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河西(133)
冯妙嫦也想到了, “定阳城有石奎的二万人马, 城墙又坚固,只守不出能坚持很长时候。
而七爷不出十日就能调动人马会来,到时和石奎联手, 撒尔人是抵挡不住的。”
“夫人看到点子上了, 就是这么回事。”纪先生和另几位先生都很意外, 才明白七爷走时为什么一再说有事要找夫人商议了。
夫人竟是连军务上都是通的,朝中的好多大臣们都没这等见识呢!
冯妙嫦分析道, “撒尔人此来倒像仓促成行的。”‘
纪先生也是这样想的,“该是突然听说了七爷往东去了,临时集了两万人马来的,想趁乱截了七爷后路给山胡收入囊中。
这样七爷就回来,没了山胡的战马,撒尔二万兵马对上七爷的五千人马也是压倒的胜算,这样正可以给七爷堵在定阳城再不能往西去。
等后面撒尔再缓出手增兵过来,那时才是定阳城危急的时候。”
“听先生这样一说,我心里就安定了,山胡那边玄二手里还有飞鸽,玄十这会人估计已给七爷传信儿了,七爷知道自会有法子叫撒尔人好看。”
和冯妙嫦一样,纪先生现在对七爷在战事上的能力也是信得不行。
区区两万撒尔人马,纪先生觉着七爷反手就给杀退了。
且这回往东边去,七爷肯定又扩充了不少兵力,所以就是撒尔后续会往西边增兵,纪先生也没多少担心。
西岭往石奎府上去说了这事儿,看着石奎往各城门又调了重兵,吩咐紧闭城门不准进出。
至于告之城里百姓的事儿,石奎说撒尔人也可能不来,提前说了反而动摇民心,等撒尔人真的兵临城下了再说也不迟。
西岭听着都很妥当,和石奎说了到时燕府里的五百兵也会帮着守城,忙到午间他才回了府里。
都是心大胆大的,这些人又该忙什么还忙什么去了。
第二日玄十回来,说他派人出去探了,以撒尔两万兵马现在的行进速度,还得差不多两日才能到。
而山胡部众已经全撤到了不过岭里面,随便撒尔人哪日来都不要紧了。
撒尔人来的越晚,等不了几日七爷就杀回来了,这些人也越发不怕了。
府里的人该吃该睡不耽误,听柳八说了,就连裴老娘子和汤二郎这十一人都没当回事。
第三日天还没亮,冯妙嫦正睡的熟的时候,被忍冬进来喊醒。
她穿好衣裳出来外间,就见西岭脸色凝重地在那里等着。
见她出来,上前道,“夫人收拾下咱们要赶紧离开定阳城,石奎昨晚带着他的人马撤出定阳城了。”
冯妙嫦心里大跳,“那现在定阳城就没人守了?”
西岭沉重点头,“是,他只留了守城的那些城门卫,他府里都空了,城外大营里也都空了。”
冯妙嫦压住心慌,问道,“不是都说好了么?又不是守不住,石奎跑的什么,就这么给定阳城拱手送给撒尔人,他不怕得来千古骂名?”
西岭却无心顾这些了,“先管不了那么些,夫人赶紧收拾走吧。”
这会儿几个翠也都醒了,冯妙嫦叫忍冬带着几人给最紧要的收拾出来。
她跟西岭道,“那赶紧给纪先生他们喊起来,还有府里的人也得都喊起来。”
她又跟茯苓道,“你赶紧去找柳八,让他去裴老娘子那里叫大伙儿赶紧准备跟着走……”
嘴里应着好,茯苓撒腿就往外跑。
看着茯苓走了,冯妙嫦停了下来,转向西岭,艰涩地问,“那定阳城这些人呢?该怎么尽快叫他们知道?不能给他们扔下吧?”
西岭朝她摇头,“就是叫着他们一起走了,他们也走不多远,撒尔骑兵横扫下……”
是啊,人怎么能跑过马呢?就是马车也不行。
那样,府里的人,还有裴老娘子,刚聚来的十一花仙们,不也都跑不掉么?
十一花仙可是应她的招令而来的。
危机时候,就是忍冬和茯苓都不一定保全得下来。
还有纪先生他们也是。
西岭和玄字他们必是早得了七爷的令,兼顾不了的时候他们只会保着自己一个人离开。
冯妙嫦摸着自己肚子,从怀了孩子,她一切以孩子为重,甚至可以舍下自己的命。
可这样的时候,她真能看着那么些人死在眼前,而只顾着自己和孩子么?
活下来后,往后想起这些,想起这些熟悉的人倒在自己面前的情形,她该怎么度过余生?
想到这里,她心口就开始抽搐,只想想就不能承受。
她也不想她的孩子背负这么些人命!
弃城而走,撒尔人的铁骑很快就会追上来,绝大多数人都是死路一条。
若是守着定阳城,只要坚持到七爷回来,这些人都可以活下去。
算着这会儿飞鸽应该已经到了,七爷的四千骑配的可是最优良的战马,一路疾驰四日就能到。
只要守住四日,且她手里还有五百兵,都是七爷挑出来最精良的兵,是他最早带出来的那一批,是能以一当十几二十的。
她坚定地看着西岭,“咱们不走,叫玄三玄四招集五百兵到前院。”
不等西岭回答,她喊大翠,“去叫纪先生他们到前院来。”
大翠放下手里正收拾的东西飞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