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河西(135)
正要留人的时候,她却能奉上黄金放手让自己这些人走,这气度,这胸襟,别人他不知道,纪先生是真被折服了。
这样的女人,齐王韩王这些妻室捆一起都不如啊!
纪先生原还想七爷少了高门岳家的助力会艰难些,现在看,只一位燕夫人就抵过了。
这会儿再看,那些高门岳家反是掣肘,不要也罢。
燕七爷有燕夫人这样的贤内助给顶起后方,该能走出很远!
纪先生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见证。
西岭则带着一百护院兵和府里的男仆出去,在定阳城里走街穿巷地告之,“大家伙听好了,我们是燕七爷府上的,撒尔兵马上就要攻过来了,石奎已经弃城逃了。
我们夫人知道一旦咱们都开东门跑了,撒尔骑兵很快会追上来,到时咱这一城的人都要倒在撒尔兵的铁蹄下。
我们夫人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如此她要带着七爷留给她的兵留下守城,于一城的百姓共存亡。
如此各家里的成丁都去城头搭把手啊!”
冯妙嫦也想过开东门,放不愿留下的定阳城人东去。
纪先生劝住了她,“夫人三思,百姓们没多少见识,想不到那么些,一旦开了东城门,怕是都要倾城而出了。
没了守城的,咱们又能坚持多久?撒尔人破城后那些跑出去的还是免不了一死,那夫人留下的意义何在?
慈不掌兵,夫人品一品这意思?”
冯妙嫦一点就通,谢道,“多亏纪先生教我。”
西岭带人喊话的内容,也是纪先生教的。
他不让咬文嚼字地说,说是平头百姓家没多少识字的,这个时候越是通俗易懂才好。
冯妙嫦还觉着不用给她举出来,纪先生又说这个时候一定得有个人立在那里定民心。
七爷的兵马和实力摆在那里,这会儿能解定阳城之危的只有七爷。
她做为七爷的夫人站出来,定阳城的人才会觉着有盼头,也才能定下心来守城。
冯妙嫦这会儿真知道为什么上位者会想方设法请谋士了,一个好的谋士能给你想不到的都补上,能做的太多了。
想着这样关紧东门不让离开,定阳城的人必会有不满,会出来闹事要说法。
冯妙嫦和纪先生几个一直等在前院,准备一会儿门前聚起了人,就出去尽力说服。
知道不能离开,撒尔兵又到了城下,别无选择下自然会有人去守城。
只要有一半的男丁去,守住的把握就大了。
果然,西岭他们出去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燕府大门前就不断有人过来。
只是,和想的不一样,外头有惊惶的询问声,却不见有人闹起来,也没人上来拍门。
又等了半个时辰,守门的仆从来禀报,门口已聚起好些人,一直堵到外头街口了。
纪先生对冯妙嫦道,“这回就看夫人的了!”
冯妙嫦深吸口气,又整了下衣裳,挺直了腰背往外走去。
将出门的时候看到纪先生几个也跟了出来,她回头道,“外头乱着,纪先生就别跟着了。”
纪先生笑道,“我等自要和夫人共进退,不这样哪配做谋士呢!”
冯妙嫦被他逗笑,知纪先生是想叫自己知晓还有这么些人站在身后。
没再多说,她打头带着纪先生几人站到了燕府大门前。
“燕夫人出来了!”
“是夫人!”
“燕夫人真在!”
……
乌泱泱的人群里到到处都在说起燕夫人。
冯妙嫦站在大门口的高阶上,聚气高
声道,“是我,我在这儿呢!”
底下就有人问,“燕夫人,撒尔兵真会来么?我们刚去瞧了,石奎府确都空了。”
却不用她回,人群里很快有人接上,“何止啊,我们去东城门楼上瞧了,石奎驻兵的营地也空了,除了城门卫都走了!撒尔兵必是要来了!”
人群中一阵惊喊后,所有的目光都聚到了高阶上的冯妙嫦这里。
冯妙嫦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二万撒尔兵差不多午间的时候就能到城外,我已派府里的五百兵去驻守城门了,可这点人远不够。
还望诸位在这样艰难的时候和我同心协力守城,除家里独子外,成丁都往各城门去吧,我在此谢过了。”
说完,冯妙嫦和纪先生几个都等这些人爆发,等着被质问为何不开城门。
却没有,只见几位白发老者越众而出,其中就有和安堂的那位老大夫。
和安堂的老大夫在定阳城医治了不知多少病患,可说是德高望重。
他站出来,别人都不和他争了,推着他站到了最前头。
老大夫也不客气,站那里高声道,“从夫人来了河西,给城里带了多少好,这阵子好些人和我说比以前好赚钱了。
我们虽都是没见识的布衣草民,却是知好念好的,夫人明明可以走了过自己的好日子,这会儿却留下来守城,还不是想护住这一城的人,我们信夫人,我们跟着夫人守城,夫人不退,我们也绝不退!”
说完他向后一招手,呼啦站出来一排十几位男子,从四十许的到十五六岁的都有,都认出来是老大夫的儿孙辈们。
老大夫对自己的儿孙们道,“都去给我守城去,谁退一步,就别做我李家的子孙了。”
那一排男子齐声喊着,“我们必不会给李家抹黑,谁退谁是孬种!”
齐刷刷气势昂扬地朝老大夫施了大礼后,又给冯妙嫦行了礼,一行人义无反顾地穿过人群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