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的新生入学,宁乐意的日杂店迎来了一波销售高峰。
这是可以预期的。
他们备货充足,临时员工也准备到位,确保应赚尽赚。
日杂店内还布置了样板寝室,力争榨干学生们的每一分零花钱。
然后周自珍就把他的这些零花钱给接手过去了。
没过几个月,招牌和店铺设计就鸟枪换炮,明明价格还是一样,但突然就高端了起来,顾客群体也不再局限于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出现很多其他年龄层的群体来采购一些居家或者办公物品。
本地报纸、电视上的软广一个接着一个。
网络上的自来水也不少,还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品牌。
钱不能给他一个人赚了。
再说一桩生意赚不赚钱,除了看产品的设计、质量之外,运营成本也是重要因素。
宁乐意和周自珍都觉得那些模仿者无所谓,只要不连着他们的品牌一起抄就行。
宁乐意刚感觉自己一下就空闲了下来,拆迁的消息就传了开来。
他这会儿正期末考试,寒假都还没开始,接到家里的电话,没反应过来:“啊?拆迁?”
电话那头的简惠春显然心情不太好:“就是啊。我们刚拆迁没多久,又要拆,怎么这样?”
宁乐意把整理出来的考试资料往茶几上一放,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问:“真的假的?别只是说说吧。”
“真的。紫藤花苑那边,动迁小组已经开始进去了。好像说要拓宽马路,把路两边第一排的房子都拆了。不知道我们这里会不会拆到?”
宁乐意知道自己爸妈都是老实人,买房都是奔着百年大计去的,从来没想着靠拆迁致富,原先家里老房子被拆掉就很心疼,上辈子更是拆迁了几十年了,做梦还一直是老房子那里。
“我们自己瞎想也没用,要是真的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来人了。”
简惠春也知道这个道理。
她就是心里面不得劲,找儿子唠唠。
她问了两句宁乐意最近的生活和考试,又让家里的猫和狗叫了两声,才挂了电话。
宁乐意挂了电话,下意识叫了一声:“老姜。”
没听到有人回应。
他从客厅沙发上站起来,走到书房门口,看到平时一直在书桌前忙碌画图的人不在,才想起来老姜去羊城出差了。
他只能回到客厅,重新把考试资料拿起来背,但感觉脑子一下被打断,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唉,老婆不在,好不习惯。
咦?
老婆不在,他可以点外卖!
不不不,点外卖痕迹太重,他还是出去吃。
烧烤小啤酒,我来辣~
烧烤一个人吃多没意思,他一个电话打给张熙:“老张,叫上老梅,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兄弟一起来!我请客!”
张熙考试复习还没个头,但有一种出奇的淡定,听到召唤立马响应:“来!”
没一会儿,张熙就带着五六个平时玩得好的男生一起,呼啦啦进店里吃起了烧烤。
宁乐意到得早,已经点了不少东西,这会儿把菜单往他们面前一推:“想吃什么自己点。”
一群大男生边吃边聊,嗨得不行。
宁乐意感觉自己一个大叔都在这一刻变年轻了,从开始略微有些束手束脚,渐渐放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不小心喝太嗨,第二天考试的时候感觉还没酒醒。
然后他就挂科了。
宁乐意不敢置信:“我感觉自己考得挺好的。”
出差回来的姜易云也不敢置信:“平时上课不是挺认真的,这个学期都没逃课。”
上个学期逃了那么多课,乐乐的成绩都能算不错,更何况挂的还是专业课。
宁总一个金融大佬,竟然挂了金融基础课,说出去谁信?
第33章 玉米汁
姜易云和宁乐意的同学老师,有好几个关系不错,稍微一打听就知道宁乐意为什么会挂科,站着看瘫在沙发上的自家小乐乐,心情复杂。
宁乐意本来不觉得有什么,但被姜易云拿着自己的成绩单看半天,心虚起来,慢慢坐正,又凑过去拉着他的衣角。
咦?
衣服里真暖和,干脆把手钻进去放好,又把自己埋进姜易云的怀里。
姜易云被他抱得没脾气:“那你还要补考?”
“昂。”
“几号?”
“要等过几天再通知。”宁乐意抱了一会儿,问他,“我考完啦,明天给你当小助理?”
今年寒假放的晚,过几天就过年了。
姜易云年前是最忙的时候,听到宁乐意这么说,很高兴就答应下来:“这次真干活啊。”
“那肯定的。”区区打工而已。
宁乐意这次是真被安排了工作。
正好赶上外地员工年前都得回老家,票不好买,前面已经有人统计了卓逸、翠羽以及乐云相关工厂员工的老家地址,包车给送回去,等开年再包车接回来。
宁乐意要做的是和一些相对贫困地区的政府对接,安排开年后的招工。
开春后,工厂规模要扩大,工人和管理岗的缺口很大,需要大量招工。
这在二十年后是很普遍的操作,但在现在还比较少见。
国家幅员辽阔,地区贫富差异大。
贫困地区当地就业岗位少,相对发达地区的企业有岗位没工人。
一方找不到靠谱的企业,一方找不到靠谱的工人。
宁乐意找上门,很好地解决了彼此的问题。
跟人打交道的事情,宁乐意是很擅长的。
做这个活的人是各个公司抽调过来的人事和后勤,他们集中在一起,方便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