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官配哪有炮灰香(152)

作者: 走马望灯 阅读记录

“以物换物?”祁泓轩眉头微挑,“闻将军说的不错,经商左不过是以物换物。”

“但你可知,他这三年都是用什么换了什么?”

闻战觉得祁泓轩问出这样的问题有些奇怪,不由侧头看向他。

他家这个逆子三年前出京时就没跟任何人说过,回来更是一声不响。

闻家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怎么听祁泓轩这话的意思,他知道闻人煜这三年都干了什么?

“王爷这话是何意?

经商之道,无外乎靠投机取巧牟利,

他赚再多的钱,也不比过我闻家军在战场上挥洒的血泪。

生为闻家男儿,不把只想放在家国之上,却只钻营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费心敛财,他又能有什么出息?!”

“投机取巧?”

祁泓轩掀起眼皮瞥了闻战一眼。

他多年修行原本极少生气,但听见闻战这么说,不由浑身都散出冷气。

“三年,闻将军只用‘投机取巧’四个字,就把闻人煜这三年的经历和心血盖过去了?”

第132章 王爷他图谋不轨30

祁泓轩闭了闭眼平复心绪,维持脸上的冷然,

“经商亦或从军,都该出自本心,本就无甚可比性。”

“闻家军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你们都是幽朝不可否认的英雄。”

“但闻人煜这三年来所做之事,亦不输任何一位守边将士!”

来的路上,祁泓轩就让小七找了闻人煜的资料。

发现这人,远不止看上去那样云淡风轻。

闻人煜在京城时,就穿梭于大街小巷。

凭一双独到的慧眼,靠着“钻空子”赚取外快。

比如他发现贵族子弟平日里生活奢靡无度,衣食住行上都十分浪费。

借自己的身份和三寸不烂之舌,闻人煜在一众贵族子弟中搜罗了,大到家具玩物,小到衣物首饰等五花八门的“废弃物品”。

这些东西,根本没有用过几回,只因这些贵族子弟看不顺眼或有了别的选择,就要扔掉换新。

闻人煜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直接在南市支了个摊子,卖给京城里的市井百姓。

要说这些东西,没有一个不是真材实料的。

但闻人煜出价,不看东西是否珍贵,也不看用料做工,只看买家。

见人温和善良的,闻人煜一开心就白送;

有捏样儿拿范儿的,他就象征性提些价格;

要是碰上识货的土大款,那闻人煜就会使出十八般武艺,连哄带劝的让人搬空半个货架的东西,那人还能喜笑颜开地多付几个金豆子。

靠着每季一次的二手倒卖,闻人煜年纪轻轻就给自己攒下了做生意的本钱。

闻战看着他每日穿街走巷收集那些不入流的东西,经常吹胡子瞪眼在家门口围堵他。

只要逮到,免不了又是一顿打。

不过闻人煜从小被打惯了,早就摸熟了闻战上下朝的习惯和回家时间,每次都特意避开他在家的时候。

再加上有闻少杰和闻修武的掩护,每次最多被闻战追出一条街也就过去了。

闻人煜离家出走这三年,做的事也不多。

第一年,闻人煜去了西南。

西南阳光充足,盛产各类瓜果。

但那边地势甚高、山脉连绵,很多又香又甜的瓜果根本都不能被外人所知。

闻人煜去了后,靠着自己的人脉,成立商队,收购西南瓜果,将这些农产运往幽朝各地。

瓜果保存不易,他特意查阅古籍,借着唐王给杨贵妃千里运送荔枝的例子,自己钻摸出一套独有的瓜果保鲜方法。

第二年,闻人煜去了东边沿海。

有了之前攒下来的资金,闻人煜直接买了一整队的商船。

装着沿海产出的海鲜、珍珠等产品,直接越海运往东边的星海国。

后来不止海货,闻人煜发现那里的人对幽朝的丝绸瓷器之物甚是崇拜,在那边可以以成百上千倍的价格出售。

这下真的是如蛟龙入海,闻人煜靠着“幽朝特产”,直接在星海国赚了幽朝一半国库的金银。

第三年,商路已经初具规模。

闻人煜把大部分事情都分给下人管理,自己再次回了幽朝。

他自己虽擅经商,但他从没忘记,自己经商赚钱的初衷是什么。

闻人煜在江南买下一座山,创建了如今江湖上人尽皆知的边曙山庄。

山庄里的人都是庄主收养的流浪之人,亦或是慕名而去的人。

秉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边曙山庄的人和标识,会散布在幽朝各地。

干旱、水灾、疫病、风暴……

凡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边曙山庄的人都会出现,不遗余力地帮助百姓,给他们传授安身立命之法。

最后,连京都的人都知道,民间有一个叫边曙山庄的神秘组织,财大气粗,但重在爱民。

没人知道边曙山庄真正的主人是何身份,他们只知道,边曙山庄的太阳纹标识出现的时候,那里的人,都能得到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民间百姓都称山庄庄主一声,向阳先生。

连祁泓轩原主的记忆里,都曾出现过向阳先生这个名字。

闻战不会不知。

只是,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把这个象征希望和依靠的名字,跟自己多看一眼都嫌弃的逆子联系起来。

祁泓轩虽不至于愤慨,但也因为闻战先入为主的偏见感到不悦。

他正准备开口,告诉闻战闻人煜这三年都是怎么过的,长椅上一直耷拉着脑袋的人却有了动静。