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大碰撞(181)
沉闷,有力。
在这一刻产生了某种戏剧性效果,一两秒的安静过后,院子里的不安躁动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有人往后退,“警察?”
“不会是警察吧。”
“我可什么都没干啊,我只是来要钱的啊……”
哐啷哐啷的,各色木棍农具掉了一地,这时人群里走出个年纪稍大的男人,骂了一句,理理领口,往前拉开了门闩。
门口却是个一个高高俊俊的小姑娘,穿件灰衣裳,踏双泥靴子,背着双肩包,就跟刚刚放学回家过周末的学生一样,但那眼神不同,笔笔直的身板儿也不同,这不是小地方养得出来的精气神,她说了句“借过,”就这样拨开门口的男人,径直往里进,把左左右右的人打量一圈,把这农院的布局和方位也打量一圈。
晏在舒是摸着石头过河,穿过茫茫夜色到这山脚下是全凭一腔孤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她也怕死,她也只是个二十来岁的大学生,幸而天真犹在,理想未死,关键时刻还真能把生生死死置之度外。
有些由她捅出来的篓子,也得由她捅得更大才行。
农院里拉拉杂杂得有二三十个人,兄妹俩往里一杵,输人也不能输阵。
于是裴庭跟着往里进,他混的圈子杂,失恋时把想不开的事儿干了个遍,寸头纹身耳钉样样来,偏偏有一张国泰民安的脸,加上工作原因,最近天天正装不离身,乍一进来,真不好分这到底是个混混头子,还是个有点分量的人物。
这点矛盾感,和突如其来闯进谈判地的微妙危险性糅合,院子里持续沉寂着,观望着,判断着,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往他们的来路看,但除了一片漆黑,别的什么也没有,人群就又动起来了,有人悄悄拎起了农具,看他们的目光里带着危险的审视。
那男人把院门一关,雍如菁朝晏在舒挪两步,两边阵营泾渭分明,气氛再度紧绷起来。
晏在舒的眼神在姜杨和雍如菁身上扫过去,摸出手机,晃了两下:“我打荣记粉面过来,来时买了彩旗小卖部的一瓶水,路过裁缝铺和张扬画室,上下二十来个人证,都知道我往这山脚来了,一个小时后我没出去,当地警务室就会接到报警电话,大家都是街坊乡邻,没必要闹这么难看,是吧。”
她笑笑:“所以我们长话短说。”
这时候,人群骚动,先头开门的那个男人走出来,像是个话事人,往下压了压手:“你也是记者?”
“不是,”晏在舒摊开手,“但笠恒的黑幕,是我捅出去的,听说笠恒给所有受害家庭承诺了三百万赔偿金,我特地来看看。”
这时候,有人认出了她,是了,几年前谢女士乐团的演出海报在市民广场挂了好几个月,母女俩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长相,加上她这幅几年没变过的齐刘海黑长直,要认出来不难,于是有人也嚷:“那你是奔着什么来的?也想让我们那三百万打水漂?”
“这怎么说的,”晏在舒拽着书包带,语气轻松,“我就来看看,哪个傻子上了这当。”
一石激起千层浪,都不忿,都凶悍,都认定了三百万都要归入囊中,而这两个年轻人指定也是来搅局的,于是对面那乌泱泱一群人再度开始展露出了敌对情绪,用一种沉默却冷血的眼神看着他们,如同看一群困在圈里的羊。
裴庭都紧张了,怎么不紧张,甚至往前迈了一小步,而雍如菁此时伸伸手,轻拽了一下他的袖摆,就这一晃神的功夫,晏在舒干脆把书包一撂,搁在了劈柴的墩子上,笑眯眯地问他们:“笠恒给你们的赔偿金多少?三百万?”
“三百万,”晏在舒都笑了,“我讲话难听,大家别恼,一场交通事故里,哪怕不幸致死,你能领到的赔偿金都没有这个数,凭什么觉得药毒性耳聋能赔偿你这个数?”
说到这,打头那男人就应声了:“县医院里都有病例存档,娃儿们听不见了,就是跟他笠恒的药有关系,这是板上钉钉的,怎么没有这个数,大家以前不晓得那药不能用,找不到关窍,这么多年来是愧对娃儿们,没有给他们讨个公道,现在不一样了,政府给我们做主,媒体给我们出头,大恶人已经认罪了,我们领个赔偿金有什么错。”
“您挺了解的,”晏在舒看了他两眼,“那您也该知道赔偿的标准按什么来算,上一个此类事件,用上医疗事故举证倒置原则,赔偿金包含诊断和医疗费用,人工耳蜗,精神损失赔偿,总共十万不到。”
姜杨在拉扯中伤了脚,这会儿自己撑着柴垛,晃晃悠悠站起来:“大家想得到相应赔偿,这是人之常情,但十万和三百万的差距里,藏着多少陷阱,大家算过吗。具体赔偿多少,是要在定案之后,法院才给出判决的,任何乌七八糟的人,给出的天花乱坠的承诺,都是在耍流氓,而法院给出判决的基础,是要依于完整严密的证据链,欺漏瞒报,无视客观事实,是阻碍司法公正的行为,是在把大家往火坑里拉。”
当奸商裴庭最擅长了,他冷嘲一句:“三百万,这毒饼你们也敢吃,我就这么说吧,十万是合法部分,另外溢出的,绝对一个子儿都不可能给你们,合同里的弯弯绕多着呢,就一个拖字诀,你们要是想闹上去,人家还能反告你们一个敲诈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