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河西(87)
何况当初许婚的时候,她也做好了同床共枕的准备。
虽从前未经人事,可嫁到裴家后,为着裴三郎不进她的房,府里外头多少人笑话她。
甚至有仆妇故意要给她没脸,在她经过的时候,不遮不掩的就说那些荤话,什么新婚的男人就跟见了腥的馋猫似的,从洞房夜开始,也不管你身子还痛着,就知道没完没了的要,没个足意……
听得多了,冯妙嫦是知道男女新婚是个什么情形的。
比对下七爷事后的那点纠缠,冯妙嫦还有啥不明白的。
这样七爷又不常在家,就在家也不一定会找她同房,已比原来想得要好多了。
想明白这些,冯妙嫦浑身轻松,别扭不自在也没了。
“我回去后会日日不怠,七爷交代的事我都会一一办妥贴,定不让七爷跟着操心。”
“如此!”七爷不知怎么就收了笑,不咸不淡地应着,“我就等夫人的好消息了。”
往常他就这样,前头还好好地,后面就突然变了脸。
也不知是话不中听,还是举动上差了,反正冯妙嫦从没搞懂过。
这会儿他又这样,冯妙嫦已习以为常了,应对起来也只有一招,那就是溜之大吉。
还如男子一样拱手作别,“七爷保重!”就要转身上马车。
马车边上候着的忍冬虽没听清两人说什么,可新婚的夫妻第二日就要分别,不得难分难舍依依惜别吗?
这样三言两语就要上车的,看着就不对路。
给忍冬愁的,几步冲上来,借着扶着冯妙嫦掩饰,狠命地在她臂上捏了一下。
在冯妙嫦愕然看过来时,又使劲儿给她挤眉弄眼。
冯妙嫦总算回过味来,搭伙的夫妻也是夫妻,面上的关心客套还是得要的。
于是又转过身来,“七爷也别太劳累了,要常回去将养才是。”顿了一下,有些迟疑地问,“七爷约摸什么时候回去?我好
准备起来。”
七爷玩味地看了她一眼,很快又收回眼神,淡声道,“定不了,瞧时候吧。”
冯妙嫦自觉该做的都做齐全了,“那七爷定下来给我捎信儿。”就扶着忍冬上了马车。
见她上了马车,远处等着的众人又都过来,道别一番后,目送着车队离开了。
车里,就连茯苓都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小姐,都做了夫妻可不能还是以前的做法了。”
冯妙嫦不以为然,“我们不一样,七爷也不在意这个,七爷要用我做事,咱们的好日子不指着那些,你们不懂就别跟着添乱。”
这就是个认准了谁都扳不回来的,忍冬和茯苓两个其实也没强多少,见她意已决,也就放下了。
七爷当真不在意吗?
玄四觑着七爷的脸色,虽他面上如常,玄四却知七爷心情不大好了。
想也是,刚尝过洞房花烛的滋味,就又要孤枕冷榻了,心情好了才不对。
“等忙过这阵子,有我们顶着,七爷也该回去陪夫人几日。”
七爷横了他一眼,“回什么回,不回!”
招来黑云,骑上顾自去了。
第052章 一根筋
五十二章
回去又忙了两日, 六月三十日,暖锅铺子开张了。
和冯妙嫦估摸的差不离儿,一天下来刨去本钱, 能下剩不到三两银子, 一个月多不过百十两银子。
对一年最少需十万两银子的人来说,这百两银子就太少了。
本来还没那么急,走了趟山胡,知道撒尔人在侧虎视眈眈,挣钱的事就迫在眉睫了。
品鲜楼前散出去的货,利钱都回来了,租金和修整铺面花了快三百两银子,冯妙嫦手里差不多还有一千七百多两银子。
可一千七百两银子好干啥?
要养七爷手里的一千人,要支应府里的所有花销,能撑住三个月就不错了。
且回来时,她已允了七爷, 她会赚出足够的钱来,叫他放心招人。
话都叫她说满了,她就不允许自己秃噜扣。
等洪四带的商队回来, 连本带利就是一万千多两银子。
继续留五千两做本钱, 能用的有六千两。
这样快马加鞭连着来回, 一趟差不多要四十日,到年底前可再跑四趟,这五趟加起来就有三万两银子。
中间有余钱了, 还可以加厚本钱, 她保守着算四万两银子还是能赚到的。
不提别的, 只目前这样走单程,一年六七万两银子还是好赚。
紧紧巴巴能养下一万兵士。
所以冯妙嫦并不是说大话, 是有这些银子打底,才敢那么和七爷承诺的。
现在她要做的就是给明年留那一千匹马的银子先赚出来。
她受够了赶着赚赶着花的过日子,但凡有个急事就支应不开了,她很不喜欢被打乱阵脚。
俗话说,手里有余钱过日子不慌,冯妙嫦深以为然。
闲着也是闲着,本钱少也不怕,能多赚点就不能错过!
如此,留下七百两应急,冯妙嫦拿出一千两,叫贾大带着去了山胡部,让山胡部帮着跟别的部族买入河套羊。
其中五百只赶回来,她要在暖锅铺子里上河套羊肉暖锅。
剩下的九百五十只就先养在山胡部,等卖马的时候一起跟着走。
她自不会叫山胡部跟着白忙活,叫贾大带了话,贩卖河套羊的买卖算她和山胡部合伙的,她出本钱,山胡部出力去各部族收羊,赚的银子对半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