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吃吃喝喝的重生小日子(412)

姜易云往他身后看了看:“你今天怎么一个人啊?爸爸妈妈呢?”

小朋友虽然经常过来串门,但通常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的。

周彤彤小大人一样地摊了摊手:“我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来啦,爸爸妈妈让我不要待在家里。”

周自珍的父母什么样子,姜易云早就知道。

周小婶的父母什么样子,姜易云倒是没听说过,但想也知道,肯定不靠谱。不然也不会女儿外孙女在婆家忍气吞声,也不说把女儿和外孙女接回去的。

当然,这也和周小婶本身的性子比较软有关系。

像宁翠芬,跟婆家闹翻,分居之后直接就回娘家了。

这样的两边家长过来,想想也知道是什么样的修罗场。

小孩子不知道其中的具体情况,就是本能不喜欢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周彤彤也学姜易云的样子,往他身后看看:“乐乐叔叔呢?”

“乐乐叔叔陪大黄睡觉呢。”早起不了一点。

“哦。”

姜易云带着小朋友打了一套八段锦,看她微微出汗,就让她自己去洗个澡,再换身衣服。

周彤彤对他们家熟悉得跟自己家似的,连换洗衣服都不用别人帮她拿,没一会儿就洗洗完,连头发都已经吹到半干。

等宁乐意起床,她刚好和姜易云一起吃完早饭,让宁乐意给自己绑辫子。

周彤彤头发比较稀疏,长度也就到肩膀,但宁乐意每次都能给她编出各种漂亮复杂的花样。

姜易云一个手工人,在边上就看得很神奇。

宁乐意就说:“你戴个假发,我给你编?”不用羡慕别人。

姜易云瞬间想到自己还放在宁乐意皮夹里女装照:“不!”

本来宁乐意自己看看也就得了,但小孟和田曼蔓会每天给他皮夹里准备一点现金,这两人就看到了。

他们不会说,但看着他的眼神就比较微妙。

想想宁乐意会放皮夹的一张小女孩的旧照片,全家上下说得过去一点的就是宁欣。

但宁欣都多大了,当哥哥的肯定不至于还放这么一张照片。

再说,哪怕小孩子的五官会有变化,也能看得出来照片上的小女孩和宁欣长得不像。

那唯一的可能性就只有姜易云了。

本来嘛,皮夹里不放自己老婆的照片,还放谁的照片?

宁乐意的手机开机屏幕一直都是姜易云。

宁乐意刚才只是随口一说,听他拒绝得这么果断,突然就来了兴致:“来来来,你给自己……”他突然想到还有小朋友在,不好说让姜易云穿女装的话。

好在小朋友的业务比大人还要忙,没一会儿就被管家阿姨接走,去上辅导班了。

姜易云本来想着周末在家,跟宁乐意一起放个风筝,现在宁乐意对自己做的风筝的兴趣也不大了。

他只能对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宁乐意解释:“你看看我这个骨架,穿女装像话吗?”

没有发育的小孩子,男装女装的区别不大。

成年男性,首先是肩宽就过不去。

他还不是那种瘦削型的,甚至小骨架的宁乐意穿女装也会别扭,更别说他了。

宁乐意挑眉,表示自己完全没想过让姜易云穿女装:“我的意思是你穿个古装啊。哦,男士发髻我得学一下,给你打个小金冠。”

姜易云敬谢不敏:“别了。折腾那些花里胡哨的干嘛。”

他嘴上这么说着,转身就画了好多小漫画。

什么王爷书生,公子将军的,宁乐意都没眼看。

不过宁乐意还真的让人打了小金冠,没给戴姜易云头上,而是戴到了软陶小人头上。

三月底的时候,姜燕华生了个女儿,起名叫卢馨,小名叫小桃花。

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桃花开得特别漂亮。

卢子瑜喜得千金,又正在二次创业中,忙得七荤八素。

宁乐意和姜易云休息日过去他们家里探望,原本住着一家三口还算宽敞的房子里,这会儿非常拥挤,不仅是人多,东西也多。

姜三伯母给他们倒水,拉着姜易云和宁乐意,半真半假的抱怨女婿:“我就说让燕华回家里坐月子,我来照顾就好了。他还不放心。本来这个事情是婆婆的事情,可他们家不是在外地嘛,照顾不到,又不会有人在背后说什么。”

姜易云只感觉到这句话里面有话,但一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讲究。

宁乐意倒是听明白了。

他们安蔡农村的习俗,谁家姑娘坐月子回娘家的,婆家是要被说的。不至于被戳脊梁骨吧,多少也是说明婆家对媳妇不好,会有闲话。

为了避免这种闲话,很多婆家并不是尽力照顾好儿媳,而是把儿媳抢回家坐月子。

至于伺候得怎么样?

娘家不放心,亲妈可以上门过来伺候月子。

只是宁乐意听明白了,也不能跟着姜三伯母一起同仇敌忾,张口闭口就夸宝宝好看,夸卢子瑜靠谱。

卢子瑜确实挺靠谱的。

他请了个月嫂在家照顾老婆孩子,另外还请了个保姆每天过来打扫做饭。

家里一共三间房,一间主卧夫妻俩睡,一间次卧现在是月嫂带着孩子睡。

剩下一间说是卧室,其实非常小,里面放了一张长长的大书桌,还有各种办公用品和大书架。

别说摆一张床了,就是打个地铺都没地方。

姜三伯母本来想住过来,结果压根没地方住,最近一段时间积累了许多对女婿的怨言,偏偏她还不好当着女婿的面说,跟女儿一说,女儿还站在女婿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