馆里囫囵吞枣兜了一圈,根本就没有什么学习意义。
而像叶仁和付清平这样,生动的教学才是让孩子们能够学到知识的真正法宝。
“老叶啊,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事情的,我听了都像是在听故事。”严奶奶由衷的赞叹道。
“严家嫂子,没啥的,就是闲暇时多看书,多想想,再做一些笔记,时间长了,脑子里的东西自然而然的会多起来的。”叶仁谦虚的笑道。
福宝他们都认真的听着,把叶仁的话牢牢的记在了心里,连恩茗都眨巴着眼睛,决定回家就看书。
当然,他现在只能看图画书,还有简单的小人书,但不妨碍那颗要学文化的心。
张君有些动容,他没有想到老家主居然这么有才华,怪不得叶尔一提到老家主,崇拜的不要不要的。
现在看来,还是叶尔有眼光,曾经被动摇的心又坚定了起来,一定要跟着叶尔去夏国就业。
终于将整个博物馆都参观完毕,大家意犹未尽地走出博物馆,看着晴朗的天空,蓝天白云,真是个好天气啊。
恩茗拍着自己的小肚子,糯糯的说道:“妈妈,肚肚饿了,貍宝肚肚也饿了。”
小狐貍叽里咕噜的不知道叫唤着什么,但大家都知道它也在说肚子饿了。
严小南连忙看向大家,每个人都在点头,看看时间,也该是吃午饭的时间了。
叶仁提议今天吃海鲜料理,在京城,可没有这么多新鲜的海鲜可以吃。
这个建议得到全部人的同意,他们都是吃货,对于海鲜,的确有着独有的情钟。
要知道德国汉堡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俗话说“靠海吃海”,这里的食品跟海洋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们来到了一个大型的海鲜饭店,里面有脍炙人口海员杂烩。
海员杂烩,顾名思义就是海员吃的东西,海员一直漂在大海上,吃什么菜都是有船上的厨师决定的。
以前由于船上的条件限制,所以海员吃的东西都是一些很放得起的东西。
如土豆、熏肉,还有各种各样腌制的东西,这些东西单独上桌,肯定会引起海员的不满。
厨师们就突发奇想,用特制腌制鲱鱼做主菜,再加上一些土豆泥、红甜菜,最后打上一个半熟的荷包蛋。
当这样的一盘菜端上桌子给海员吃的时候,得到了全体海员们的赞扬。
于是,厨师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今天在这道菜上加一根泡在酸奶汁里的黄瓜,明天加上一个雕花的土豆,渐渐的变成了一道地道的汉堡菜。
当然,来海鲜饭店吃饭,不可能只点一道海员杂烩的,鳗鱼汤也是一道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