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河西(160)
盂兰捧着心口,欢喜得要晕了的模样,“夫人做主的就是最好的,哪还用问,保准是都愿意的,夫人只说什么时候能搬,我们一日都不带拖的。”
盂兰这样子,冯妙嫦觉着自己要说第二日就搬,她就能立马回去带着族人连夜收拾好,天亮就开始往外迁。
冯妙嫦也能理解。
虽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源头,被苍云山隔开的两段河水,东边河西这一段叫大荔河,定阳城往西这一段就叫小荔河。
而河西境内大荔河彭原一带,就是曾经孜羌和契金人归附后,大熙划给两族的地盘儿。
彭原虽不小,两族那么些部族都住在这里就局促了。
没两年,为着地方不够用,两族里就开始纷争不止,哪边都没落好,哪边的日子都不好过,最后才一起迁出河西往西去的。
现在整个彭原都给了山胡一族,那真的是住不了的住,在山胡现在放牧的规模上最少能扩出二三十倍来。
那样确实不用往外买牛羊了,七爷也再不会缺战马了。
所以,好的谋士真的能想人不能想。
见盂兰归心似箭,冯妙嫦也不留人,告诉她彭原就在那里,族里商量好了随什么时候都可以搬。
盂兰还是那句话,回去收拾了就搬过去。
她连木香都没去看,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冯妙嫦还真就猜对了,第二天起来,她这边朝食还没用完,西岭就来说,定阳城外,已有一队山胡人赶着牛羊马等着过关卡往彭原去呢。
这一队后,一队又队的山胡人接连不断地过来,只用了三天,山胡九千部族就带着全部家当往彭原去了。
早在山胡搬家的第一日,纪先生就给冯妙嫦说了,叫她给七爷去信说,可以给山胡腾出来的小荔河河套地给归附来的孜羌一部和契金两部分了。
那边七爷收到信后,马上就安排闵先生过去给那三个部族各划出来一个地方。
归附了七爷,马上就有这样天大的好处,那三家欢喜的都有些找不着北了。
纪先生又趁机提出,那三个部族里有手艺的可以来定阳城开铺子,免三年的赋税徭役外,若做出新式实用的东西,经府衙确定可用后,另有丰厚的奖赏,一两银起,上不封顶。
冯妙嫦就知道,他这是想勾着契金人里那些擅制兵器的好手往定阳城来,然后搂草打兔子,若是能捎带些别的也不嫌多。
真的是不着痕迹的算计,让人防不胜防的。
他这说法一出来,没几日就有那三个部族的人往兴业坊开铺子了,里面还真有几家铁器铺子。
冯妙嫦很是服气,这些方面她且得和纪先
生多学呢。
这么几桩事下来,给西边儿没归附的部族眼热的不行。
陆续又有几个部族找到七爷谈归附的事,提出来也想和山胡部一样迁到河西,说彭原那么大,以前能装下孜羌和契金的二十多部族,现只他们和山胡几个部族住着,怎么也折腾开了。
却被七爷一口拒了,说山胡归附的是他夫人,夫人管着他后面所有的事辛苦着,夫人的人在他这里自要高看些,别的还是别比了。
西边的这些就知道了,彭原只会给山胡一部住着,谁都不能分一杯羹。
所以,山胡真的是走了一着好棋,这些人再别想追上去了。
山胡是比不了了,想想那三个部分了山胡的河套,又往定阳城迁了不少人,也赚了很大的好处了。
再晚了,别又叫这三家落下了,于是,又有五个部族归附过来,七爷一下子又增了九千兵。
瞧着前面的八千新兵已练出些样子,后面这九千只做充数的,七爷率着两万四千人马杀向了撒尔人在西边的地盘儿。
撒尔人在西边儿聚有八万人,平时放牧,战时能抽出两万来成丁出战。
不过撒尔人好战,不论男女老少,只要能上马的都能上阵,平时左右住的近的组一队就往边上三族的地盘抢掠,手上都沾着不少血。
所以,除了幼小,你就不能给这些人当平民看待。
现在对他们手下留情,日后这些反手就回杀向大熙。
七爷直接带着大军碾了过去,给撒尔人的聚居地整个拔除了,剿灭了三万人,溃逃的又追上去歼灭了一万来人,剩下的再不敢在西边停留,都逃回了撒尔。
一直迟迟不见来赎慕容连,拔除撒尔人西边的地盘后,慕容赫派人拿着五万两银子来,跟七爷签下了互不扰边的约定后,给慕容连接走了。
乌戎人见了,龟缩在自己的地盘里再不敢轻举妄动,西边儿自此成了燕七爷一家独大。
这样,一年的安稳总是有了。
投来的孜羌和契金两族八部出的兵自备战马外,又给七爷提供了四千战马,七爷转手往石奎那里调了一千匹马。
石奎兄弟给这一样样的好事都砸晕乎了,后悔没早些投七爷。
这样七爷手里有骑兵二万五,步卒九千,再加上石奎的三万兵马,他麾下有了六万四千兵马。
看着冯妙嫦已开始显形的肚子,七爷说不想她怀着孩子还惦记钱不够花,孩子生出来前就先这样,暂时不招兵了。
第094章 叫板
九十四章
七爷还没打到撒尔人西边地盘的时候, 冯妙嫦就收到了裴老娘子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