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河西(202)
当初家里对冯氏做的那些, 虽说他一直置身事外,可徐氏和裴三郎的所做所为就足够冯氏记仇了。
两年来徐氏的生意一家一家的关门, 开始还不知是哪个针对,后来才发现都是褚家和河西那边燕夫人的生意。
所以,早在一家子不知道的时候,冯氏已经布局报仇了。
若只是毁了徐氏的生意也罢了,裴家受着就是,最怕这只是个开始。
说什么也不能坐以待毙。
裴尚书又往周侍郎那里瞄了一眼,瞧见他袖子里鼓鼓囊囊的,知道他都准备好了。
这样就好,今日王御史和周家一起发力,先叫周五娘嫁进晋王府再说。
虽瞧不上周家,但裴尚书也承认周家的女儿是男人越不过的坎儿,他自己的儿子不就是么,从见了周四娘后再看不进别的女人。
他相信,只要晋王娶了周五娘进门,冯氏顷刻就要失宠。
很快到了时辰,朝臣们分两班站好礼迎皇帝和晋王入殿。
连川上来,却没有如往常一样喊“有事启奏,无本退朝”而是道,“陛下有旨要宣。”
众臣这才看见有太监捧着三道圣旨立在边上。
接下来发生的事朝臣们根本反应不及,一道封晋王为太子的旨意,一道封冯氏女为太子妃的旨意就这么当殿宣读了出来。
两道旨都是晋王接的,他就那么直白地说了,他和冯氏女夫妻一体,他一起接了就完了。
晋王接旨后,连川又拿起第三道旨意,这回是赐冯郎中诚义伯爵位的。
这一连三道旨叫朝臣们应接不暇,只会木愣愣地跟着道贺。
这还没完,晋王又说,“就不另叫命妇参见太子妃了,宫里申初设贺宴,诸位携家眷同来吧。”
再看着从头至尾由着晋王在说的兴元帝,所以陛下是一点主都做不了了?就这么由着和离再嫁的做了太子妃?
想象中的拉扯讲条件根本是不存在的。
因着从来都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朝臣们不由自主的都朝裴尚书和周侍郎看去,想看这两个准备搞事的要怎么做。
上头晋王……哦不是,是太子殿下又说话了,“大喜的日子,孤不想有人有事碍眼,如此无事就退朝吧。”
他话里的杀气扑面袭来,朝臣们同时一个激灵。
都是千年的狐狸,立即就意会了,齐王韩王几个没来,可不是告假了,而是太子不想他们来。
看陛下的样子,太子这是连表面文章都不做了,想说动陛下以孝道,以祖宗规矩压人的才知自己天真了。
这会儿上前进言,那是嫌自己命长了么?
就见一向难缠的周侍郎给袖子拢了又拢,生怕里面的物事掉出来一样。
都猜的到,圣旨他随身揣着是不敬,他袖子里的必是当初赐婚时的信物,一枚凤纹佩。
据说玉佩是龙凤纹各一对儿,陛下手里还有一枚龙纹的,是准备晋王大婚时交给他的。
现在注定是配不成对了。
退朝后,还有想等冯郎中再道遍喜的,却见太子已追上他岳父,翁婿两个一起做伴走了。
——
裴府里,听裴尚书说冯六娘已封了太子妃,下午一家子都要进宫贺太子太子妃时,徐氏、裴三郎、冯四娘三个一起绷不住了。
徐氏脸色灰败地跟裴尚书求道,“老爷给我告个病吧?”
裴尚书语声萧索,“别人不去,咱们四个是必要去的。
太子摆明了是要咱们去给冯氏叩拜的,这回不去,等着的不定是什么呢。”
还想跟着徐氏说不去的裴三郎和周四娘脸色变的煞白。
徐氏掐着眉间让自己镇定起来,“老爷不能想想办法么?”
裴尚书摇头,“这会儿满朝文武都不敢冒头,先低头做人吧,只望看在咱们低头的份上,冯氏能揭过这一茬。
躲过这一劫再从长计议吧。”
裴家还算平静,周家却是闹开了锅。
从昨天听说晋王竟是那样待冯氏后,周五娘就觉着丢了大脸,给嫁出去的姐妹都喊回来,想叫陪着去冯家,给冯氏叫出来跪她。
家里劝着哪有找上门要跪的,该是叫冯氏上门磕头敬茶,叫她等着看今天,才给她安抚住。
结果今日冯氏就得封了太子妃,该去拜的成了周五娘,这让她如何能接受,就要冲出去找太子要说法。
被家里死命拦下,把道理掰碎了给她说,让她忍得一时,才叫她平静下来。
周家经了多少事儿,最知变通,很快就调整了心情,给周五娘妆扮的如神仙妃子一样,一家子拥着她往宫里去了。
不到最后,怎知就不成了呢!
从晋王带着兵马进驻洛安后,还没开过宫宴呢。
之前兴元帝
和齐王韩王父子几个都好宴饮,宫里一个月总有两回宴,这一下没了还真不大适应呢。
从昨日听说了冯氏所作所为后,就没有不想见识下的。
所以除了那么几家是忍气吞声不得不来,大多家都是很愿意来的。
不为别的,能亲眼见下冯六娘就不虚此行了。
能给太子挠一脸的女人,太让人向往了。
升平殿内外俱是张灯着彩,布置得比年节还喜意盎然。
宫廷乐师们鼓奏的欢快的清平小调在殿内回转萦旋,让人心情不由自主就愉悦起来。
朝臣和家眷们在宫女和内监们的引领下各就各位。
申时一到,殿门外,“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小殿下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